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601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包括燃油加热器和设置在油底壳内的散热器,燃油加热器包括冷却液加热箱和用于对冷却液加热箱进行加热的燃烧室,冷却液加热箱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设置有循环加热回路,散热器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均设置在循环加热回路上,且冷却液加热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冷却循环回路内的冷却液运转的冷却液循环泵。该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由于能够通过燃油加热器加热的冷却液能够同时对油底壳的机油进行预热和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进行预热,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启动。

An auxiliary heating device for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在低温条件启动时,由于进气温度较低,导致缸内压缩空气温度不利于燃油燃烧,可以通过进气加热器对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进行加热提高进气温度而提升发动机的启动性能。在低温条件下,油底壳内的机油由于温度低使得机油更加的粘稠,在此条件下启动发动机会增大阻力,同时粘稠的机油不利于各摩擦副之间油膜的形成,强制启动机发动机势必将导致各摩擦面之间的划伤,进而降低发动机的寿命。同时,在低温条件下,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低,整个机体的温度低,较低的温度会加大摩擦力以及不利于燃油的燃烧,启动性能降低。目前发动机仅对发动机冷却水进行加热,且加热的取、回水口的设置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无法确保加热整个发动机,影响了加热效果进而影响启动性能。并且大多发动机的油底壳内部一般无加热装置,此类油底壳仅具有收集并存储由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机油,散去部分热量的功能,无法实现对机油的加热。为了方便低温环境下发动机启动,也有一些发动机采用油底壳设置加热装置的结构,但一般均采用电加热棒实现对机油的加热,但是电加热棒有较多的缺点。缺点一:加热表面积比较小,为了实现较快的加热效果,电加热棒的表面温度较高,而较高的表面温度使得电加热棒附近的机油温度高加速了机油的老化,而离电加热棒较远的部位无法实现对机油的加热,使得机油加热不均匀影响了使用效果。缺点二:电加热棒需要使用直流24V电源或交流220V电源,使用的直流24V为整车蓄电池电量,若使用蓄电池加热势必导致蓄电池电量的降低,使得原本低温启动困难的问题由于没有充足电量驱动启动电机而进一步恶化;若使用交流220V电源,在有人居住的区域取电相对较为容易,但是某些特种车辆在野外使用,无220V交流电源,使得电加热棒由于缺少电源而无法使用。综上所述,如何更好地实现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启动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以更好地实现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启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包括燃油加热器和设置在油底壳内的散热器,所述燃油加热器包括冷却液加热箱和用于对所述冷却液加热箱进行加热的燃烧室,所述冷却液加热箱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设置有循环加热回路,所述散热器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均设置在所述循环加热回路上,且所述冷却液加热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循环加热回路内的冷却液运转的冷却液循环泵。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在所述循环加热回路上为并联或串联布置。优选地,当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在所述循环加热回路上为并联时,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一进液管与所述散热器的出液端口连通,所述进液口通过第二进液管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一出液管与所述散热器的回液端口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的回水口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的机体的出水口直接连通。优选地,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二出液管与所述机体的进水口直接连通。优选地,所述进液口通过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发动机的出水管直接连通。优选地,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二出液管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泵的进口直接连通。优选地,所述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二出液管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的机油冷却器的进水口直接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液管与所述第二进液管均通过进液总管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出液管与所述第二出液管均通过出液总管与所述出液口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和所述第二出液管均为橡胶管。优选地,所述散热器为螺旋型金属管制作而成。相比于
技术介绍
介绍内容,上述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包括燃油加热器和设置在油底壳内的散热器,燃油加热器包括冷却液加热箱和用于对冷却液加热箱进行加热的燃烧室,冷却液加热箱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设置有循环加热回路,散热器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均设置在循环加热回路上,且冷却液加热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循环加热回路内的冷却液运转的冷却液循环泵。该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发动机需要进行冷启动时,在发动机启动之前,辅助加热装置先运行,通过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燃烧产生热量对燃油加热器上设置的冷却液加热箱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冷却液在冷却液加热箱内布置冷却液循环泵的驱动作用下在循环加热回路内流动,当冷却液流经油底壳内的散热器后,散热器能够对与油底壳内的机油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机油的温度,降低了机油的黏性,同时机油的预热有利于摩擦副的润滑,避免启动初期的异常磨损,提升了发动机的低温条件下的启动性能;当冷却液流经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后,能够对冷却液循环系统进行加热,也即实现对发动机的机体的进行预热,提高了缸内温度,同样有助于提升发动机在低温条件下的启动性能。因此,上述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能够更好地实现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启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内设置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上图1和图2中,燃油加热器1、油底壳2、散热器3、冷却液加热箱4、燃烧室5、进液口6、出液口7、第一进液管8、出液端口9、第二进液管10、发动机11、第一出液管12、第二出液管13、循环水泵14、循环水泵的进口15、燃油箱16、进液总管17、出液总管18、回液端口19、油管20、进油接头21、排气口22、三通管接头23、支板24、夹板25、紧固螺钉2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以更好地实现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启动。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包括燃油加热器1和设置在油底壳2内的散热器3,燃油加热器1包括冷却液加热箱4和用于对冷却液加热箱4进行加热的燃烧室5,冷却液加热箱4上设置有进液口6和出液口7,进液口6与出液口7之间设置有循环加热回路,散热器3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均设置在循环加热回路上,且冷却液加热箱4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循环加热回路内的冷却液运转的冷却液循环泵。该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发动机需要进行冷启动时,在发动机启动之前,辅助加热装置先运行,通过燃油加热器的燃烧室燃烧产生热量对燃油加热器上设置的冷却液加热箱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冷却液在冷却液加热箱内布置冷却液循环泵的驱动作用下在循环加热回路内流动,当冷却液流经油底壳内的散热器后,散热器能够对与油底壳内的机油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机油的温度,降低了机油的黏性,同时机油的预热有利于摩擦副的润滑,避免启动初期的异常磨损,提升了发动机的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加热器(1)和设置在油底壳(2)内的散热器(3),所述燃油加热器(1)包括冷却液加热箱(4)和用于对所述冷却液加热箱(4)进行加热的燃烧室(5),所述冷却液加热箱(4)上设置有进液口(6)和出液口(7),所述进液口(6)与出液口(7)之间设置有循环加热回路,所述散热器(3)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均设置在所述循环加热回路上,且所述冷却液加热箱(4)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循环加热回路内的冷却液运转的冷却液循环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油加热器(1)和设置在油底壳(2)内的散热器(3),所述燃油加热器(1)包括冷却液加热箱(4)和用于对所述冷却液加热箱(4)进行加热的燃烧室(5),所述冷却液加热箱(4)上设置有进液口(6)和出液口(7),所述进液口(6)与出液口(7)之间设置有循环加热回路,所述散热器(3)与发动机的冷却液循环系统均设置在所述循环加热回路上,且所述冷却液加热箱(4)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循环加热回路内的冷却液运转的冷却液循环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3)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在所述循环加热回路上为并联或串联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散热器(3)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在所述循环加热回路上为并联时,所述进液口(6)通过第一进液管(8)与所述散热器(3)的出液端口(9)连通,所述进液口(6)通过第二进液管(10)与发动机(11)的冷却液循环系统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液口(7)通过第一出液管(12)与所述散热器(3)的回液端口(19)连通,所述出液口(7)通过第二出液管(13)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系统的回水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辅助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6)通过所述第二进液管(10)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敬恩孙强尹承军张文陈泽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