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壳体吊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862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壳体吊装结构,包括吊装支架、两个调距机构及两个能够吊装变速箱壳体的吊钩结构;吊装支架包括主支板、固定板及两个副支板,两个副支板对称设置在主支板的左右端面,固定板设置在主支板下端面;主支板上端面中部设有吊环结构;调距机构包括调距板及调距丝杠,调距板中部为中空,调距板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调距板另一端与调距丝杠螺纹连接,调距丝杠另一端通过固定环连接一个吊钩结构,吊钩结构的钢丝绳部分穿过与调距机构相邻的副支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壳体吊装结构,解决了传统吊装结构在对变速箱壳体起到过程中,可能导致吊钩在变速箱壳体上滑动,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A hoisting structure of gearbox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壳体吊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变速箱壳体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箱壳体吊装结构。
技术介绍
变速箱壳体的加工过程中,首先要对毛坯的种类进行选择,变速箱壳体坯体普遍采用铸件,然后依据基准以及安装方案的分析,需要通过机床对坯体进行铣削、开孔或打磨操作。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生产车间中的天车对变速箱壳体进行吊装,来实现变速箱壳体在各个加工设备和仓库之间的转运。由于变速箱壳体整体的重心并非是在变速箱壳体的正中心,进而致使变速箱壳体在吊装过程中呈倾斜状态,传统吊装结构在对变速箱壳体起到过程中,可能导致吊钩在变速箱壳体上滑动,进而导致安全事故。并且由于变速箱壳体在起落过程中处于倾斜状态,导致不容易实现变速箱壳体在数控加工中心或机床加工座上的准确一步就位,在拆除吊装带以后仍需工人对加工座上的变速箱壳体进行移动,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变速箱壳体吊装结构,解决了传统吊装结构在对变速箱壳体起到过程中,可能导致吊钩在变速箱壳体上滑动,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br>并且进一步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壳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支架(101)、两个调距机构及两个能够吊装变速箱壳体的吊钩结构;/n所述吊装支架(101)包括主支板、固定板(103)及两个副支板,两个所述副支板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支板的左右端面,所述副支板与所述主支板之间的夹角为90°-135°,所述固定板(103)设置在所述主支板下端面,两个所述调距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3)左右两侧,所述主支板、固定板(103)及两个副支板均为一体式连接;/n所述主支板上端面中部设有吊环结构;/n所述调距机构包括调距板(201)及调距丝杠(202),所述调距板(201)中部为中空,所述调距板(201)一端与所述固定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壳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装支架(101)、两个调距机构及两个能够吊装变速箱壳体的吊钩结构;
所述吊装支架(101)包括主支板、固定板(103)及两个副支板,两个所述副支板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支板的左右端面,所述副支板与所述主支板之间的夹角为90°-135°,所述固定板(103)设置在所述主支板下端面,两个所述调距机构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3)左右两侧,所述主支板、固定板(103)及两个副支板均为一体式连接;
所述主支板上端面中部设有吊环结构;
所述调距机构包括调距板(201)及调距丝杠(202),所述调距板(201)中部为中空,所述调距板(201)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03)转动连接,所述调距板(201)另一端与所述调距丝杠(202)螺纹连接,所述调距丝杠(202)一端设置在所述调距板(201)内部,所述调距丝杠(202)另一端通过固定环连接一个所述吊钩结构,所述吊钩结构的钢丝绳(203)部分穿过与所述调距机构相邻的副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壳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还包括两个调重机构,所述调重机构包括配重板(102)及一个或多个配重块(1021),两个所述调重机构的配重板(102)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支板的上端面,两个所述配重板(102)上排列设有多个能够与配重块(1021)配合的凹槽,所述配重块(1021)与所述凹槽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壳体吊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1021)通过定位销与所述凹槽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宽张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精工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