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型煤干燥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4821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型煤干燥炉,包括炉体和支座,炉体上部设有进料口、进风口;炉体内有干燥器,干燥器通过进风口与炉体上外的供风道相连通;炉体下设置有漏斗出料口,所述每两个相邻干燥器的之间成形为型煤腔,型煤腔的上端对应炉体的进料口,型煤腔的下端对应漏斗出料口;所述干燥器上与型煤腔相邻的侧壁上开有吹风孔;所述吹风孔的总通流面积与该干燥器侧壁的面积之比为S↓[1]∶S↓[2]=0.0021∶1;所述型煤腔与干燥器的容积比X↓[1]∶X↓[2]=0.286∶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干燥器侧壁上吹风孔的总通流面积与侧壁的最佳面积比和型煤腔与干燥器的最佳容积比,利用这两个最佳的比值,使得通过型煤腔的型煤最大程度上得到了均匀干燥,干燥效率达到最高。并且避免了热风能源浪费、型煤燃烧等情况。(*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燥设备,更进一步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型煤干燥的一种改进的型煤干燥炉
技术介绍
较为普遍的型煤干燥方式采用隧道窑或者返排式干燥窑。采用隧道窑干燥过程是将型煤装进窑车,然后通过隧道窑干燥,干燥时间约为4-6小时。采用隧道窑干燥的不足在于干燥时间长,效率低,且型煤在窑车里受热不均匀,导致窑车里的型煤部分没有完全干燥,有的部分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燃烧。而返排式干燥窑一般设计成2-4层,长40-80m,占地面积较大,造价较高,也存在隧道窑相同的问题。目前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干燥方式,即采用干燥炉进行干燥。干燥过程为使型煤通过炉体的入料口落入炉体中,型煤利用自重通过炉体内的型煤腔滑至炉体底部的出料口。在型煤通过炉体的过程中,利用设置在炉体内型煤腔两侧的干燥器对其进行干燥。干燥方式为在干燥器的侧壁上开有吹风孔,吹风孔吹出热风对滑过型煤腔的型煤进行干燥。此种技术方案的难点在于控制通过炉体的型煤量的均匀性以及干燥过程的温度控制。专利号为ZL03216115.8、名称为大型工业型煤干燥炉的中国技术专利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型煤的干燥,但其没有很好地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难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型煤干燥炉,包括炉体和支座,炉体上部设有进料口、进风口;炉体内有干燥器,干燥器通过进风口与炉体上外的供风道相连通;炉体下设置有漏斗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两个相邻干燥器的之间成形为型煤腔,型煤腔的上端对应炉体的进料口,型煤腔的下端对应漏斗出料口;所述干燥器上与型煤腔相邻的侧壁上开有吹风孔;所述吹风孔的总通流面积与该干燥器侧壁的面积之比为S↓[1]∶S↓[2]=0.0005~0.01∶1;所述型煤腔与干燥器的容积比X1∶X2=0.02~0.65∶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大庆李圣和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