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机动车检测线轴荷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11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检测线轴荷测量装置。在底板两侧分别固有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在两个传感器装置的两侧分别对称固有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两个传感器装置的另一端分别与称重板连接。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共有四组,每组是由第一、第二限位块、气缸、固定装置组成,固定装置将气缸固定在底板上,第一限位块固定在称重板下面、第二限位块固定在气缸活塞杆上,组成限位副;两个传感器装置,每个都通过两只第一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称重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传感器装置上,二者之间装有垫片,以保证称重板和第一螺栓的螺栓头间的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的传感器少,结构简单;减少了后处理电路,使系统的可靠性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称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检测线轴荷测量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机动车检测线在线称重装置是单独的轴荷检测台,这种检测台主要由框架和承重台面及电子仪表组成。承重台面四角分别固定4只压 力应变传感器。当传感器受到压力时,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发生变化,从而能够 输出一个与所受压力成正比的电压信号。这种轴荷检测方式不便于和制动力测 量装置组合在一起,占用较大空间,而且每个轴荷测量部位需要四只压力应变 传感器,后处理电路复杂。也有如专利《板式机动车制动力、轴荷复合式动态检测仪》(专利号 ZL96219486.7)的复合检测装置,这种检测装置是由二到四块车轮制动力、轮 荷复合检测板组成,且每板上又有若干个轮荷传感器,总体结构复杂,制造成 本高,数据处理也比较麻烦,不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检测线 轴荷测量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和称重板;在 底板上平板中间的两侧分别固有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在两个悬臂梁式称 重传感器装置的两侧分别对称固有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两个悬臂梁式称重传 感器装置的一端分别与称重板连接,所述的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共有四组,每 组是由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气缸、固定装置组成,固定装置将气缸固定 在底板上,第一限位块固定在称重板下面、第二限位块固定在气缸活塞杆上, 两块限位块之间组成限位副;所述的两个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每个都通 过两只第一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称重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悬臂梁式 称重传感器装置上,二者之间装有垫片,以保证称重板和第一螺栓的螺栓头间 的间隙。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l)所用的传感器少,结构简单。2)减少了后处理电路,使系统的可靠性增加。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滚筒式机动车检测系统中的称重与制动一体式检测台中, 目的是为了检测车辆的轴重。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称重板下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称重板底面图。图中1.底板,2.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3-l.限位块,3-2.限位块, 3-3.气缸,3-4.固定装置,4.螺栓,5.垫片,6.螺栓,7.称重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底板1、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 装置2、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和称重板7;在底板l上平板中间的两侧分别固有 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在两个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的两侧分别对称 固有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两个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的另一端分别与称 重板7连接,所述的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共有四组,每组是由第一限位块3-l、 第二限位块3-2、气缸3-3、固定装置3-4组成,固定装置3-4将气缸3-3固定在 底板1上,第一限位块3-1固定在称重板7下面、第二限位块3-2固定在气缸活 塞杆上,两块限位块之间组成限位副;所述的两个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 每个都通过两只第一螺栓4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的称重板7通过第二螺栓6 固定在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上,二者之间装有垫片5,以保证称重板7和 第一螺栓4的螺栓头间的间隙,该间隙用于保证悬臂梁传感器受力变形时称重 板7和第一螺栓4的螺头之间不接触。所述的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可以市售,如型号CL-YB-31。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是这样实现的在机动车单个或两个同轴车轮驶上称重板7之前,四只气缸3-3外侧充气, 使限位块3-2向内运动,抵靠在限位块3-l上,然后机动车车轮驶上称重板7, 这样就避免了开始由于称重板7上的受力不均导致传感器装置2和称重板7受 到损害;调节机动车车轮在称重板7上位置,使其位于称重板7中央,然后给 气缸3-3的内侧充气,使限位块3-2向外运动到极限位置,这时称重板7上的重 量全部来自机动车车轮的重量,然后待称重传感器2值稳定后采样两只称重传感器2的值,经过控制柜中的信号处理电路输入到计算机中;在机动车车轮驶下称重板7之前,再次对四只气缸3-3外侧充气,使限位块3-2向内运动,抵靠 在限位块3-l上,待机动车车轮离开称重板,使气缸泄气, 一次测量完成。权利要求1.一种机动车检测线轴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和称重板(7);在底板(1)上平板中间的两侧分别固有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在两个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的两侧分别对称固有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两个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的一端分别与称重板(7)连接,所述的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共有四组,每组是由第一限位块(3-1)、第二限位块(3-2)、气缸(3-3)、固定装置(3-4)组成,固定装置(3-4)将气缸(3-3)固定在底板(1)上,第一限位块(3-1)固定在称重板(7)下面、第二限位块(3-2)固定在气缸活塞杆上,两块限位块之间组成限位副;所述的两个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每个都通过两只第一螺栓(4)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的称重板(7)通过第二螺栓(6)固定在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上,二者之间装有垫片(5),以保证称重板(7)和第一螺栓(4)的螺栓头间的间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动车检测线轴荷测量装置。在底板两侧分别固有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在两个传感器装置的两侧分别对称固有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两个传感器装置的另一端分别与称重板连接。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共有四组,每组是由第一、第二限位块、气缸、固定装置组成,固定装置将气缸固定在底板上,第一限位块固定在称重板下面、第二限位块固定在气缸活塞杆上,组成限位副;两个传感器装置,每个都通过两只第一螺栓与底板固定连接;称重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传感器装置上,二者之间装有垫片,以保证称重板和第一螺栓的螺栓头间的间隙。本专利技术所用的传感器少,结构简单;减少了后处理电路,使系统的可靠性增加。文档编号G01G19/02GK101226076SQ20081005960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何文华, 熊树生, 田素恒, 赟 顾 申请人:浙江大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检测线轴荷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和称重板(7);在底板(1)上平板中间的两侧分别固有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在两个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的两侧分别对称固有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两个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的一端分别与称重板(7)连接,所述的气缸限位及保护装置共有四组,每组是由第一限位块(3-1)、第二限位块(3-2)、气缸(3-3)、固定装置(3-4)组成,固定装置(3-4)将气缸(3-3)固定在底板(1)上,第一限位块(3-1)固定在称重板(7)下面、第二限位块(3-2)固定在气缸活塞杆上,两块限位块之间组成限位副;所述的两个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每个都通过两只第一螺栓(4)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的称重板(7)通过第二螺栓(6)固定在悬臂梁式称重传感器装置(2)上,二者之间装有垫片(5),以保证称重板(7)和第一螺栓(4)的螺栓头间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华田素恒熊树生顾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