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0113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4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绝缘部件损坏、线圈短路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1)具备:定子(5),其具有定子铁芯(6)和安装于定子铁芯(6)的线圈(7);壳体(9);以及紧固部件(8),其将定子(5)固定于壳体(9)。壳体(9)由线膨胀系数比定子铁芯(6)高的材料形成。构成定子铁芯(6)的多个电磁钢板(10)中的与壳体(9)抵接的第一电磁钢板(10A)的紧固部(40A)的外周缘(42A)形成为比与第一电磁钢板(10A)相邻的第二电磁钢板(10B)的紧固部(40B)的外周缘(42B)靠径向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于电动车辆等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旋转电机作为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的动力源、发电源。旋转电机具备定子。例如,专利文献1的旋转电机具备具有定子铁芯和线圈的定子。定子铁芯通过在轴向上层叠多个环状板而形成为环状。在线圈上围绕有覆膜、绝缘纸等绝缘部。定子铁芯的安装部例如通过螺栓等相对于壳体(定子支撑部件)固定。多个齿在磁轭部的内周缘沿周向隔开间隔设置。在周向上相邻的齿间形成有收纳线圈的插槽。齿具有齿主体和凸缘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9232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这种旋转电机有可能因为齿的凸缘部从径向接触围绕线圈的绝缘覆膜、绝缘纸等绝缘部件而损坏绝缘部件,导致产生短路。对此,参考图9进行说明。如图9的(a)~(d)所示,定子铁芯106通过螺栓的轴向力AR固定于壳体109的抵接部190。定子铁芯106通过在轴向上层叠电磁钢板110构成。电磁钢板110的表面例如用树脂涂覆。壳体的材料例如为铝。壳体109的线膨胀系数比电磁钢板110大。首先,如图9的(a)所示,电磁钢板110的外周缘112与壳体109的抵接部190的端部193在径向上位于同一面。此时,旋转电机的温度为常温(例如,20摄氏度)。接着,如图9的(b)所示,当旋转电机变为高负载状态时,旋转电机的温度上升,变为高温(例如,150摄氏度)。如此,定子铁芯106以及壳体109均热膨胀,然而,线膨胀系数较大的壳体109比定子铁芯106膨胀得更大。此时,由于壳体109的抵接部190与电磁钢板110的摩擦系数比电磁钢板110彼此的摩擦系数大,因此,与壳体109的抵接部190抵接的电磁钢板110A被与壳体109的抵接部190的摩擦力向径向外侧拉拽。其结果是,与壳体109的抵接部190抵接的电磁钢板110A向与电磁钢板110A相邻的电磁钢板110B的径向外侧突出。进而,由于因螺栓的轴向力AR而从壳体109的抵接部190向电磁钢板110A输入的载荷,电磁钢板110A的外周缘112A变形为向电磁钢板110B侧翘曲。接着,如图9的(c)所示,当旋转电机从高负载状态变为低负载状态或空载状态时,旋转电机的温度下降。如此,定子铁芯106以及壳体109均收缩,然而,线膨胀系数较大的壳体109的抵接部190相较于定子铁芯更加收缩。此时,由于壳体109的抵接部190与电磁钢板110的摩擦系数比电磁钢板110彼此的摩擦系数大,因此,与壳体109的抵接部190抵接的电磁钢板110A被与壳体109的抵接部190的摩擦力而向径向内侧拉拽。然而,由于电磁钢板110A的外周缘112A向电磁钢板110B侧翘曲,因此电磁钢板110A的弯曲部113A挂在电磁钢板110B上。其结果是,如图9的(d)所示,即使返回到常温时,与壳体109的抵接部190抵接的电磁钢板110A也不会返回到外周缘112A与电磁钢板110B的外周缘112B在径向上为同一面的位置。因此,电磁钢板110A的齿的凸缘部位于比电磁钢板110B的齿的凸缘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由此,有可能因为电磁钢板110A的齿的凸缘部从径向接触围绕线圈的绝缘覆膜、绝缘纸等绝缘部件而损坏绝缘部件,导致产生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绝缘部件损坏、线圈短路的旋转电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定子,其具有大致圆环形状的定子铁芯和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线圈,该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插槽部;壳体,其由线膨胀系数比所述定子铁芯高的材料形成;以及紧固部件,其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线圈具有插入所述插槽部的多个插槽线圈部,所述多个插槽线圈部通过绝缘部件与相邻的所述插槽线圈部绝缘,所述定子铁芯由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构成,并具有紧固部,该紧固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形成有供所述紧固部件穿过的贯穿孔,所述壳体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与所述定子铁芯抵接并形成有供所述紧固部件紧固的紧固孔,所述紧固部件穿过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贯穿孔,并紧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紧固孔,由此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其中,所述多个电磁钢板中的与所述壳体抵接的第一电磁钢板的所述紧固部的外周缘形成为比与所述第一电磁钢板相邻的第二电磁钢板的所述紧固部的外周缘靠径向内侧。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定子,其具有大致圆环形状的定子铁芯和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线圈,该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插槽部;壳体,其由线膨胀系数比所述定子铁芯高的材料形成;以及紧固部件,其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线圈具有插入所述插槽部的多个插槽线圈部,所述多个插槽线圈部通过绝缘部件与相邻的所述插槽线圈部绝缘,所述定子铁芯由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构成,并具有紧固部,该紧固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形成有供所述紧固部件穿过的贯穿孔,所述壳体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与所述定子铁芯抵接并形成有供所述紧固部件紧固的紧固孔,所述紧固部件穿过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贯穿孔,并紧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紧固孔,由此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抵接部形成为比所述多个电磁钢板中的与所述壳体抵接的第一电磁钢板的所述紧固部的外周缘、以及与所述第一电磁钢板相邻的第二电磁钢板的所述紧固部的外周缘靠径向内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当旋转电机的温度上升之后、返回常温时,由于第一电磁钢板不会挂在第二电磁钢板上而能够返回原来的位置,因此,能够防止由第一电磁钢板引起绝缘部件损坏、线圈短路。附图说明图1是从转子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而得到的图。图2是从斜上方观察转子铁芯的形状而得到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3的区域ER的放大图。图5是说明第一电磁钢板以及第二电磁钢板的紧固部的外周缘的说明图。图6是说明由旋转电机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定子铁芯以及壳体的动作的说明图。图7是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结构的说明图。图8是说明由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旋转电机的温度变化引起的定子铁芯以及壳体的动作的说明图。图9是说明课题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1、1A旋转电机5定子6定子铁芯7线圈7A插槽线圈部7B绝缘部件8紧固部件9壳体10电磁钢板10A第一电磁钢板10B第二电磁钢板39插槽部40、40A、40B紧固部41贯穿孔42、42A、42B外周缘90、90A抵接部91紧固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至少包括发电用和驱动用的旋转电机。【第1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至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n定子,其具有大致圆环形状的定子铁芯和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线圈,该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插槽部;/n壳体,其由线膨胀系数比所述定子铁芯高的材料形成;以及/n紧固部件,其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n所述线圈具有插入所述插槽部的多个插槽线圈部,/n所述多个插槽线圈部通过绝缘部件与相邻的所述插槽线圈部绝缘,/n所述定子铁芯由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构成,并具有紧固部,该紧固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形成有供所述紧固部件穿过的贯穿孔,/n所述壳体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与所述定子铁芯抵接并形成有供所述紧固部件紧固的紧固孔,/n所述紧固部件穿过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贯穿孔,并紧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紧固孔,由此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其中,/n所述多个电磁钢板中的与所述壳体抵接的第一电磁钢板的所述紧固部的外周缘形成为比与所述第一电磁钢板相邻的第二电磁钢板的所述紧固部的外周缘靠径向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17 JP 2019-0060561.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
定子,其具有大致圆环形状的定子铁芯和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线圈,该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插槽部;
壳体,其由线膨胀系数比所述定子铁芯高的材料形成;以及
紧固部件,其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
所述线圈具有插入所述插槽部的多个插槽线圈部,
所述多个插槽线圈部通过绝缘部件与相邻的所述插槽线圈部绝缘,
所述定子铁芯由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构成,并具有紧固部,该紧固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形成有供所述紧固部件穿过的贯穿孔,
所述壳体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与所述定子铁芯抵接并形成有供所述紧固部件紧固的紧固孔,
所述紧固部件穿过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贯穿孔,并紧固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紧固孔,由此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其中,
所述多个电磁钢板中的与所述壳体抵接的第一电磁钢板的所述紧固部的外周缘形成为比与所述第一电磁钢板相邻的第二电磁钢板的所述紧固部的外周缘靠径向内侧。


2.一种旋转电机,其具备:
定子,其具有大致圆环形状的定子铁芯和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田和弥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