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黑水虻源壳聚糖的砂糖桔保鲜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991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黑水虻源壳聚糖的砂糖桔保鲜剂。它包括黑水虻源壳聚糖和咯菌腈,其质量比为(49~1):1。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试验发现,黑水虻源壳聚糖与咯菌腈混配后对沙糖桔保鲜具有增效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黑水虻源壳聚糖和咯菌腈混配后,一是可拓宽黑水虻源壳聚糖的用途;二是可利用壳聚糖具有覆膜的特性,将咯菌腈附着在沙糖桔果表面,从而达到协同保鲜的效果;三是可以防止和克服有害菌对咯菌腈产生抗药性,延长咯菌腈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preservative of sugar orange containing chitosan from gadf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黑水虻源壳聚糖的砂糖桔保鲜剂
本专利技术属于沙糖桔保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黑水虻源壳聚糖的砂糖桔保鲜剂。
技术介绍
沙糖桔又名十月桔,是柑桔中的优良品种,也是岭南四大佳果之一。近十年来,广东水果中最赚钱的品种是沙糖桔。近年来,广东省政府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沙糖桔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沙糖桔种植面积已达300万亩,产量已跃居全国各柑桔主产省(区)第一位。沙糖桔果实扁圆形,色泽橙黄,汁多味甜,含糖量15%-18%,脆嫩化渣,风味极佳,皮薄易剥不湿手。但是由于沙糖桔果皮脆嫩、汁多、糖度高,极易受机械伤和微生物侵染,贮藏期相对其它桔类果实较短,大大限制了沙糖桔的运销。因此,采后防腐处理是沙糖桔贮藏保鲜的重要环节。目前,柑桔贮藏生产上普遍使用化学防腐剂,但它们多有毒害残留,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壳聚糖来自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原料来源广泛,无毒无污染,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随着对壳聚糖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杀菌、杀虫、抗病原真菌。从昆虫提取的几丁质和制备的壳聚糖是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咯菌腈(Fludioxonil)是一种触杀性杀菌剂,它通过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关的转运来抑制菌丝生长,最终导致病菌死亡,能防治种子带菌及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由于其高效低毒,日本卫生、劳动和福利部批准咯菌腈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并制定了该物质的标准规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黑水虻源壳聚糖的沙糖桔保鲜剂。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以黑水虻源壳聚糖和咯菌腈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沙糖桔保鲜剂或柑桔青霉菌抑制剂,其特征是有效成份由黑水虻源壳聚糖和咯菌腈组成,其质量比为(49~1):1。优选,所述的黑水虻源壳聚糖是黑水虻蛹壳源壳聚糖,即以黑水虻蛹壳作为原料而制备得到的壳聚糖。优选,所述的黑水虻源壳聚糖和咯菌腈的质量比为(49~9):1组成,进一步优选为29:1组成。本专利技术经过试验发现,黑水虻源壳聚糖与咯菌腈混配后对沙糖桔保鲜具有增效作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黑水虻源壳聚糖和咯菌腈混配后,一是可拓宽黑水虻源壳聚糖的用途;二是可利用壳聚糖具有覆膜的特性,将咯菌腈附着在沙糖桔果表面,从而达到协同保鲜的效果;三是可以防止和克服有害菌对咯菌腈产生抗药性,延长咯菌腈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专利技术人通过的室内配方筛选试验,发现壳聚糖和咯菌腈混配对沙糖桔保鲜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为了更好的理解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不局限如此,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以下实施例使用的壳聚糖是来源黑水虻的壳聚糖(黑水虻源壳聚糖),制备方法可以参考专利号:ZL201210018461.2,专利技术名称:一种从黑水虻中提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为:将黑水虻蛹壳100g在600mL4%(质量分数)盐酸中室温下(26℃)浸泡12h,洗涤至中性后,在60℃干燥箱中烘6h;然后用6%(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在80℃水浴中浸泡5h,洗涤至中性,在60℃干燥箱中烘6h;称取4g干燥后的样品置于20mL4%(质量分数)HCl溶液中浸泡1h,然后加入80mLNaClO溶液(有效氯摩尔分数2.0%)在80℃水浴中处理3h,干燥后得几丁质样品,贮于冰箱中备用。所提取的几丁质产品颜色为白色,黑水虻蛹壳中几丁质的平均提取率为11.7%。在提取的几丁质中加入1滴0.03%(质量分数)碘-碘化钾溶液和1滴1%(质量分数)硫酸,在白瓷点滴试样板上显示紫褐色,再加数滴75%(质量分数)硫酸,发现紫色逐渐消失,表明测试物质为几丁质。称取提取的几丁质样品3g置于120mL50%(质量分数)NaOH溶液中,在100℃水浴锅中反应4h,水洗至中性;然后再加入120mL50%(质量分数)NaOH在90℃水浴锅中反应1h,水洗至中性在60℃干燥箱中干燥8h,经测定,脱乙酰度值为73.52%,所得样品为壳聚糖。实施例1砂糖橘果实采摘后,柑桔青霉菌是柑桔贮藏期主要病害之一,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来测定壳聚糖和咯菌腈对柑桔青霉菌(Penicilliumitalicum)的毒力,并计算EC50。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将壳聚糖与咯菌腈按照质量比49:1、39:1、29:1、19:1、9:1、1:1分别混合,形成各测试样品。2、菌丝生长速率法:用无菌水将测试样品(壳聚糖,咯菌腈,壳聚糖与咯菌腈按质量比混配49:1、39:1、29:1、19:1、9:1、1:1)配制成一定浓度的供试药液,准确吸取1ml药液加入到9mL融化的PDA培养基中(50℃左右),混合均匀后倒入灭菌的培养皿(直径9cm)内,配制成所需浓度的带毒培养基,以混入相同体积的无菌水作空白对照。在直径为9cm的培养皿内加入10mLPDA培养基,接入供试病菌(柑桔青霉菌)培养。待菌丝即将长满整个培养皿时,在培养皿边缘菌丝生长旺盛处用灭过菌的打孔器打取直径为6mm的菌饼,接种于带毒培养基中央(有菌丝的一面向下)。每培养皿放置一个菌饼,每处理重复3次。27℃恒温培养,7d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按以下公式计算抑制率。菌落直径(cm)=实测菌落直径-菌饼直径根据抑制率值和浓度对数值求出毒力曲线方程和EC50。按孙云沛(1960)的方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比较各混剂的抑菌效果,评价其增效作用。由表1的结果可知,壳聚糖与咯菌腈的比例为29:1时,其共毒系数最高,为333.45,增效作用最好。表1:各单剂及其混配对柑桔青霉菌7天的毒力测定结果实施例2将壳聚糖与咯菌腈按照质量比29:1混合,然后在溶解于水中,配成200mg/L的溶液。对照用壳聚糖、咯菌腈分别为193.33mg/L、6.67mg/L的溶液(溶剂为水)。选用新鲜、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大小均匀的沙糖桔,随机分组,每组各30个,设三个重复。分别将沙糖桔浸泡在各配置好的溶液中5秒钟,用漏勺捞出后放入白瓷盘上自然风干,另取在清水中浸泡5秒的沙糖桔为空白对照,同条件室温贮藏(25℃)35天,测定好果率,评价保鲜效果。好果率的评价标准是:发霉腐烂评为烂果,没有发霉腐烂的为好果好果率=好果/全部的果实×100%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结果可知,壳聚糖与咯菌腈的比例为29:1时,用200mg/L的药液对沙糖桔处理后35天的好果率达到了100%。表2壳聚糖与咯菌腈比例为29:1对沙糖桔35天的保鲜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黑水虻源壳聚糖的沙糖桔保鲜剂或柑桔青霉菌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黑水虻源壳聚糖和咯菌腈,其质量比为(49~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黑水虻源壳聚糖的沙糖桔保鲜剂或柑桔青霉菌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黑水虻源壳聚糖和咯菌腈,其质量比为(49~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黑水虻源壳聚糖的沙糖桔保鲜剂或柑桔青霉菌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水虻源壳聚糖是以黑水虻蛹壳作为原料而制备得到的壳聚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齐云曾鑫年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