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陶瓷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1000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简化操作流程的蜂窝陶瓷体,该蜂窝陶瓷体具有形成于陶瓷体内部的分层设置且在同一层内平行分布的线形通孔,相邻层的通孔的轴线具有交差角α,45°≤α≤90°,优选为α=90°。将蜂窝陶瓷体直接安装在烧嘴中,纵横交错的通孔中分别吹入燃气和吸出热的废气,从而将热废气的热量通过蜂窝陶瓷体的孔壁传导给燃气,实现燃气预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蜂窝陶瓷体具有纵横交错排布孔的结构,能够实现空气或燃气连续式地供给,而不必进行换向操作,从而大大简化空气或燃气的操作控制系统,具有节能的效果,降低了蓄热式工业炉窑的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陶瓷,具体是一种蜂窝陶瓷蓄热体。
技术介绍
目前,蓄热式燃烧技术已经在工业炉窑上广泛应用,其中蓄热室的核心部件一一直孔蜂窝蓄热体也已经广泛使用,但是,目前的直孔蜂窝陶瓷蓄热体的结构形式均为直孔通道模式(如图I所示),在陶瓷体上形成分层分布的直孔,每一层上的平行排列。这种直孔通道模式的蓄热体结构,限定了蓄热式燃烧技术的空气或燃气的控制方式只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换向操作,即高温烟气和低温流体(空气或煤气)轮换以互为相反的方向通过蓄热室燃烧系统。例如当高温烟气从上到下通过蓄热体时,蓄热体材料被加热至高温,此时热量已被蓄热积在蓄热体中,下一时刻,低温流体(空气或煤气)从下到上流过该蓄热体时,空气或煤气被预至高温,而蓄热体已被冷却下来,再下一时刻,高温烟气又流过该蓄 热体,又将蓄热体加热。如此循环往复。把高温烟气的物理热传递给被预热介质,实现低温流体的高温预热。换向操作使高温烟气和低温流体的的操作复杂化,增加了蓄热式工业炉窑的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蓄热式工业炉窑换向操作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简化操作流程的蜂窝陶瓷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窝陶瓷体,具有形成于陶瓷体(1)内部的分层设置且在同一层内平行分布的线形通孔(2),其特征在于:相邻层的通孔(2)的轴线具有交差角α,45°≤α≤9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仲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科德技术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