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芯片堆叠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2399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8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半导体芯片堆叠封装结构,包括底板、限位基板、侧板、顶板、焊盘和半导体芯片,所述底板上围绕底板中心固定有四块限位基板,限位基板上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开设有与侧板顶端厚度相匹配的卡;所述底板内开设有内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四条指向中心的滑槽,滑槽与内腔之间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滑槽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穿过连接孔延伸至内腔内且该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螺杆上设置有螺纹筒,所述侧板的侧面固定有转动块,转动块通过传动杆与螺纹筒转动连接;所述顶板内设置有调节腔,调节腔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螺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导体芯片堆叠封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芯片堆叠封装结构,属于半导体设备

技术介绍
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如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半导体是指一种导电性可受控制,范围可从绝缘体至导体之间的材料;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砷化擦等,而硅更是各种半导体材料中,在商业应用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单一的半导体芯片已经满足不了智能产品的需求,现有的半导体堆叠封装结构,内部不能及时的散热,半导体长时间工作后,容易发生变形,影响内部电路的运行,其次,封装常常采用固定式防护结构,不便拆卸,从而不能及时的对半导体进行检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芯片堆叠封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导体芯片堆叠封装结构包括底板、限位基板、侧板、顶板、焊盘和半导体芯片,所述底板上围绕底板中心固定有四块限位基板,限位基板上转动连接有侧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开设有与侧板顶端厚度相匹配的卡;所述底板内开设有内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芯片堆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限位基板(2)、侧板(3)、顶板(4)、焊盘(5)和半导体芯片(6),所述底板(1)上围绕底板(1)中心固定有四块限位基板(2),限位基板(2)上转动连接有侧板(3),所述顶板(4)的底部开设有与侧板(3)顶端厚度相匹配的卡槽(402);所述底板(1)内开设有内腔(101),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四条指向中心的滑槽(102),滑槽(102)与内腔(101)之间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滑槽(102)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7),第一螺杆(7)穿过连接孔延伸至内腔(101)内且该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8),所述第一螺杆(7)上设置有第一螺纹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芯片堆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限位基板(2)、侧板(3)、顶板(4)、焊盘(5)和半导体芯片(6),所述底板(1)上围绕底板(1)中心固定有四块限位基板(2),限位基板(2)上转动连接有侧板(3),所述顶板(4)的底部开设有与侧板(3)顶端厚度相匹配的卡槽(402);所述底板(1)内开设有内腔(101),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四条指向中心的滑槽(102),滑槽(102)与内腔(101)之间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滑槽(102)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7),第一螺杆(7)穿过连接孔延伸至内腔(101)内且该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8),所述第一螺杆(7)上设置有第一螺纹筒(9),所述侧板(3)的侧面固定有转动块(10),转动块(10)通过传动杆(11)与第一螺纹筒(9)转动连接;所述顶板(4)内设置有调节腔(401),调节腔(401)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设置有第二螺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芯片堆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12)上交替设置有走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走向相反的外螺纹上套设有与外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泰成半导体精密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