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27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包括中间体、涡轮轴和挡圈;通过将中间体的安装通孔的用于安装挡圈的一端进行改造,使得该用于安装挡圈的一端的安装通孔的最小直径与挡圈的外直径相同,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扩大了现有技术的涡轮轴安装孔的一端的最小直径,并且节省了用于设置挡圈的卡槽结构,从而使得中间体的安装通孔的结构更加简单,减少了中间体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中间体内设置了卡槽,使得中间体的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中间体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的技术问题。

Turbocharger with new retaining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
本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
技术介绍
涡轮增压器包括中间体和涡轮轴,其中,涡轮轴穿透的设置在中间体内,并且涡轮轴相对于中间体可转动。为了防止涡轮轴相对于中间体在轴心线方向发生传动,需要在涡轮轴上设置挡圈。当涡轮轴沿着轴心线方向产生窜动趋势时,挡圈用于制止涡轮轴沿着轴心线方向相对于中间体发生窜动。现有技术中,中间体的用于安装涡轮轴的安装孔内设置有卡槽,挡圈需要通过专用工具设置在该卡槽内;由于中间体内设置了卡槽,使得中间体的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中间体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中间体的用于安装涡轮轴的安装孔内设置有卡槽,挡圈需要通过专用工具设置在该卡槽内;由于中间体内设置了卡槽,使得中间体的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中间体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包括中间体、涡轮轴和挡圈;所述中间体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中间体上设置安装通孔,所述挡圈沿着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方向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挡圈和所述安装通孔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挡圈的中心线和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涡轮轴沿着所述设置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方向,分别插入到所述安装通孔内和所述挡圈内;所述涡轮轴和所述安装通孔间隙连接,所述涡轮轴和所述挡圈间隙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挡圈包括外圆周面和内圆周面,所述外圆周面的中心线和所述内圆周面的中心线共线;所述外圆周面上设置外螺纹;所述中间体的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内螺纹,所述挡圈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安装通孔内的所述内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挡圈还包括用于旋拧所述挡圈的旋拧部;所述挡圈的中心线的其中一端为旋拧端,所述旋拧部设置在所述旋拧端的端面上;所述旋拧部的旋拧中心线和所述挡圈的中心线共线;所述旋拧部的最大半径小于所述挡圈的外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旋拧部具体为六角形槽;所述六角形槽的横截面垂直于所述挡圈的中心线,所述六角形槽的横截面的内轮廓为正六边形;所述内轮廓的任一边至所述挡圈的中心线的垂直间距相同;所述垂直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挡圈的内圆周面的半径,且所述垂直间距小于所述挡圈的外圆周面的半径。进一步的,所述内轮廓的任一角至所述挡圈的中心线的垂线长度相同;所述垂线长度小于所述挡圈的外圆周面的半径,且所述垂线长度大于所述挡圈的内圆周面的半径。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体的所述安装通孔的其中一端为安装挡圈端,其中另一端为安装涡轮轴端,所述安装挡圈端的所述安装通孔的一部分设置为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具有第一段通孔和第二段通孔,所述台阶孔的中心线和所述水平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段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段通孔的右端,所述第一段通孔的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段通孔的孔直径;所述第一段通孔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二段通孔的中心线分别与所述台阶孔的中心线共线。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环;所述挡圈和所述涡轮轴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密封环用于密封所述间隙。进一步的,所述涡轮轴上设置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槽侧壁和圆环状的槽底面;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密封环具有内环面和外环面,所述内环面和所述环形槽的槽底面紧密接触,所述外环面和所述挡圈的内圆周面紧密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体上设置有注油通道、排油通道和油腔;所述中间体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中间体的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和所述水平方向平行,位于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上方的所述中间体上设置所述注油通道,位于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下方的所述中间体上设置所述排油通道;位于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右端的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所述油腔;所述挡圈的其中一个端面沿着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方向裸露在所述油腔内;所述油腔沿着所述安装通孔的径向方向发散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油腔沿着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方向与注油通道相通,所述油腔沿着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向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的下方和所述排油通道相通;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至所述油腔和所述排油通道相通处的间距为最大发散长度,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至所述油腔径向方向的任一发散长度分别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发散长度。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体的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圆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面和两个槽侧面共同围成所述油腔;圆环形的所述凹槽的中心线和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所述油腔通过所述涡轮轴和所述挡圈之间的间隙与注油通道相通;位于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下方的所述槽底面上设置出油口,所述油腔通过所述出油口和所述排油通道相通。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将中间体的安装通孔的用于安装挡圈的一端进行改造,使得该用于安装挡圈的一端的安装通孔的最小直径与挡圈的外直径相同,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扩大了现有技术的涡轮轴安装孔的一端的最小直径,并且节省了用于设置挡圈的卡槽结构,从而使得中间体的安装通孔的结构更加简单,减少了中间体的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中间体内设置了卡槽,使得中间体的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中间体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其挡圈相对于中间体的安装通孔设置为沿着中心线的可活动的安装方式,从而使得将挡圈设置在中间体的安装通孔内的过程中不再需要现有技术的专用工具。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中间体的用于安装涡轮轴的安装孔内设置有卡槽,挡圈需要通过专用工具设置在该卡槽内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涡轮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中间体的用于安装涡轮轴的安装孔内设置有卡槽,挡圈需要通过专用工具设置在该卡槽内;由于中间体内设置了卡槽,使得中间体的结构更加复杂,增加了中间体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参见图1,一种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包括中间体1、涡轮轴2和挡圈3;中间体1上设置安装通孔,挡圈3沿着安装通孔的中心线方向的可活动的设置在安装通孔内,挡圈3和安装通孔可拆卸的连接,挡圈3的中心线和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共线;涡轮轴2沿着设置安装通孔的中心线方向,分别插入到安装通孔内和挡圈3内;涡轮轴2和安装通孔间隙连接,涡轮轴2和挡圈3间隙连接。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参见图1,将中间体1设置在水平方向上,中间体1上的安装通孔的孔心线和水平方向平行,涡轮轴2的轴心线设置为与水平方向平行,并且涡轮轴2沿着安装通孔的右端插入到中间体1的安装通孔内;将挡圈3的中心线设置为与水平方向平行,并且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体、涡轮轴和挡圈;/n所述中间体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中间体上设置安装通孔,所述挡圈沿着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方向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挡圈和所述安装通孔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挡圈的中心线和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共线;/n所述涡轮轴沿着所述设置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方向,分别插入到所述安装通孔内和所述挡圈内;/n所述涡轮轴和所述安装通孔间隙连接,所述涡轮轴和所述挡圈间隙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体、涡轮轴和挡圈;
所述中间体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所述中间体上设置安装通孔,所述挡圈沿着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方向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挡圈和所述安装通孔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挡圈的中心线和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共线;
所述涡轮轴沿着所述设置所述安装通孔的中心线方向,分别插入到所述安装通孔内和所述挡圈内;
所述涡轮轴和所述安装通孔间隙连接,所述涡轮轴和所述挡圈间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包括外圆周面和内圆周面,所述外圆周面的中心线和所述内圆周面的中心线共线;
所述外圆周面上设置外螺纹;
所述中间体的所述安装通孔内设置内螺纹,所述挡圈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安装通孔内的所述内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还包括用于旋拧所述挡圈的旋拧部;
所述挡圈的中心线的其中一端为旋拧端,所述旋拧部设置在所述旋拧端的端面上;
所述旋拧部的旋拧中心线和所述挡圈的中心线共线;
所述旋拧部的最大半径小于所述挡圈的外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部具体为六角形槽;
所述六角形槽的横截面垂直于所述挡圈的中心线,所述六角形槽的横截面的内轮廓为正六边形;
所述内轮廓的任一边至所述挡圈的中心线的垂直间距相同;所述垂直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挡圈的内圆周面的半径,且所述垂直间距小于所述挡圈的外圆周面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廓的任一角至所述挡圈的中心线的垂线长度相同;所述垂线长度小于所述挡圈的外圆周面的半径,且所述垂线长度大于所述挡圈的内圆周面的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型挡圈的涡轮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体的所述安装通孔的其中一端为安装挡圈端,其中另一端为安装涡轮轴端,所述安装挡圈端的所述安装通孔的一部分设置为台阶孔;
所述台阶孔具有第一段通孔和第二段通孔,所述台阶孔的中心线和所述水平方向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速珀利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