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鱼类加工副产物生产调味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527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鱼类加工副产物生产调味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取酱油渣、鱼类加工副产物及虾头搅碎后加食盐成为发酵物料;(2)发酵过程中定时搅拌,日晒夜露,自然发酵;(3)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与残渣分离,得到发酵液;(4)发酵液经高温灭菌,装瓶成为鱼酱油调味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充分利用酱油渣和低值的低值鱼、虾加工副产物,增加酱油豆渣和低值鱼、虾加工副产物的经济价值,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A method of using fish processing by-product to produce condi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鱼类加工副产物生产调味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味品加工
,尤其是一种以利用酱油渣和鱼、虾加工副产物制备新型调味品的速酿工艺。
技术介绍
传统鱼酱油是一种通过添加原料全鱼等水产品,在高盐浓度(20-30%)下自然发酵,利用耐盐性、嗜盐性微生物和自身的蛋白酶降解原料中蛋白质、脂肪和多糖,获得的高盐液态调味品,但是传统鱼酱油存在鱼腥味重,成本高,发酵周期较长等问题。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在渔业种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鱼类加工业的发展,我国每年约可产生几百万吨的鱼类加工副产物,包括鱼头、鱼骨、鱼尾以及鱼内脏等等,重量占全鱼总量的50%左右。然而,大部分副产物主要作为废弃物直接丢弃,极大制约低值鱼的开发利用。我国是虾类养殖大国,2017年我国养殖虾类的年产量约为351.27万吨,其中南美白对虾产量为167.23万吨,占养殖虾类年产量的47.61%。在对虾加工过程中,为保证可食部的鲜度,避免黑变,加工企业通常将虾进行去头处理。作为加工副产物的虾头约占虾体重的30%,除了少量用于制备饲料、甲壳素外,大部分被作为废弃物丢弃,不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鱼类加工副产物生产调味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酱油渣、鱼类加工副产物及虾头为原料加入食盐制备调味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鱼类加工副产物生产调味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酱油渣、鱼类加工副产物及虾头为原料加入食盐制备调味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鱼类加工副产物选自低价值鱼的加工副产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酱油渣、鱼类加工副产物及虾头搅碎后加食盐成为发酵物料;(2)发酵过程中定时搅拌,日晒夜露,自然发酵;(3)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与残渣分离,得到发酵液;(4)发酵液经高温灭菌,装瓶成为调味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鱼类加工副产物至少包括鱼头、鱼尾、鱼内脏以及鱼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酱油渣、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敏杰肖盼盼章骞李钰金张凌晶孙乐常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