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60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包括主机端连接端子,可移动中挡,线材主体,电极杯端连接端子,去除气管,由外被形成气路,线材直径小且柔韧性好,气密性好。

A kind of electrode wire with shielding and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
技术介绍
目前负压电极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疗设备中,与传统水凝胶电极相比具有使用方便,寿命长等特点。负压电极的电极线具有气路和电路两种通道,电路通道中有信号线和屏蔽线,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极线,如专利申请号:CN201910083767涉及的电极线,如图1所示,电路包裹气路,气路在中间有专门的气管,信号线和屏蔽线包裹在气管外,最外层为外被,由于有专门的气管电极线的直径就很大,线材不够柔软,用户体验不够好,外被包裹住屏蔽线,由于外被为PVC等软胶材料,外被表面会显现屏蔽线的凹凸痕,影响外观,显得产品的档次不高,不能达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另外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电极线,配套装置主机端子的屏蔽端子和绝缘筒之间存在气隙,信号端子和绝缘筒之间也存在气隙,气体会通过气隙泄漏,气密性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去除气管,由外被形成气路,线材直径小且柔韧性好,改变信号端子结构,在信号端子前端加密封圈,气密性好。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所述电极线包括主机端连接端子,可移动中挡,线材主体和电极杯端连接端子,其中,主机端连接端子与配套装置主机端端子相连接,主机端连接端子另一端与电疗主机的端子相连,接通电路和气路,电信号和气压经过线材主体的传送到达电极杯端连接端子,电极杯端连接端子与负压电极杯相连,负压电极杯吸附于人体,线材主体的最外面为外被,外被里面为中空结构形成气路,气压在气路中传输,屏蔽线和信号线组成的电路位于气路中间,屏蔽线包裹住信号线,电信号也在气路中传输。进一步地,其中电极线可以为一组,两组或多组,两组或多组时以可移动中挡相连。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主机端连接端子包括圆筒公座,保护盖上盖,保护盖下盖,隔离圈,第三冠簧,第一冠簧以及密封头,其中圆筒公座插入圆筒母座,圆筒公座里面嵌入保护盖上盖,保护盖下盖,隔离圈,第三冠簧,第一冠簧,密封头,保护盖上盖和保护盖下盖上下吻合将隔离圈,第三冠簧,第一冠簧,以及气管接头紧密包裹,第三冠簧,隔离圈,第一冠簧,密封头从左至右沿中心线依次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杯端连接端子包括圆筒母座,信号接头母座,冠簧,其中圆筒母座包裹在外被的外层,包裹住信号接头母座和冠簧,圆筒母座和外被两者之间没有间隙,冠簧以中心线嵌入信号接头母座,电极杯端的封闭气道由电极杯罩、信号接头公座、导电圆柱和电极盘组成。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的配套装置主机端端子,其中所述配套装置主机端端子包括圆筒母座,屏蔽端子,绝缘筒,信号端子,第一密封圈,大螺母以及小螺母,其中圆筒母座位于主机的信号端口,是主机的一部份,屏蔽端子在圆筒母座的中心,绝缘筒在屏蔽端子和信号端子的中间,绝缘筒沿屏蔽端子的开槽方向组装,第一密封圈005位于信号端子的头部。大螺母在屏蔽端子的尾部,小螺母在信号端子的尾部,大螺母锁固屏蔽线于屏蔽端子的尾部,小螺母锁固信号线于信号端子的尾部,信号端子前端套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位于密封头和信号端子中间,第一密封圈与密封头以及信号端子为过盈配合,由外被,密封头,第一密封圈,信号端子形成封闭气道。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的负压电极杯,所述负压电极杯包括电极杯罩,信号接头公座,第二密封圈,导电圆柱,电极盘以及吸水棉,其中负压电极杯的信号接头公座插入负压杯端连接端子中,信号接头公座与圆筒母座紧密接触,其为过盈配合,第二密封圈在接头公座和圆筒母座之间,第二密封圈与接头公座以及圆筒母座为过盈配合,电极杯罩,导电圆柱,电极盘,吸水棉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导电圆柱和电极盘以激光焊工艺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电极线剖视图;图2为现有技术配套装置主机端子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有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结构组成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及其配套装置未装配状态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及其配套装置装配好状态剖视图;图5.1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及其配套装置总体气路图;图5.11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气路局部详图1;图5.12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气路局部详图2;图5.2本专利技术电极线电路图;图5.21本专利技术电极线电路局部详图1;图5.22本专利技术电极线电路局部详图2;图6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主机端连接端子与配套主机端端子装配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配套主机端端子结构图;图7.1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配套主机端端子的信号端子结构图;图7.2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配套主机端端子的屏蔽端子结构图;图7.3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配套主机端端子的绝缘筒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主机端连接端子结构图;图8.1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主机端连接端子保护上盖结构图;图8.2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主机端连接端子保护下盖结构图;图8.3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主机端连接端子隔离圈结构图;图8.4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主机端连接端子线材焊接位置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的电极杯端连接端子和负压电极杯装配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电极线的电极杯端连接端子结构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负压电极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4,5所示,所述电极线包括主机端连接端子10,可移动中挡20,线材主体30以及电极杯端连接端子40,与电极线相连接的为配套装置主机端端子00和负压电极杯50。图3所示,电极线为3组,实际应用中可以有一组,两组或多组,两组或多组时以可移动中挡20相连。配套装置主机端端子00与主机端连接端子10相连接,主机端连接端子10另一端与电疗主机的端子相连,接通电路和气路,电信号和气压经过线材主体30的传送到达电极杯端连接端子40,电极杯端连接端子40与负压电极杯50相连,负压电极杯50吸附于人体。线材主体30的最外面为外被31,外被31里面为中空结构形成气路,气压在气路中传输,屏蔽线32和信号线33组成的电路位于气路中间,屏蔽线32包裹住信号线33,电信号也在气路中传输,外被31为PVC,TPU等软性材料。由外被直接形成气路,不再另加气管,线材主体的直径能够做小,柔韧性变好,同时也降低了成本,另外一方面,外被里面为中空,外被表面就能够做得很光滑,提升了产品的档次,实现了产品效益的最大化。如图5.1,气体从负压电极杯50吸入,其为真空吸附,经电极杯连接端子40进入线材主体30,经主机端连接端子10到达配套装置主机端端子00后进入主机如图5.11电极杯罩501、信号接头公座502、导电圆柱504和电极盘505组成电极杯端的封闭气道,信号接头公座502与圆筒母座401紧密接触,为过盈配合,密封圈503位于信号接头公座502和圆筒母座401之间,形成封闭气道。圆筒母座401包裹在外被31的外层,圆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所述电极线包括主机端连接端子,可移动中挡,线材主体和电极杯端连接端子,其中,主机端连接端子与配套装置主机端端子相连接,接通电路和气路,电信号和气压经过线材主体的传送到达电极杯端连接端子,电极杯端连接端子与负压电极杯相连,负压电极杯吸附于人体,线材主体的最外面为外被,外被里面为中空结构形成气路,气压在气路中传输,屏蔽线和信号线组成的电路位于气路中间,屏蔽线包裹住信号线,电信号也在气路中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所述电极线包括主机端连接端子,可移动中挡,线材主体和电极杯端连接端子,其中,主机端连接端子与配套装置主机端端子相连接,接通电路和气路,电信号和气压经过线材主体的传送到达电极杯端连接端子,电极杯端连接端子与负压电极杯相连,负压电极杯吸附于人体,线材主体的最外面为外被,外被里面为中空结构形成气路,气压在气路中传输,屏蔽线和信号线组成的电路位于气路中间,屏蔽线包裹住信号线,电信号也在气路中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其中电极线可以为一组,两组或多组,两组或多组时以可移动中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其中所述主机端连接端子包括圆筒公座,保护盖上盖,保护盖下盖,隔离圈,第三冠簧,第一冠簧以及密封头,其中圆筒公座插入圆筒母座,圆筒公座里面嵌入保护盖上盖,保护盖下盖,隔离圈,第三冠簧,第一冠簧,密封头,保护盖上盖和保护盖下盖上下吻合将隔离圈,第三冠簧,第一冠簧,以及气管接头紧密包裹,第三冠簧,隔离圈,第一冠簧,密封头从左至右沿中心线依次排列。


4.根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屏蔽和负压抽吸功能的电极线,所述电极杯端连接端子包括圆筒母座,信号接头母座,冠簧,其中圆筒母座包裹在外被的外层,包裹住信号接头母座和冠簧,圆筒母座和外被两者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春虎朱胜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讯丰通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