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613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8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定子技术领域,针对现有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不能满足GB18613‑2012标准的不足。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6极定子冲片,所述齿部的内径在405mm至430mm之间,所述轭部的外径在590 mm至610mm之间;所述绕线槽为对称的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的深度在49 mm至52mm之间,所述绕线圆弧边的直径在12mm至14mm之间,所述绕线竖边的深度在0.8mm至1.2mm之间,所述绕线侧边与绕线斜边连接处形成的宽度在8.5mm至10mm之间,所述绕线斜边与齿部内径切线形成的夹角a在25°至30°之间,所述两绕线竖边形成的宽度在3.6 mm至4.5mm之间。

Ultra high efficiency 6-pole stator punching for 355 center high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
本技术属于电机定子
,具体涉及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
技术介绍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力能指标与其定子冲片的结构有非常大的联系,不同的结构包括定子冲片的外径、中径及槽形会有不同的性能,尤其是电机的效率指标涉及到能效考核。现有YE3系列电机中,355中心高6极电机的定子冲片的结构已经不能达到现行的GB18613至2012,1级能效指标.另外,以往的设计只注重槽形的改变,而对冲片的内外径及相应的槽数没有太多的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不能满足GB18613至2012标准的不足,提供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包括内周的齿部和外周的轭部,齿部形成有圆周分布的多个绕线槽,绕线槽自封闭端向敞口端依次包括绕线圆弧边、两绕线侧边、两绕线斜边及两绕线竖边,所述齿部的内径在405mm至430mm之间,所述轭部的外径在590mm至610mm之间;所述绕线槽为对称的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的深度在49mm至52mm之间,所述绕线圆弧边的直径在12mm至14mm之间,所述绕线竖边的深度在0.8mm至1.2mm之间,所述绕线侧边与绕线斜边连接处形成的宽度在8.5mm至10mm之间,所述绕线斜边与齿部内径切线形成的夹角a在25°至30°之间,所述两绕线竖边形成的宽度在3.6mm至4.5mm之间。本技术的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通过对定子冲片的内外径、槽形及槽数进行综合优化,实现优化的电磁效果,可有效降低温升,达到355中心高超超高效6极电机相应功率等级相应的GB18613至2012标准中所规定的1级能效指标要求即160kW:96.2%、200kW:96.3%、250kW:96.5%。作为改进,所述齿部的内径为425mm,所述轭部的外径为600mm,所述绕线槽的深度为50.55mm,所述绕线圆弧边的直径为12.9mm,所述绕线圆弧边为半圆弧,所述绕线竖边的深度为1mm,所述绕线侧边与绕线斜边连接处形成的宽度为9.2mm,所述绕线斜边与齿部内径切线形成的夹角a为27°,所述两绕线竖边形成的宽度为4mm。作为改进,所述绕线槽的数量为72个。作为改进,所述轭部外周形成有紧固槽和定位槽,所述紧固槽和定位槽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紧固槽和定位槽均外窄内宽。紧固槽和定位槽圆周均匀分布是紧固槽和定位槽作为整体均匀分布,而非紧固槽和定位槽分别圆周均布。作为改进,所述紧固槽的数量为11个,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1个。作为改进,所述紧固槽和定位槽自敞口端向封闭端均依次包括两紧固斜边、两紧固竖边和紧固横边,所述紧固斜边与紧固竖边形成的夹角b在22°至25°之间,所述紧固竖边内端之间宽度在17至20mm之间,所述紧固槽的深度在3.5至4.5mm之间。作为改进,所述紧固斜边与紧固竖边形成的夹角b为25°,所述紧固竖边内端的宽度为19mm,所述紧固槽的深度为3.8mm。作为改进,所述定位槽包括开设于紧固横边上的开口槽。作为改进,所述开口槽的宽度为4mm,深度为2mm;所述开口槽的一个侧边在定位槽的中心面上。作为改进,所述紧固竖边与紧固横边之间倒圆角。本技术的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定子冲片的内外径、槽形及槽数进行综合优化,实现优化的电磁效果,可有效降低温升,达到355中心高超超高效6极电机相应功率等级相应的GB18613至2012标准中所规定的1级能效指标要求即160kW:96.2%、200kW:96.3%、250kW:96.5%。进一步地,经实际测试,电机相对YE3系列的效率提高12.0%,温升降低5%左右,负载得到提高,允许过载能力达到120%至125%,长期运行;定子冲片外圆凹型槽的设置,相应的取消了机座上的4个通风槽,增加了定子铁芯和机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转子冲片的双鼠笼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转子冲片的带半圆弧边的定位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齿部;11、绕线槽;111、绕线圆弧边;112、绕线侧边;113、绕线斜边;114、绕线竖边;2、轭部;21、紧固槽;22、定位槽;221、紧固斜边;222、紧固竖边;223、紧固横边;224、开口槽;225、圆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包括内周的齿部和外周的轭部,齿部形成有圆周分布的多个绕线槽,绕线槽自封闭端向敞口端依次包括绕线圆弧边、两绕线侧边、两绕线斜边及两绕线竖边,所述齿部的内径在405mm至430mm之间,所述轭部的外径在590mm至610mm之间;所述绕线槽为对称的绕线槽,所述绕线槽的深度在49mm至52mm之间,所述绕线圆弧边的直径在12mm至14mm之间,所述绕线竖边的深度在0.8mm至1.2mm之间,所述绕线侧边与绕线斜边连接处形成的宽度在8.5mm至10mm之间,所述绕线斜边与齿部内径切线形成的夹角a在25°至30°之间,所述两绕线竖边形成的宽度在3.6mm至4.5mm之间。本技术的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通过对定子冲片的内外径、槽形及槽数进行综合优化,实现优化的电磁效果,可有效降低温升,达到355中心高超超高效6极电机相应功率等级相应的GB18613至2012标准中所规定的1级能效指标要求即160kW:96.2%、200kW:96.3%、250kW:96.5%。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包括内周的齿部1和外周的轭部2,齿部1形成有圆周分布的多个绕线槽11,绕线槽11自封闭端向敞口端依次包括绕线圆弧边111、两绕线侧边112、两绕线斜边113及两绕线竖边114,所述齿部1的内径在405mm至430mm之间,所述轭部2的外径在590mm至610mm之间;所述绕线槽11为对称的绕线槽11,所述绕线槽11的深度在49mm至52mm之间,所述绕线圆弧边111的直径在12mm至14mm之间,所述绕线竖边114的深度在0.8mm至1.2mm之间,所述绕线侧边112与绕线斜边113连接处形成的宽度在8.5mm至10mm之间,所述绕线斜边113与齿部1内径切线形成的夹角a在25°至30°之间,所述两绕线竖边114形成的宽度在3.6mm至4.5mm之间。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包括内周的齿部(1)和外周的轭部(2),齿部(1)形成有圆周分布的多个绕线槽(11),绕线槽(11)自封闭端向敞口端依次包括绕线圆弧边(111)、两绕线侧边(112)、两绕线斜边(113)及两绕线竖边(114),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1)的内径在405mm至430mm之间,所述轭部(2)的外径在590 mm至610mm之间;所述绕线槽(11)为对称的绕线槽(11),所述绕线槽(11)的深度在49 mm至52mm之间,所述绕线圆弧边(111)的直径在12mm至14mm之间,所述绕线竖边(114)的深度在0.8mm至1.2mm之间,所述绕线侧边(112)与绕线斜边(113)连接处形成的宽度在8.5mm至10mm之间,所述绕线斜边(113)与齿部(1)内径切线形成的夹角a在25°至30°之间,所述两绕线竖边(114)形成的宽度在3.6 mm 至4.5mm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包括内周的齿部(1)和外周的轭部(2),齿部(1)形成有圆周分布的多个绕线槽(11),绕线槽(11)自封闭端向敞口端依次包括绕线圆弧边(111)、两绕线侧边(112)、两绕线斜边(113)及两绕线竖边(114),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1)的内径在405mm至430mm之间,所述轭部(2)的外径在590mm至610mm之间;所述绕线槽(11)为对称的绕线槽(11),所述绕线槽(11)的深度在49mm至52mm之间,所述绕线圆弧边(111)的直径在12mm至14mm之间,所述绕线竖边(114)的深度在0.8mm至1.2mm之间,所述绕线侧边(112)与绕线斜边(113)连接处形成的宽度在8.5mm至10mm之间,所述绕线斜边(113)与齿部(1)内径切线形成的夹角a在25°至30°之间,所述两绕线竖边(114)形成的宽度在3.6mm至4.5m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部(1)的内径为425mm,所述轭部(2)的外径为600mm,所述绕线槽(11)的深度为50.55mm,所述绕线圆弧边(111)的直径为12.9mm,所述绕线圆弧边(111)为半圆弧,所述绕线竖边(114)的深度为1mm,所述绕线侧边(112)与绕线斜边(113)连接处形成的宽度为9.2mm,所述绕线斜边(113)与齿部(1)内径切线形成的夹角a为27°,所述两绕线竖边(114)形成的宽度为4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槽(11)的数量为72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55中心高电机的超超高效6极定子冲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维郭锦州胡正席李娜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淮安清江电机有限公司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