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恩惠专利>正文

板式机动车制动、轮重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959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式机动车制动、轮重检测仪,其制动检测板的动板架与定板架之间纵向设置的传力总成,及轮重检测板的上板架与下板架竖向之间的称重传感器的传力总成,均由传力碗,钢球,“O”型胶圈组成;制动检测板的定板架框架内侧四角及轮重检测板的下框架框架内侧四角均各装有一组纵横双向定位导向架分别压靠于动板架/上板架,该双向定位导向架要由本体,侧向定位轴承和抗扭轴承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容易,制造成本较代,适用范围更广,还可检测质量较大的汽车。(*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动系统工作性能检测设备,具体的是一种板式机动车制动、轮重检测仪。我在中国专利ZL96219486.7中公开了一种板式机动车制动力轴荷复合式动态检测仪,该专利是对我的在先专利ZL94244747.6的改进,该专利结构简单,便于异地安置,可检测汽车、两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及农用汽车,检测速度快、数据准确,但在其后的使用中,发现其结构还有改进,完善的余地,以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性能,降低制造成本和更便于安装和维修。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板式机动车制动、轮重检测仪,安装容易,制造成本较低,适用范围更广,还可检测质量较大的汽车。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板式机动车制动、轮重检测仪,主要由制动检测板、轮重检测板,刹车指示开关和电控柜组成;每组制动检测板由动板架101、定板架103、定位导向架102、轴承盒104、力传感器106和固装于动板架上的抗滑盖板109构成;每组轮重检测板由上板架201、下板架204、称重传感器203、定位导向架102和抗滑上盖板207构成;1-4块制动检测板1和1-3块轮重检测板2分体地前、后、左、右适当组合,须序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各检测板的传感器通过导线分别与设有检测车轮拖滞阻力,制动力,轮荷的自动检测,显示打印装置的电控柜4相连;其特征在于a.制动板1的动板架101和定板架103均为矩形框架结构,动板架101的槽形纵梁1011与定板架103的纵梁1031扣合在一起,其间由安装在纵梁1031内的轴承盒104中的轴承支承而可相对滑动;轮重检测板2的上板架201和下板架204也为矩形框架结构,上板架201的槽形纵梁2011与定板架204的纵梁2043扣合,其间由安装在纵梁2011内的称重传感器203通过传力总成210支承;b.在所述制动检测板1的定板架102框架内侧四角各装有一组纵、横双向定位导向架102压靠于动架板101、在所述轮重检测板2的下板架204的框架内侧四角也各装有一组纵、横双向定位导向架102压靠于上板架201,该双向定位导向架102主要由本体1021,侧向定位轴承1022和抗扭轴承1023组成,本体1021为一条板,其一端平面有两个圆孔内装螺钉将本体固定于定板架102/下板架204的横梁上,该本体中部的销轴1024固定装有侧向定位轴承1022,该轴承间隔适当间隙压靠于动板架101的定位面1016/上板架201的侧向定位板2013;在本体1021的前端的板架上以横向的销轴1025固装有抗扭轴承1023,该抗扭轴承1023间隔适当间隙压靠于动板架101的抗扭架1015/上板架204的抗扭定位板2012;c.所述制动检测板1的动板架101与定板架102之间纵向设置的传力总成105,以及轮重检测板2的上板架201与下板架204竖向之间的称重传感器的传力总成105,均由传力碗1051,钢球1052,“O”型胶圈1053组成;传力碗1051为一有轴台配合面1056的圆柱体,其中心有一半球坑1054,与该轴台配合面相配的力传感器106/称重传感器203的圆孔中心也有一等径半球坑,在所述两个半球坑中装有钢球1052,该钢球1052的半径小于半球坑的1054的半径,该轴台配合面1056的深度适当而于两个半球坑压紧钢球1052时,于配合面的顶面间保持间隙1055,在传力碗1051的轴台配合面1056上的凹槽内装有“O”型胶圈1053。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所述制动检测板1的动板架101与定板架103之间的支承轴承盒104的结构为在轴承盒本体1041的长槽底部装有承压板1044,该长槽内装有若干滚柱1042,该长槽两端各装设有复位弹簧1043。所述竖向支承于制动检测板1的动板架101与定板架103之间的支承轴承盒104的结构也可以为在轴承盒本体1041 的中部长槽中以横向销轴1045安装有若干轴承1046。在所述制动检测板的动板架101后端横框的内侧设有标定器传力平面1017,在定板架103的后端横梁的内侧设有标定器安装平面1036,且该二平面1017和1036平行。在所述制动检测板1的定板架103的边框四角各有一安装孔1035,在动架板101的边框四角各有一安装孔1018对正该安装孔1035;在所述轮重检测板2的下板架204的四角各有一安装孔2045,在上板架201的边框四角各有一安装孔2017对正该安装孔2045。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1.本检测仪的制动检测板和轮重检测板分体设置,有多种组合形式,适用于两轮、三轮摩托车、普通汽车和重型汽车的制动系统的制动力,阻滞力和轮荷的自动检测。2.对制动检测板的纵向传力总成和轮重检测板的竖向传力总成使用传力碗、钢球、橡胶圈组成的传力结构,可以消除制造误差,使传力不受干扰,提高检测精度。3.在制动检测板和轮重检测板动的动、定板架之间,装有设置于四角的定位导向架,它同样有利于消除定位误差,传力不受干扰,提高检测精度,且制造和装配简单,降低成本。4.改进了制动检测板动、定板架之间的支承轴承的安装方式使其便于安装和维修,并提高检测精度。5.在制动检测板,轮重检测板四角设有安装孔,便于任意组合和异地安装,提高了整套装置的灵活程度,扩大于其使用范围。6.制动检测板和轴重检测板均采用了矩形框架式套装结构,有利于提高刚度和承载能力,降低外形尺寸高度,降低制造成本和便于批重生产。现结合附图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典型实施例组成示意图,它由三块制动检测板和三块轮重检测圾组合而成。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制动检测板的结构示意图,为俯视位置;图4是图3的侧视图,为A-A局部剖视;图5是图2中轴承盒的一种实施例;图6同图5,为另一实施例;图7是本技术的轮重检测板的结构示意图,为俯视位置;图8是图7的B-B阶梯剖视图;图9是图3、图7中的定位导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3中传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7中传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12至图17为本技术的制动检测板与轮重检测板组合的实施例。附图编号1.制动检测板101.动板架1011.槽形纵梁 1012.槽形端梁1013.中梁 1014.边梁 1015.抗扭架1016.定位面 1017.标定器传力平面1018.安装孔102.定位导向架1021.本体 1022.侧向定位轴承102 3.抗扭轴承1024.销轴 1025.销轴103.定板架1031.纵梁 1032.端梁103;3横梁1034.安装板1035.安装孔1036.标定器安装平面104.轴承盒1041.轴承盒本体1042.滚柱或钢球1043.复位弹簧 1044.承压板1045.销轴1046.轴承105.传力总成 1051.传力碗1052.钢珠1053“O”型胶圈 1054.半球坑1055.间隙1056.轴台配合面106.力传感器107.螺栓108.定位螺杆109.抗滑盖板 1091.基板 1092.菱形钢网110.螺钉111.承压板112.橡胶板2.轮重检测板201.上板架2011.槽形纵梁 2012.抗扭定位板2013.侧向定位板 2014槽型横梁 2015.边梁2016.加强梁 2017.安装孔202.螺栓203.称重传感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机动车制动、轮重检测仪,主要由制动检测板、轮重检测板,刹车指示开关和电控柜组成;每组制动检测板由动板架(101)、定板架(103)、定位导向架(102)、轴承盒(104)、力传感器(106)和固装于动板架上的抗滑盖板(109)构成;每组轮重检测板由上板架(201)、下板架(204)、称重传感器(203)、定位导向架(102)和抗滑上盖板(207)构成;1-4块制动检测板(1)和1-3块轮重检测板(2)分体地前、后、左、右适当组合,须序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各检测板的传感器通过导线分别与设有检测车轮拖滞阻力,制动力,轮荷的自动检测,显示打印装置的电控柜(4)相连;其特征在于:a.制动板(1)的动板架(101)和定板架(103)均为矩形框架结构,动板架(101)的槽形纵梁(1011)与定板架(103)的纵梁 (1031)扣合在一起,其间由安装在纵梁(1031)内的轴承盒(104)中的轴承支承而可相对滑动;轮重检测板(2)的上板架(201)和下板架(204)也为矩形框架结构,上板架(201)的槽形纵梁(2011)与定板架(204)的纵梁(2043)扣合,其间由安装在纵梁(2011)内的称重传感器(203)通过传力总成(210)支承;b.在所述制动检测板(1)的定板架(102)框架内侧四角各装有一组纵、横双向定位导向架(102)压靠于动架板(101)、在所述轮重检测板(2)的下板 架(204)的框架内侧四角也各装有一组纵、横双向定位导向架(102)压靠于上板架(201),该双向定位导向架(102)主要由本体(1021),侧向定位轴承(1022)和抗扭轴承(1023)组成,本体(1021)为一条板,其一端平面有两个圆孔装螺钉将本体固定于定板架(102)/下板架(204)的横梁上,该本体中部的销轴(1024)固定装有侧向定位轴承(1022),该轴承间隔适当间隙压靠于动板架(101)的定位面(1016)/上板架(201)的侧向定位板(2013);在本体(1021)的前端的板架上以横向的销轴(1025)固装有抗扭轴承(1023),该抗扭轴承(1023)间隔适当间隙压靠于动板架(101)的抗扭架(1015)/上板架(204)的抗扭定位板(2012);c.所述制动检测板(1)的动板架(101)与 定板架(102)之间纵向设置的传力总成(105),以及轮重检测板(2)的上板架(201)与下板架(204)竖向之间的称重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惠
申请(专利权)人:王恩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