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HVR1模拟多肽、其编码基因及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167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类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HVR1模拟多肽,其特征在于,该模拟多肽具有SEQ  NO:2、4、6、8、10、12、14或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具有广泛交叉反应性的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HVR1模拟多肽、其编码基因以及它们的用途。
技术介绍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引起输血后肝炎及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世界各地人群中的感染率差异很大,从小于1%至20%,至少70%-80%的HCV感染导致病毒持续存在和慢性肝病,其中20%-30%的人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HCV为有被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基因组约有9500碱基,分为5’非翻译区,一个开放阅读框架(ORF)和3’非翻译区。ORF编码一个约3000氨基酸的多蛋白前体,在宿主细胞信号酶和病毒蛋白酶共同作用下加工成10种病毒蛋白,依次为Core、E1、E2、p7、NS2、NS3、NS4A、NS4B、NS5A、NS5B。高变区1(hypervariable region 1,HVR1)位于E2的N端,nt1150-1230,aa384-410,紧接信号肽序列(aa370-383)的下游,约27aa。HVR1是整个病毒基因组变异最大的片段,在病毒株间、个体间、甚至是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均有很大差异,是引起感染病毒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异质性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HVR1是宿主体液免疫中和抗体的重要靶位,但其株特异性可导致部分病毒逃避宿主的免疫识别和感染的持续。尽管如此,HVR1序列中存在较保守的位点,通过合适的HVR1免疫程序,仍可能诱生出保护性抗体(Farci P,Prevention of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chimpanzees by hyperimmune serum againstthe hypervariable region 1 of the envelope E2 protein.Proc Natl Acad SciUSA 1996,9615394-15399;Esumi M,Experimental vaccine activities ofrecombinant E1 and E2 glycoproteins and hypervariable region 1peptides of hepatitis C virus in chimpanzees.Arch Virol1999,144973-980;Cerino A,Monoclonal antibodies with broadspecificity for hepatitis C virus hypervariable region 1 variants canrecognize viral particles.J Immunol.2001,1673878-3886)。已有不少研究利用HVR1自然序列或模拟肽序列,寻找高交叉反应性的HVR1序列,以获得作为丙型肝炎特异性免疫预防和治疗的候选免疫原(Puntoriero G,Towards a solution for hepatitis C virushypervariabilitymimotopes of the hypervariable region 1 can induceantibodies cross-reacting with a large number of viral variants.EMBO J.1998,173521-3533)。常用的方法是合成HVR1肽段,但费用昂贵,且变异类型有限。采用DNA shuffling或称分子传代(molecularbreeding)方法(图1)(Stemmer WPC..DNA shuffling by randomfra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in vitro recombination for molecularevolution.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4,9110747-10751;Minshull J,Stemmer WPC..Protein evolution by molecular breeding.CurrentOpinion in Chem biol 1999,3284-290.),尚未见报道。目前尚无有效的HCV疫苗,针对HCV的治疗手段也相当有限,研制有效的HCV疫苗及治疗药物至关重要。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具有HCV免疫原性的模拟多肽及其编码序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类具有HCV免疫原性的、具有与病人血清广泛交叉反应性的模拟多肽及其编码序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就是提供这类模拟多肽及其编码序列的用途。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类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HVR1模拟多肽,其特征在于,该模拟多肽具有SEQ NO2、4、6、8、10、12、14或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的模拟多肽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该融合蛋白包括选自SEQ NO2、4、6、8、10、12、14、16所示的任意二条或二条以上氨基酸序列。优选的,所述融合蛋白包括SEQ NO2和SEQ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融合蛋白包括选自SEQ NO2、4、6、8、10、12、14、16所示的任意三条或四条氨基酸序列。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类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HVR1模拟基因,其特征在于,该模拟基因编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拟多肽。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模拟基因具有SEQ NO1、3、5、7、9、11、13或1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所述的模拟多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多肽在制备检测、预防和/或治疗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模拟多肽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丙型肝炎的疫苗。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所述的融合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在制备检测、治疗和/或预防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在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融合蛋白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丙型肝炎的疫苗。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所述的模拟基因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基因在制备检测、治疗和/或预防丙型肝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载体,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拟基因。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遗传工程化的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它是被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载体转化或转导的宿主细胞。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制备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HVR1模拟多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a)在适合表达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HVR1模拟多肽的条件下,培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宿主细胞;(b)从培养物中分离出丙型肝炎病毒被膜蛋白HVR1模拟多肽。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能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拟多肽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它含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拟多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融合蛋白或其组合。优选的,所述检测试剂盒含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拟多肽。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体外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丙肝病毒抗原或抗丙肝病毒抗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将样品与选自下组的物质接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拟多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垣张欣欣陆志檬刘晶张申英邓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