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47655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1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气液反应装置,包括气液反应釜,气液反应釜的顶端设有回料机构,气液反应釜的侧壁上设有气体进料管和液体进料管,液体进料管位于气体进料管上方,气液反应釜的底端设有出料口;回料机构包括喷嘴、气体腔、气体回路管和混料管,气体腔位于气液反应釜的顶端上方,喷嘴下端设于气体腔内,混料管设于气液反应釜内,混料管上端与气体腔底端接通,气体回路管两端接通气体腔与气液反应釜的顶端;气液反应釜出料口与喷嘴上端通过回路管道接通,回路管道上设有成品出料管和高效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并充分混合,并且设有高效换热器,使得反应效率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领域制备化工产品时,经常会使用气体原料与液体原料,气体原料与液体原料发生气液反应时会用到气液反应设备,通常气液反应设备内具有搅拌装置,搅拌桨将气体与液体搅拌均匀,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度。申请号为20132023646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液反应器,所述气液反应器设有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设有气体到入口,液体引入口、辅助添加料口、排液口和排渣口,其中,辅助添加料口进入反应器本体内部空腔的部分设有若干个分支管口,所述分支管口与设置在搅拌轴上端的辅助添加料混合装置相配合,所述辅助添加料混合装置设有圆盘机构、杯状机构和薄壁叶片,所述杯状机构四周设有若干紧密的圆孔,当对反应器内进行添加催化加等辅助添加料时,能快速融入反应器内部的气液中,提高了反应效率,同时,所述反应器本体内部还设有超声波发射器,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信号有效催化了气液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上述的气液反应装置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反应效率,但是其实质仍旧是将气体通入反应容器内,主要通过搅拌作用进行混合,虽然增加了超声波发射器等辅助装置以提高反应效率,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还是不够大,反应效率仍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液反应装置。本技术的气液反应装置,能够使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并充分混合,反应效率高。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液反应装置,包括气液反应釜,所述气液反应釜的顶端设有回料机构,气液反应釜的侧壁上设有气体进料管和液体进料管,所述液体进料管位于气体进料管上方,气液反应釜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回料机构包括喷嘴、气体腔、气体回路管和混料管,所述气体腔位于气液反应釜的顶端上方,所述喷嘴的下端设于气体腔内,所述混料管竖直设于气液反应釜内,混料管的上端贯穿气液反应釜顶端并与气体腔的底端接通,所述气体回路管的两端接通气体腔与气液反应釜的顶端;所述气液反应釜的出料口与喷嘴的上端通过回路管道接通,且所述回路管道上设有成品出料管和高效换热器;所述混料管由上至下依次由缓流段、激流段和泡沫段组成,所述激流段的口径大于所述缓流段的口径和泡沫段的口径,所述泡沫段内设有波纹丝网。所述高效换热器包括外壳和由下至上的进料腔、换热腔和出料腔,所述换热腔的外壳上设有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换热腔内设有换热管、若干块缓流板,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料腔、出料腔接通,所述缓流板交错设置于换热腔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气体原料和液体原料分别从气体进料管和液体进料管进入气液反应釜内,气体原料与液体原料接触混合后进行初步反应。混合反应料通过出料口流出气液反应釜,通过回路管道进入高效换热器,在高效换热器中,反应物料在换热管内,与换热腔内种热媒进行热量交换并同时发生重度反应,其中缓流板起到热媒物质缓流作用,反应物料从高效换热器流出后再次通过回料机构回到气液反应釜内,与之后补充的原料混合、反应。在回料机构中,混合反应物料通过喷嘴进入气体腔内,然后进入混料管,混料管内激流段由于口径较小,使得该段的流速加快,在进入泡沫段后由于流体速度快,经过波纹网丝处理后便形成大量泡沫,有利于反应进行。如此设计,大幅增加了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并使反应效率提高,同时原料的反应程度也随之提高。作为优选,所述热媒进口设于换热腔的下端,所述热媒出口设于换热腔的上端,且相邻缓隔板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依次减小。在热媒物质刚进入换热腔时,热媒物质温度较高,与反应物料的热交换效率更高,因此无需很长的接触时间,但是随着热媒物质热量的逐渐消耗,热媒物质与反应物料的温差变小,热交换效率降低,因此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热交换,因此将缓流板由下至上的间距逐渐减小,能够使热媒物质在换热腔上段的停留时间更久,增加热交换时间,从而提高反应效率。作为优选,所述喷嘴的上端口径大于喷嘴的下端口径。上端口径大于下端口径,从而使物料离开喷嘴下端时流速加快并呈喷流状态。作为优选,所述回路管道上设有泵。作为优选,所述泵位于气液反应釜的出料口与高效换热器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成品出料管位于泵与高效换热器之间。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高效热能交换气液反应器,能够使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并充分混合,并且设有高效换热器,使得反应效率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气液反应釜1、回料机构2、气体进料管3、液体进料管4、出料口5、回路管道6、高效换热器7、成品出料管8、泵9、喷嘴21、气体腔22、气体回路管23、混料管24、外壳71、进料腔72、换热腔73、出料腔74、热媒进口75、热媒出口76、换热管77、缓流板78、缓流段241、激流段242、泡沫段243、波纹丝网24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气液反应装置,包括气液反应釜1,所述气液反应釜的顶端设有回料机构2,气液反应釜的侧壁上设有气体进料管3和液体进料管4,所述液体进料管位于气体进料管上方,气液反应釜的底端设有出料口5。所述回料机构包括喷嘴21、气体腔22、气体回路管23和混料管24,所述气体腔位于气液反应釜的顶端上方,所述喷嘴的下端设于气体腔内,所述混料管竖直设于气液反应釜内,混料管的上端贯穿气液反应釜顶端并与气体腔的底端接通,所述气体回路管的两端接通气体腔与气液反应釜的顶端;所述气液反应釜的出料口与喷嘴的上端通过回路管道6接通,且所述回路管道上设有成品出料管8、高效换热器7、泵9。所述泵位于气液反应釜的出料口与高效换热器之间。所述成品出料管位于泵与高效换热器之间。所述喷嘴的上端口径大于喷嘴的下端口径。所述混料管由上至下依次由缓流段241、激流段242和泡沫段243组成,所述激流段的口径大于所述缓流段的口径和泡沫段的口径,所述泡沫段内设有波纹丝网244;所述高效换热器包括外壳71和由下至上的进料腔72、换热腔73和出料腔74,所述换热腔的外壳上设有热媒进口75和热媒出口76,换热腔内设有换热管77、若干块缓流板78,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料腔、出料腔接通,所述缓流板交错设置于换热腔内。所述高效换热器包括外壳71和由下至上的进料腔72、换热腔73和出料腔74,所述换热腔的外壳上设有热媒进口75和热媒出口76,换热腔内设有换热管77、若干块缓流板78,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料腔、出料腔接通,所述缓流板交错设置于换热腔内。所述热媒进口设于换热腔的下端,所述热媒出口设于换热腔的上端,且相邻缓隔板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依次减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反应装置,包括气液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反应釜的顶端设有回料机构(2),气液反应釜的侧壁上设有气体进料管(3)和液体进料管(4),所述液体进料管位于气体进料管上方,气液反应釜的底端设有出料口(5);所述回料机构包括喷嘴(21)、气体腔(22)、气体回路管(23)和混料管(24),所述气体腔位于气液反应釜的顶端上方,所述喷嘴的下端设于气体腔内,所述混料管竖直设于气液反应釜内,混料管的上端贯穿气液反应釜顶端并与气体腔的底端接通,所述气体回路管的两端接通气体腔与气液反应釜的顶端;所述气液反应釜的出料口与喷嘴的上端通过回路管道(6)接通,且所述回路管道上设有成品出料管(8)和高效换热器(7);所述混料管由上至下依次由缓流段(241)、激流段(242)和泡沫段(243)组成,所述激流段的口径大于所述缓流段的口径和泡沫段的口径,所述泡沫段内设有波纹丝网(244);所述高效换热器包括外壳(71)和由下至上的进料腔(72)、换热腔(73)和出料腔(74),所述换热腔的外壳上设有热媒进口(75)和热媒出口(76),换热腔内设有换热管(77)、若干块缓流板(78),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料腔、出料腔接通,所述缓流板交错设置于换热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反应装置,包括气液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反应釜的顶端设有回料机构(2),气液反应釜的侧壁上设有气体进料管(3)和液体进料管(4),所述液体进料管位于气体进料管上方,气液反应釜的底端设有出料口(5);所述回料机构包括喷嘴(21)、气体腔(22)、气体回路管(23)和混料管(24),所述气体腔位于气液反应釜的顶端上方,所述喷嘴的下端设于气体腔内,所述混料管竖直设于气液反应釜内,混料管的上端贯穿气液反应釜顶端并与气体腔的底端接通,所述气体回路管的两端接通气体腔与气液反应釜的顶端;所述气液反应釜的出料口与喷嘴的上端通过回路管道(6)接通,且所述回路管道上设有成品出料管(8)和高效换热器(7);所述混料管由上至下依次由缓流段(241)、激流段(242)和泡沫段(243)组成,所述激流段的口径大于所述缓流段的口径和泡沫段的口径,所述泡沫段内设有波纹丝网(244);所述高效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希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