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管壳式热交换器的折流杆,具体地说是作为管 壳式热交换器的管系中分隔换热管的部件,属于换热
技术介绍
在已有技术中,管壳式热交换器的管系中分隔换热管的部件,采用钢板 钻孔,形成孔板。孔分布与两端管板相同,部分换热管串过孔板,由孔板起 中间支撑的作用,并对孔板切口,作为流体通道。这种方式起到的作用一是 支撑换热管,另外由于通流截面的减小,流体的流速有较大的增加,提高了 热交换能力,同时也增加了通流阻力。对于外壳直径小的而管长方向尺寸较 长的管壳式换热器采用这种方式会由于通流阻力过大,对通流压力要求提高, 使运行成本增加,显得不再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折 流杆,能使通流阻力大为减小,且安装也更为方便。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其主要包括支撑圈,特征是在支撑圈 的圆周上安装分隔条。所述的支撑圈圆周上设制有分隔条安装孔。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由于采用了新型的结构,可使通流阻力大为减小,且安装也 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圈1、分隔条2。在支撑圈1的圆周上钻有安装分 隔条2的孔,分隔条2安装在支撑圈l上后进行焊接固定。支撑圈l的外圈 比换热器的外壳稍小。图中分隔条2的波纹形状是根据换热管的外径决定的, 图中心线的交点就是管系安装时换热管的中心。折流杆是这样安装的在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系长度方向,间隔相等的距 离设置如图折流杆,并且依次相邻的折流杆在圆周方向按顺时针作60。的旋转。在空间上形成对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壳式热交换器折流杆,包括支撑圈(1),其特征是采用在支撑圈(1)的圆周上安装分隔条(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强,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申热工流体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