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热交换器的冷却器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16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热交换器的冷却器管板,具体地说是作为交直流电机空-空冷却器的核心零件,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管板,特征是在管板体上制有冷却管安装孔,冷却管安装孔排列成“M”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管孔的布列采用“M”型方式,增加了空气通流通道面积,并且每个风道的管排数相对于矩阵式时减少了很多,这两个因素决定了空气能更顺畅的流通,管系对气流产生的阻力大为减小。另外由于“M”型布列之后,空气在管外的流通,是多向变化的,这样能比矩阵式布列减少冷却管的换热盲区,可提高冷却管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热交换器的冷却器管板,具体地说是作为交直流电 机空-空冷却器的核心零件,属于换热

技术介绍
在已有技术中,空气热交换器的冷却器管板所采用的管板孔布置均采用 矩阵方式。在换热过程中,由于管排数较多,致使空气阻力极大,在实践中 常出现由于空气阻力太大而使空气流量不足的现象,对换热极为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能提高冷却管的使用效率;能有效降低风阻压降,适应电机运行工况使用要求的空气热交换器 的冷却器管板。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其主要包括管板体,特征是在管板上制有冷却管安装孔,冷却管安装孔排列成"M"型。冷却管安装孔即冷却管横截面布置与管板孔相同。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由于管孔的布列采用"M"型方式,增加了空气通流通道面积,并 且每个风道的管排数相对于矩阵式时减少了很多,这两个因素决定了空气能 更顺畅的流通,管系对气流产生的阻力大为减小。另外由于"M"型布列之后, 空气在管外的流通,是多向变化的,这样能比矩阵式布列减少冷却管的换热 盲区,可提高冷却管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包括管板体1。在管板体1上按具体冷却器设计要求钻出 "M"型布列的冷却管安装孔2。在本专利技术布列方式的情况下,空气流通是这 样实现的热空气从图示下方进入,进入"M"列管的开口中,然后向两边扩 散进入冷却管之间的间隙。在其间的流向一方面是管孔的直径方向,另外沿 冷却管轴向流动。所以气流与冷却管之间的接触更为全面,减小了换热盲区。另外由于气流所经过的管排数相比矩阵时减少了好多,这样从风压降的角度 上说,气流的流通压降得到了有效的减小。综合上述情况,"M"型的管孔布列能明显减小气流阻力,提高换热管的 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安装这种型式的冷却管板的安装与原矩阵式管板安装要求是 相同的,冷却管与管板的连接均采用胀接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热交换器的冷却器管板,包括管板体(1),其特征是在管板体(1)上制有冷却管安装孔(2),冷却管安装孔(2)排列成M型。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热交换器的冷却器管板,具体地说是作为交直流电机空-空冷却器的核心零件,属于换热
其主要包括管板,特征是在管板体上制有冷却管安装孔,冷却管安装孔排列成“M”型。本专利技术由于管孔的布列采用“M”型方式,增加了空气通流通道面积,并且每个风道的管排数相对于矩阵式时减少了很多,这两个因素决定了空气能更顺畅的流通,管系对气流产生的阻力大为减小。另外由于“M”型布列之后,空气在管外的流通,是多向变化的,这样能比矩阵式布列减少冷却管的换热盲区,可提高冷却管的使用效率。文档编号F28F7/00GK101319859SQ200810022948公开日2008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虎 张 申请人:无锡华申热工流体设备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热交换器的冷却器管板,包括管板体(1),其特征是在管板体(1)上制有冷却管安装孔(2),冷却管安装孔(2)排列成M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华申热工流体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