【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系统,具体是考虑扩散作用的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干扰被认为是影响河流生物多样性降低和消亡的主要原因(dudgeon 2019)。发展有效的生物评价指标对水质监测、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生物监测是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将其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程序中,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近年来,在水质监测与评价方面应用最多的三大类水生生物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简称底栖动物)便是其中之一。在亚洲用来监测水体的生物中,底栖动物是应用最广泛的生物指示者;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州都采用底栖动物来监测水质。由于底栖动物具有多样性高、生命周期长、生活场所固定、不同种类对环境压力敏感程度存在差异等特点,能很好的指示人类干扰,因此基于底栖动物的河流健康评价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生物完整性指数(ibi)是指用多个生物参数综合反应水体生物(如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附着藻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扩散作用的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扩散作用的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虑扩散作用的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别筛选对各生物参数有显著作用的关键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首先对模型进行总体检验,如果总体模型显著,则使用前选对关键的环境/空间因子进行筛选,在筛选过程中,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根据各因子对生物参数的解释力度,逐个引入或剔除解释变量,最终确定关键的环境和空间因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扩散作用的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扩散作用的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考虑扩散作用的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别筛选对各生物参数有显著作用的关键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首先对模型进行总体检验,如果总体模型显著,则使用前选对关键的环境/空间因子进行筛选,在筛选过程中,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根据各因子对生物参数的解释力度,逐个引入或剔除解释变量,最终确定关键的环境和空间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考虑扩散作用的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变差分解分析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在解释生物参数变异中的相对作用,通过变差分解,将生物参数的变异分解为几个部分,包括仅被环境因子解释的部分、仅被空间因子解释的部分、被环境和空间因子共同解释的部分和未被解释的部分,通过比较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飞,张君倩,谢志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