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组合离子膜微电色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8788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驱动电压低,无汽泡产生,稳定性好,控制方便,成本低的组合离子膜微电色谱方法,在于:选取通道1,将长条形阳离子交换膜(1)封装于通道I内,阳离子交换膜(1)两端外露于通道I两端,通道I一端封接液流输出用毛细管(7),阳离子交换膜(1)一端位于毛细管(7)内,通道I另一端置于容装正极电解液的正极池(5),在正极池内插置与驱动电源正极端连接的正极柱(3);将阴离子交换膜一处与毛细管(7)通连并与位于毛细管内的阳离子交换膜(1)端部接触,阴离子交换膜另一处置于容装负极电解液的负极池,在负极池内插置与所述驱动电源负极端连接的负极柱;在毛细管(7)上设置一检测器(13)。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作液相微量分析。(*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阳离子交换膜为支撑物并与阴离子交换膜耦合的微电色谱方法,属色谱分析

技术介绍
色谱分析是目前最为活跃的分析化学分支学科之一,也是物质分离分析的重要手段,在环境、生物医药、食品、化工及手性分离分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普遍,也可以说,几乎在所有生产、技术的领域都会涉及到色谱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微电色谱(micro-electrochromatography)或毛细管电色谱(capillaryelectrochromato-graphy,简称CEC)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刚刚兴起的一种高效微柱分离技术,是利用电渗流(EOF)或电渗流结合压力流来推动流动相的一种液相色谱法。由于它将色谱技术的高选择性和毛细管电泳的微型化结合起来,在分离选择性和柱效方面显示了甚至比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或者微液相色谱法更多的优势。尽管它的发展时间不长,仪器商品化的程度不高,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将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技术。本专利技术之前的CEC一般都采用内径为50~200μm的熔融石英毛细管柱,在毛细管中填充或在毛细管内壁涂布、键合或交联了色谱固定相,依靠电渗流推动流动相,使中性和带电荷的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合离子膜微电色谱方法,其特征是:选取通道I,将长条形阳离子交换膜(1)封装于通道I内,阳离子交换膜(1)两端外露于通道I两端,通道I一端封接液流输出用毛细管(7),阳离子交换膜(1)一端位于毛细管(7)内,通道I另一端置于容装正极 电解液的正极池(5),在正极池内插置与驱动电源正极端连接的正极柱(3);将阴离子交换膜一处与毛细管(7)通连并与位于毛细管内的阳离子交换膜(1)端部接触,阴离子交换膜另一处置于容装负极电解液的负极池,在负极池内插置与所述驱动电源负极端连接的负极柱;在所述的毛细管(7)上设置-检测器(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秉亮莫一平刘美星吕培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生源医疗保健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