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线连接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60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束线连接器外壳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第三筒体;第二筒体的一端与第一筒体螺纹连接,第二筒体的另一端与第三筒体螺纹连接,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第三筒体依次连通形成线缆通道;第一筒体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第一扳动结构,第二筒体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第二扳动结构;第三筒体内设置有束线机构。束线机构在第三筒体的保护下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且第三筒体从第二筒体上拆下来即可安装/拆卸束线机构,便于导线的捆束/散开。

Harness connector hou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束线连接器外壳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器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束线连接器外壳。
技术介绍
连接器(连接器:用于导通电路和/或可拆卸连接不同部件)在现代机电设备中应用广泛。通常连接器内的导线需要捆起来,捆束前需要先布设导线,现有的连接器外壳拆卸不方便,导致布设导线困难,导线布设困难很容易影响捆束效果;且捆束后的导线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导致松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束线连接器外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外壳拆卸的时候非常困难导致导线捆束不便且捆束的导线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束线连接器外壳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第三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第三筒体依次连通形成线缆通道;所述第一筒体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第一扳动结构,所述第二筒体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第二扳动结构;所述第三筒体内设置有束线机构。进一步地,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束线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第三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第三筒体依次连通形成线缆通道;所述第一筒体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第一扳动结构,所述第二筒体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第二扳动结构;所述第三筒体内设置有束线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束线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第三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第三筒体依次连通形成线缆通道;所述第一筒体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第一扳动结构,所述第二筒体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扳手配合的第二扳动结构;所述第三筒体内设置有束线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束线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线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筒体内的弹性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三筒体内壁上的止挡壁;所述弹性筒体沿所述第二筒体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弹性筒体夹持在所述止挡壁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在沿所述第二筒体轴线延伸且背离所述第二筒体的方向上,所述止挡壁向所述第二筒体的轴线弯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束线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筒体的一端设置有插设在所述第二筒体内的插设部,所述插设部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二筒体和所述弹性筒体连通的管孔。


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志坚林广纳钟启辉刘永德
申请(专利权)人: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