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余热回收式工业炉,特别是室式和隧道式炉。现有技术的室式和隧道式工业炉,在炉体两外侧密布燃气或燃油烧嘴,在炉膛中的近炉墙内侧下部设置排烟孔,排烟孔连接排烟道。其工作状态是两侧烧嘴同时向炉膛内喷射火焰,烟气由近炉墙内侧的排烟孔排出炉膛。存在的缺点首先是火焰燃烧不均匀,并且在炉内的温度分布也不均匀,炉膛各点温差较大;其次是大量的燃烧热量随着烟气排出,造成能源的浪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效蓄热式工业炉技术方案,利用烟气预热以节约能源,并使火焰均匀燃烧,温度在炉内均匀分布。本专利技术的高效蓄热式工业炉,包括炉体、助燃空气管道、燃气或燃油管道,在炉体两侧下部沿炉墙方向至少设置一对蓄热槽,蓄热槽下部是助燃空气通道/排烟通道,蓄热槽中部填充蓄热体,蓄热槽上部为顶部开口式的燃料混合燃烧槽,燃烧槽的两外侧边排列设置至少一对燃气或燃油喷嘴,燃气或燃油与助燃空气在燃烧槽中混合燃烧,在燃烧槽口上方沿炉墙纵向的炉长方向形成面式的燃烧火幕;两侧的助燃空气通道/排烟通道及燃气或燃油烧嘴管道外接换向机构,使两侧的蓄热槽分别交替预热空气或蓄热排烟,并使两侧交替产生的火幕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蓄热式工业炉,包括炉体、助燃空气管道、燃气或燃油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炉体两侧下部沿炉墙方向至少设置一对蓄热槽,蓄热槽下部是助燃空气通道/排烟通道,蓄热槽中部填充蓄热体,蓄热槽上部为顶部开口式的燃料混合燃烧槽,燃烧槽的两外侧边排列设置至少一对燃气或燃油喷嘴,燃气或燃油与助燃空气在燃烧槽中混合燃烧,在燃烧槽口上方沿炉墙的炉长方向形成面式的燃烧火幕;两侧的助燃空气通道/排烟通道及燃气或燃油管道外接换向系统,使两侧的蓄热槽分别交替预热空气或蓄热排烟,并使两侧交替产生的火幕流向另侧。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