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止型固液流体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09828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7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止型固液流体混合装置,壳体两端分别连接有液体导入管和液体导出管,液体导入管上连接有固体导入管,壳体内同轴设有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包括有第一混合盘、第二混合盘和第三混合盘,第一混合盘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若干第一凹孔,圆形凹槽底部的轴心处设有流体入口;所述第二混合盘的外边沿与凹槽的内边沿之间设有流体流出间隙,第二混合盘上设有若干呈蜂窝状的第二凹孔,第一凹孔和第二凹孔错位设置,第二混合盘上与第一混合盘相对的外侧设有乱流柱;所述第三混合盘为反向设置的第一混合盘,第三混合盘与第二混合盘之间设有增高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混合效率高、效果好、固液混合均匀,固体研磨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止型固液流体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混合装置,特别是一种静止型固液流体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流体混合装置是一种流体生产加工过程中常见的设备,如在纳米涂料生产制备过程中,就需要用到流体混合设备,但是,现有的流体混合装置均是动态型混合,即是通过将流体放入容器内,然后利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使流体中的组份混合,这种装置混合效率较低,效果较差。而静止型固液流体混合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止型固液流体混合装置。本技术具有混合效率高、效果好、固液混合均匀,固体研磨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静止型固液流体混合装置,包括有壳体,壳体两端分别连接有液体导入管和液体导出管,液体导入管上连接有固体导入管,壳体内同轴设有至少一个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包括有第一混合盘、第二混合盘和第三混合盘,第二混合盘设于中间,第一混合盘上与第二混合盘相对的内侧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若干呈蜂窝状的第一凹孔,圆形凹槽底部的轴心处设有流体入口;所述第二混合盘的外边沿与凹槽的内边沿之间设有流体流出间隙,第二混合盘上与第一混合盘相对的内侧设有若干呈蜂窝状的第二凹孔,第一凹孔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静止型固液流体混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止型固液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壳体两端分别连接有液体导入管(9)和液体导出管(10),液体导入管(9)上连接有固体导入管(27),壳体内同轴设有至少一个混合单元(7),所述混合单元(7)包括有第一混合盘(16)、第二混合盘(20)和第三混合盘(28),第二混合盘(20)设于中间,第一混合盘(16)上与第二混合盘(20)相对的内侧设有凹槽(18),凹槽(18)的底部设有若干呈蜂窝状的第一凹孔(19),圆形凹槽(18)底部的轴心处设有流体入口(17);所述第二混合盘(20)的外边沿与凹槽(18)的内边沿之间设有流体流出间隙(26),第二混合盘(20)上与第一混合盘(16)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止型固液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壳体两端分别连接有液体导入管(9)和液体导出管(10),液体导入管(9)上连接有固体导入管(27),壳体内同轴设有至少一个混合单元(7),所述混合单元(7)包括有第一混合盘(16)、第二混合盘(20)和第三混合盘(28),第二混合盘(20)设于中间,第一混合盘(16)上与第二混合盘(20)相对的内侧设有凹槽(18),凹槽(18)的底部设有若干呈蜂窝状的第一凹孔(19),圆形凹槽(18)底部的轴心处设有流体入口(17);所述第二混合盘(20)的外边沿与凹槽(18)的内边沿之间设有流体流出间隙(26),第二混合盘(20)上与第一混合盘(16)相对的内侧设有若干呈蜂窝状的第二凹孔(21),第一凹孔(19)和第二凹孔(21)错位设置,第二混合盘(20)上与第一混合盘(16)相对的外侧设有乱流柱;所述第三混合盘(28)为反向设置的第一混合盘(16),第三混合盘(28)与第二混合盘(20)之间设有增高柱(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止型固液流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孔(19)和第二凹孔(21)的截面呈正六边形,相邻三个第一凹孔(19)或第二凹孔(21)的交点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继超钱新玲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超群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