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新新专利>正文

HIV-Env基因DNA变构重组包膜蛋白抗原免疫应答抗HIV实验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76964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HIV-Env基因DNA变构重组包膜蛋白抗原免疫应答抗HIV实验与方法。它涉及生命科学领域、及医药领域。证实:HIV包膜蛋白gp120、gp160抗原疫苗临床人体试验,不能证实可以预防HIV感染人类,最重要的因素是:HIV包膜蛋白gp120、gp160是人CD4受体的异种特异配体,与人CD4↑[+]细胞特异受体特异结合,触发人体免疫耐受机制,不能激发有效根除HIV的免疫应答机制。寻找解决触发人体免疫耐受机制的方法,研制不触发人体免疫耐受机制的,HIV-Env基因DNA变构重组包膜蛋白抗原抗HIV治疗疫苗、抗HIV预防疫苗,提供足够充分的直接动物模型实验科学依据、直接临床人体实验科学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HIV-Erw基因DNA变构重组包膜蛋白抗原免疫 应答抗HIV实验与方法。它涉及生命科学领域、及医药领域。能够揭 示HIV感染人体复制,通过包膜蛋白gpl20——人CD4受体的异种特异 配体抗原,与人CD4+细胞特异受体特异结合,触发HIV感染者人体免 疫耐受机制,能够比HIV具有高度变异性免疫逃逸机制,更为有效对 -抗人体免疫抑制压力。证实迄今HIV疫苗科学研究设计、研制的, 所有各种不同的HIV包膜蛋白gpl60、gp120抗原疫苗的临床人体试验, 不能证实可以预防HIV感染人类,最重要的因素是:HIV包膜蛋白gpl20 或gpl60是人CD4受体的异种特异配体抗原,与人CD4+细胞特异受体 特异结合,触发人体免疫耐受机制,不能激发有效根除HIV的免疫应 答机制。寻找到能够解决HIV包膜蛋白gpl20触发人体免疫耐受机制 的方法,研制不触发人体免疫耐受机制的,HIV-Env基因DNA变构重组 包膜蛋白抗原抗HIV治疗疫苗、抗HIV预防疫苗,提供足够充分的直 接动物模型实验科学依据、直接临床人体实验科学依据。
技术介绍
自1983年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客观的讲,人 类在根治、预防艾滋病科学研究方面,至今没有取得解决根本问题的 科学研究突破。没有科学研究迹象表明抗HIV治疗可以彻底治愈HIV 感染者;HIV疫苗可能会有效预防HIV感染。HIV科学界,把不能根治、预防艾滋病AIDS,归咎于HIV复制速 度快、HIV基因具有高度变异性病毒的产量平均约为107天,HIV 在体内的平均产生时间约为2. 6天;体外测定每6000个核甘酸在逆转 录过程中有一次错误的概率,体内测试显示每轮复制过程可能产生一 次突变。可产生大量具有各种不同基因变异型或表型的毒株,应对药 物抑制压力、机体免疫抑制压力,不断衍生出新的耐药毒株、免疫逃 逸毒株优势病毒种株。病毒通过特异性突变所获得的选择性优点将对 病毒基因组产生有力的影响。HIV感染人体免疫应答,出现高滴度的 HIV的特有的抗体是HIV原发性免疫反应的特征,它出现在病毒血症的 高峰或稍晚时间。这最初的抗体反应不包括HIVgpl20中和抗体。抗逆 转录病毒药和IL-2治疗虽然可以使CD4+T细胞计数增加,却未能使解 体Ve库恢复。应用IL-2治疗期间CD4+T细胞的增加来源于CD4+T细胞 库在胸腺外的扩增,因为T细胞Ve库的PCR分析证明缺失的克隆不能 再生。用IL-2和抗逆转录病毒药试图重建T细胞Ve库的失败,暗示 免疫系统的损伤可能存在阈值,若超过该阈值,免疫功能便不能重建。 间接感染或各种疫苗免疫的HIV感染个体都有血浆病毒血症暂时增加, 并且与诱导产生免疫活性程度相关;类似的发现也可见于SIV感染的 恒河猴中。上述众多不可被一一综述HIV科学研究发现,显示HIV 感染人体复制,是在最初期、还没有激发机体免疫应答之前,通过包 膜蛋白gpl20——人CD4受体的异种特异配体抗原,与人CD4+细胞特异 受体特异结合,首先触发HIV感染者人体免疫耐受机制,导致感染人 体免疫系统针对HIV感染复制体液免疫应答反应延迟,不能首先产生 针对gpl20的保护性中和抗体、抑制gpl20与CD4+细胞特异受体特异结合触发的免疫耐受机制;使HIV可以在人体免疫应答产生针对gpl20 的保护性中和抗体之前,还没有被细胞免疫CTL有效抑制时、HIV过度 复制达到病毒血症峰值,进一步触发细胞免疫耐受机制-细胞免疫损伤 机制;使HIV在感染者体内复制,不能激发有效根除HIV的体液免疫 应答机制、细胞免疫应答机制,能够比HIV具有高度变异性免疫逃逸 机制,更为有效对抗机体免疫抑制压力。迄今HIV疫苗科学研究设计、 研制的,所有各种不同的HIV包膜蛋白gpl20或gpl60抗原疫苗的各 种临床人体试验,不能证实可以预防HIV感染人类,最重要的因素是 gpl20或gpl60是人CD4受体的异种特异配体抗原,与人CD4+细胞特异 受体特异结合,首先触发HIV感染者人体免疫耐受机制,不能激发有 效根除HIV的免疫应答机制。现代疫苗科学研究设计、研制的,HAV甲肝灭活疫苗仅需要 100ng 500 ng接种一次,即可使90%以上接种人体产生保护性中和抗 体;HBV乙肝重组DNA蛋白HBs抗原疫苗MSD疫苗、C0H疫苗,仅需要 5|ig 20接种三次,即可使90%以上接种人体产生保护性抗-HBs中和 抗体。现代疫苗科学研究设计、研制的,HIV重组DNA包膜蛋白gp120 或gpl60抗原疫苗,多数受试者在用300Pg HIV-IIIB gpl20、 300^g或 60Cmg HIV-丽gpl20接种三次,仅可产生针对V3环的抗体、针对实验 室同源毒株的中和抗体,不能中和野生hiv毒株、预防野生hiv毒株 感染人类。例如,HlV包膜蛋白gpl60抗原疫苗,通常需用较高剂量接 种4次以上才能使少数受试者产生较低滴度的同源中和抗体;Vaxgene公司的hiv包膜蛋白gPi2o抗原疫苗在北美和泰国进行大规模的m临床人体试验,公布的北美地区的试验结果,其中接种疫苗人群HIV感 染率为5. 7%,未接种疫苗人群HIV感染率为5. 8%。临床人体试验结果 表明gpl20抗原疫苗不能有效预防HIV感染。迄今已经有上百次各种 不同HIV包膜蛋白gpl20或gpl60抗原疫苗临床人体实验失败,不能 一一综述。HIV包膜蛋白gpl20或gpl60抗原疫苗接种临床人体,表现 出体液免疫应答延迟、弱免疫原体液免疫应答反应,与HIV感染入体 复制最初表现体液免疫应答延迟,不能首先产生针对gpl20的保护性 中和抗体,弱免疫原体液免疫应答反应极为相似,可以为HIV感染人 体,通过包膜蛋白gp120——人CD4受体的异种特异配体抗原,与人 CD4+细胞特异受体特异结合,首先触发HIV感染者人体免疫耐受机制, 能够比HIV具有高度变异性免疫逃逸机制,更为有效对抗人体免疫抑 制压力,提供HIV疫苗相关临床人体实验科学依据。己经有众多相关器官移植免疫耐受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证实给动 物注射CD4受体的异种特异配体抗原,动物CD4受体的异种特异配体 抗原与动物CD4+细胞特异受体特异结合,触发动物机体针对CD4异种 特异配体抗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耐受机制;表现出针对动物CD4 异种特异配体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延迟、弱免疫原体液免疫应答反应。 与现代HIV疫苗科学研究实施过的,所有各种不同的HIV包膜蛋白 gpl20或gpl60抗原疫苗——人CM受体的异种特异配体抗原接种临床 人体实验,表现出针对HIV包膜蛋白gpl20或gpl60抗原——人CD4 受体的异种特异配体抗原体液免疫应答延迟、弱免疫原体液免疫应答 反应极为相似;与FIIV感染人体复制最初表现体液免疫应答延迟,不 能首先产生针对HIV包膜蛋白gpl20或gpl60抗原的保护性中和抗体, 弱免疫原体液免疫应答反应极为相似。实验证实,改变动物CD4受体 的异种特异配体抗原分子的某个或某些个氨基酸结构,使其失去与动物CD4受体结合的特异氨基酸结构表位、不能与动物CD4受体结合; 它将不能触发动物机体免疫耐受机制。专利技术者认为1.改变HIV包膜蛋白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HIV-Env基因DNA变构重组包膜蛋白抗原免疫应答抗HIV实验与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HIV-Env基因DNA变构重组包膜蛋白抗原(1)免疫接种实验动物(2)、采血检测免疫实验动物(2)针对HIV-Env基因DNA变构重组包膜蛋白抗原(1)的血清(3)抗体(4)的滴度(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新新
申请(专利权)人:叶新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