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离子产生装置和使用它的电器设备,特别涉及具有多个针电极并产生离子的离子产生装置和使用它的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以往,离子产生装置包括基板、两组感应电极和针电扱。各感应电极被做成环状,装载在基板的表面上。各针电极的基端部设置在基板上,其前端部配置在对应的感应电极的中央部。在ー组针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施加正的高电压时,在针电极的前端部产生电晕放电,生成正离子。在另ー组针电极和感应电极之间施加负的高电压时,在针电极的前端部产生电晕放电,生成负离子。生成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用送风机送向室内,包围空气中浮游的霉菌和病毒,将其分解(例如參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 — 044917号(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 — 044917号然而,基板装载两组感应电极和针电极,电源施加正的高电压和负的高电压,在把该基板和电源收容在ー个箱体内,并把离子产生装置作为产品的情况下,需要有效地把两根针电极的前端部产生的正离子和负离子释放到箱体外。此外,也需要防止用户因碰到针电极的前端部等而导致手指等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子产生装置,具有多个针电极(1、2),并产生离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6),装载多个所述针电极(1、2);以及箱体(10),收容所述基板(6),多个所述针电极(1、2)的前端部朝向Z方向并排列在X方向上,且从所述箱体(10)伸出,所述离子产生装置还包括保护盖(12),所述保护盖(12)覆盖多个所述针电极(1、2)的前端部,在所述保护盖(1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孔(13a、13b),以便从Z方向分别观察到多个所述针电极(1、2)的前端,并且在所述保护盖(12)上设置有第一开口部,以便从Y方向观察到多个所述针电极(1、2)。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5.18 JP 2011-111352;2011.08.26 JP 2011-18491.一种离子产生装置,具有多个针电极(1、2),并产生离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6),装载多个所述针电极(1、2);以及箱体(10),收容所述基板(6),多个所述针电极(1、2 )的前端部朝向Z方向并排列在X方向上,且从所述箱体(10 )伸出,所述离子产生装置还包括保护盖(12),所述保护盖(12)覆盖多个所述针电极(1、2)的前端部,在所述保护盖(1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孔(13a、13b),以便从Z方向分别观察到多个所述针电极(1、2)的前端,并且在所述保护盖(12)上设置有第一开口部,以便从Y方向观察到多个所述针电极(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构件(11),所述盖构件(11)覆盖所述基板(6)并关闭所述箱体(10),在所述盖构件(11)上,在与各针电极(1、2)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二孔(lla、llb),所述保护盖(12)包括顶板(13),设置成与所述盖构件(11)相对,并开设多个所述第一孔(13a、13b);以及支承构件(14、15),设置在所述顶板(13)和所述盖构件(11)之间,并开设所述第一开口部,各针电极(1、2)的前端部贯通对应的第二孔(lla、llb),并配置在所述盖构件(11)和所述顶板(1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从Y方向观察,所述支承构件(14、15)在多个所述针电极(1、2)的两侧支承所述顶板(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从X方向观察,所述支承构件(94.95)的宽度小于所述顶板(93)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从X方向观察,所述支承构件(94、95)支承所述顶板(93)的中央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从X方向观察,所述支承构件(94.95)支承所述顶板(93)的一个端部。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产生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