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30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39
本申请涉及一种前副车架总成,涉及汽车底盘结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架体、前支架件组件和后支架件组件,所述架体的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架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凹陷避让部,所述架体的底部连接有一横梁,所述前支架件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架体的顶部两侧的左前支架件和右前支架件,所述后支架件组件,包括两个镜像对称设于所述架体底部两侧的后支架件,两个所述后支架件靠近所述横梁的一侧均与所述横梁相连。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总成,需要的型材模具数量少,采用铝合金型材制得,解决了目前开发周期长、工艺较复杂、成本高、重量较高的问题。

Front subframe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副车架总成
本申请涉及汽车底盘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前副车架总成。
技术介绍
目前,副车架是前后车桥的骨架,作为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是汽车车身和汽车悬挂连接部件之间的一个辅助装置,同时也是汽车底盘的一个重要零件,其主要用于三角臂、稳定杆及转向器等零件的安装,起到支撑、隔振以及提高悬架刚度的作用,以提供优越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其中,副车架是关键的受力部件,其受力复杂,能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具体的,副车架主要包括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前副车架和后副车架都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技术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副车架结构在国内生产的A级车中还不普遍,而目前,随着汽车工业对于整车零部件模块化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采用前副车架结构的A级车型等微型车越来越普及,在提高舒适性能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汽车制造开发的成本。但是,目前常用的前副车架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均存在开发周期长、成本较大、重量较重、工艺较复杂等问题,为后续的使用推广以及特点环境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和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前副车架总成,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开发周期长、工艺较复杂、成本高的问题。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总成:架体,其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架体的底部连接有一横梁;前支架件组件,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架体的顶部两侧的左前支架件和右前支架件;后支架件组件,其包括两个镜像对称设于所述架体底部两侧的后支架件,两个所述后支架件靠近所述横梁的一侧均与所述横梁相连。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前支架件包括:第一前连接件,其顶部设有用于与汽车车体固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前连接件的底部设有用于避让稳定杆的第二凹陷避让部;第二前连接件,其顶部一侧与所述第一前连接件的底部一侧相连,所述第二前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汽车其中一个三角臂铰接固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前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前连接件的一侧底部边沿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用于副防撞梁安装固定的第三安装孔。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右前支架件包括:第三前连接件,其顶部设有用于与汽车车体固定的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三前连接件的底部设有用于避让稳定杆的第三凹陷避让部;第四前连接件,其顶部一侧与所述第三前连接件的底部一侧相连,所述第四前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汽车另一三角臂铰接固定的第五安装孔,所述第四前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三前连接件的一侧底部边沿延伸形成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副防撞梁安装固定的第六安装孔,另一侧上设有第四凹陷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支架件包括第一后连接件和第二后连接件,所述第一后连接件呈板状且其中一面与所述架体部分贴设,所述第二后连接件呈槽形且底部贴设于所述第一后连接件的外侧。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后连接件贴设于所述架体的部分面上设有第七安装孔,所述第七安装孔呈椭圆形并用于与所述架体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后连接件的两侧面呈翼形且该两侧面上均设有第八安装孔,所述第八安装孔用于与其位于同一侧的三角臂铰接固定。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架体的顶部设有第一凹陷避让部,所述第一凹陷避让部的深度为0~100mm。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支架件还包括用于设置套筒的第九安装孔,所述第九安装孔呈圆形并位于所述第二后连接件上。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架体的背面沿底部边缘设有一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呈矩形并用于转向系统的连接固定。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架体的背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椭圆安装部,所述椭圆安装部用于横向稳定杆的连接固定。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架体、所述前支架件组件、所述后支架件组件和横梁均为铝合金型材。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其主要包括架体、横梁、设于架体的顶部左右两侧的左前支架件和右前支架件以及两个后支架件,由这6个主体零部件连接而成,其中,分别设于架体的顶部两侧两个前支架件虽然结构有些许差异,然而大体结构类似,可以通过同一套型材模具制作完成,两个后支架件镜像对称设于架体的底部两侧,也只需要一套型材模具制作即可,即6个零件总共只需要4套型材模具,大大节省了模具成本和开发周期,解决了目前开发周期长、工艺较复杂、成本高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副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副车架总成的架体的背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前副车架总成的左前支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前副车架总成的右前支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前副车架总成的后支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架体,10-第一凹陷避让部,2-横梁,30-左前支架件,300-第二凹陷避让部,301-第一安装孔,302-第二安装孔,303-第一连接板,304-第三安装孔,31-右前支架件,310-第四安装孔,311-第三凹陷避让部,312-第五安装孔,314-第六安装孔,315-第四凹陷部,40-后支架件,400-第七安装孔,401-第八安装孔,402-第九安装孔,5-凸起部,6-椭圆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其能解决目前前副车架开发周期长、工艺较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图1是前副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其具体包括架体1、前支架件组件和后支架件组件,其中,架体1的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小类似于梯形,在架体1的底部连接有一横梁2,其主要作用是增加前副车架总成的结构刚度,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前支架件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架体1的顶部两侧的左前支架件30和右前支架件31,后支架件组件包括两个镜像对称设于架体1底部两侧的后支架件40,两个后支架件40靠近横梁2的一侧均与横梁2相连。其中,分别设于架体1的顶部两侧两个前支架件虽然结构有些许差异,然而大体结构类似,可以通过同一套型材模具制作完成,两个后支架件40镜像对称设于架体1的底部两侧,也只需要一套型材模具制作即可,即6个零件总共只需要4套型材模具,大大节省了模具成本和开发周期,解决了目前开发周期长、工艺较复杂、成本高的问题。进一步的,图3是前副车架总成的左前支架件30的结构示意图,左前支架件30具体包括第一前连接件和第二前连接件,第一前连接件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架体(1),其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架体(1)的底部连接有一横梁(2);/n前支架件组件,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架体(1)的顶部两侧的左前支架件(30)和右前支架件(31);/n后支架件组件,其包括两个镜像对称设于所述架体(1)底部两侧的后支架件(40),两个所述后支架件(40)靠近所述横梁(2)的一侧均与所述横梁(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架体(1),其尺寸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架体(1)的底部连接有一横梁(2);
前支架件组件,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架体(1)的顶部两侧的左前支架件(30)和右前支架件(31);
后支架件组件,其包括两个镜像对称设于所述架体(1)底部两侧的后支架件(40),两个所述后支架件(40)靠近所述横梁(2)的一侧均与所述横梁(2)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支架件(30)包括:
第一前连接件,其顶部设有用于与汽车车体固定的第一安装孔(301),所述第一前连接件的底部设有用于避让稳定杆的第二凹陷避让部(300);
第二前连接件,其顶部一侧与所述第一前连接件的底部一侧相连,所述第二前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汽车其中一个三角臂铰接固定的第二安装孔(302),所述第二前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前连接件的一侧底部边沿延伸形成第一连接板(303),所述第一连接板(303)上设有多个用于副防撞梁安装固定的第三安装孔(30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前支架件(31)包括:
第三前连接件,其顶部设有用于与汽车车体固定的第四安装孔(310),所述第三前连接件的底部设有用于避让稳定杆的第三凹陷避让部(311);
第四前连接件,其顶部一侧与所述第三前连接件的底部一侧相连,所述第四前连接件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汽车另一三角臂铰接固定的第五安装孔(312),所述第四前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三前连接件的一侧底部边沿延伸形成第二连接板(313),所述第二连接板(313)的一侧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副防撞梁安装固定的第六安装孔(3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兴国李勇齐叶龙刘昱张叮杨丽卉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