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隔离板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08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隔离板,包括平板、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第一折边通过第一弯折部与平板一侧边相连,使第一折边相对于平板弯折;第二折边通过第二弯折部与平板另一侧边相连,使第二折边相对于平板弯折且与第一折边彼此相对,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在绝缘隔离板装配在最外层电芯的外侧面上时能够完全包覆最外层电芯的铝塑膜折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层电芯、绝缘隔离板和侧金属壳体,绝缘隔离板装配在多层电芯的最外层电芯的外侧面上且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完全包覆最外层电芯的铝塑膜折边;侧金属壳体设置在绝缘隔离板的外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地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绝缘性能、绝缘防护效果好且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Insulation board and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绝缘隔离板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绝缘隔离板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在电池模组的A样标准模组试制过程中,电芯铝塑膜折边与钣金件接触造成模组整体绝缘性能降低:正极柱与模组外壳绝缘电阻为0.036MΩ(企业标准为≥550MΩ),负极柱与模组外壳绝缘电阻为0.028MΩ(企业标准为≥550MΩ),其原因为目前设计仅以电气间隙设计保证绝缘性,在组装时由于零部件制造偏差及装配误差极易造成最外层电芯铝塑膜折边与金属壳体接触进而出现模组绝缘性能下降的问题;或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碰撞挤压时易造成最外层铝塑膜折边与金属壳体接触进而出现模组绝缘性能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绝缘隔离板,大大地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绝缘性能,绝缘防护效果好,成本低。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绝缘隔离板,用于隔离电池模组的最外层电芯与侧金属壳体,包括:平板;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通过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平板一侧边相连,使所述第一折边相对于所述平板弯折;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通过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平板另一侧边相连,使所述第二折边相对于所述平板弯折且与所述第一折边彼此相对,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在所述绝缘隔离板装配在所述最外层电芯的外侧面上时能够完全包覆所述最外层电芯的铝塑膜折边。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绝缘隔离板,在电池模组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拉开一个角度,然后将最外层电芯扣入绝缘隔离板中,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由于自身弹力回弹,使得第一折边与第二折边能够完全包覆最外层电芯的铝塑膜折边,最后再将侧金属壳体固定在绝缘隔离板上,通过绝缘隔离板能够将侧金属壳体与最外层电芯两侧的铝塑膜折边完全隔离,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绝缘性能,绝缘防护效果好,同时,不需要额外增加其他的绝缘结构或其他工艺(喷涂绝缘漆或浸塑),降低了成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外侧面上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外侧面上均设有第一应力释放槽。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力释放槽沿所述平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力释放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弯折部内侧面上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内侧面上均设有第二应力释放槽。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应力释放槽沿所述平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折边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二折边的自由端均设有倒角,所述第一折边的所述倒角与所述第二折边的所述倒角彼此相向。本技术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电池模组。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包括:多层电芯;绝缘隔离板,所述绝缘隔离板装配在所述多层电芯的最外层电芯的外侧面上且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完全包覆所述最外层电芯的铝塑膜折边;侧金属壳体,所述侧金属壳体设置在所述绝缘隔离板的外侧面上。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金属壳体与所述绝缘隔离板之间通过结构胶固定。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结构胶为双面胶。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绝缘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多层电芯、绝缘隔离板和侧金属壳体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绝缘隔离板1平板11第一折边12第二折边13倒角14第一弯折部15第二弯折部16第一应力释放槽17第二应力释放槽18最外层电芯2铝塑膜折边3侧金属壳体4结构胶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图1至图4来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绝缘隔离板1。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绝缘隔离板1,用于隔离电池模组的最外层电芯2与侧金属壳体4,包括平板11、第一折边12和第二折边13。第一折边12通过第一弯折部15与平板11一侧边相连,使第一折边12相对于平板11弯折;第二折边13通过第二弯折部16与平板11另一侧边相连,使第二折边13相对于平板11弯折且与第一折边13彼此相对,第一折边12和第二折边13在绝缘隔离板1装配在最外层电芯2的外侧面上时能够完全包覆最外层电芯2的铝塑膜折边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绝缘隔离板1,在电池模组装配过程中,先将第一折边12与第二折边13拉开一个角度,然后将最外层电芯2扣入绝缘隔离板1中,第一折边12与第二折边13由于自身弹力回弹,使得第一折边12与第二折边13能够完全包覆最外层电芯2的铝塑膜折边3,最后再将侧金属壳体4固定在绝缘隔离板1上,通过绝缘隔离板1能够将侧金属壳体4与最外层电芯2两侧的铝塑膜折边3完全隔离,从而大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绝缘性能,绝缘防护效果好,同时,不需要额外增加其他的绝缘结构或其他工艺(喷涂绝缘漆或浸塑),降低了成本。如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弯折部15的外侧面上和第二弯折部16的外侧面上均设有第一应力释放槽17,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弯折部15外侧面的一部分去除形成第一应力释放槽17,由此,第一弯折部15受力时,第一弯折部15的外侧面也受力,第一应力释放槽17能够释放第一弯折部15外侧面的力,使得第一弯折部15外侧面受力减小,第一折边12不会回弹力过大;将第二弯折部16外侧面的一部分去除形成第一应力释放槽17,由此,第二弯折部16受力时,第二弯折部16的外侧面也受力,第一应力释放槽17能够释放第二弯折部16外侧面的力,使得第二弯折部16外侧面受力减小,第二折边13不会回弹力过大,由此,第一应力释放槽17结构简单、便于设置且成本较低。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进一步的实施例,第一应力释放槽17沿平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折边12沿平板11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弯折部15设置在第一折边12与平板11间,第二弯折部16设置在第二折边13与平板11间,在第一弯折部15外侧面和第二弯折部16外侧面的分别沿长度方向去除一部分形成第一应力释放槽17,第一应力释放槽17沿平板11的长度方向延伸,能够有效降低第一弯折部15外侧面与第二弯折部16外侧面受到的应力,防止在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隔离板,其特征在于,用于隔离电池模组的最外层电芯与侧金属壳体,包括:/n平板;/n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通过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平板一侧边相连,使所述第一折边相对于所述平板弯折;/n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通过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平板另一侧边相连,使所述第二折边相对于所述平板弯折且与所述第一折边彼此相对,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在所述绝缘隔离板装配在所述最外层电芯的外侧面上时能够完全包覆所述最外层电芯的铝塑膜折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隔离板,其特征在于,用于隔离电池模组的最外层电芯与侧金属壳体,包括:
平板;
第一折边,所述第一折边通过第一弯折部与所述平板一侧边相连,使所述第一折边相对于所述平板弯折;
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通过第二弯折部与所述平板另一侧边相连,使所述第二折边相对于所述平板弯折且与所述第一折边彼此相对,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在所述绝缘隔离板装配在所述最外层电芯的外侧面上时能够完全包覆所述最外层电芯的铝塑膜折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外侧面上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外侧面上均设有第一应力释放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释放槽沿所述平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力释放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记卫冯帅王洋范辉贤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