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物品输送装置,能够将形成为板状的物品以稳定的状态进行输送且能够可靠地防止输送时的换热器的分解事故。一种物品输送装置(100),其具备:多个保持体(10),其从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为主要的平面的板状的换热器(NK)中彼此相对的位置处的换热器的第1侧面(SP1)保持换热器;保持体移动单元(20),其使至少一第1侧面的保持体相对于换热器的第1侧面进行接近远离移动;止挡件(30),其为了限制使保持体从换热器离开时的一起移动而与换热器的第1侧面相对配置;主体部(40),其搭载保持体、保持体移动单元以及止挡件;移动机构(50),其使主体部向输送目的地移动;以及动作控制部(70),其控制保持体移动单元和移动机构的动作。
Item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物品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品输送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将上表面和下表面为主要的面的板状的物品从相对的侧面保持的状态(使板状的物品呈水平的状态)下进行输送的物品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等所使用的换热器是通过在将具有通孔的散热片沿板厚方向层叠多张而成的层叠体中贯穿作为制冷剂的通路的热介质用管而一体化,形成为所谓的板状的。作为用于将这样形成为板状的换热器从散热片的堆叠装置的位置向散热器的暂置场所输送的装置,公知例如专利文献1(WO2018/092279)所公开的那种结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O2018/092279(说明书段落0028-0031;图1、图8等)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即,将由散热片的层叠体构成的、形成为板状的换热器以沿散热片的层叠方向立起的状态进行输送。然而,对于这样的物品,以横倒的状态进行保持的情况相比于以立起的状态进行保持的情况能够降低重心,能够进行稳定的输送,但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的输送并未作出公开或给出技术启示。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中,通过将贯穿换热器的散热片的热介质用管插入支承部,将换热器以立起的状态保持。因此,存在如下问题:若热介质用管没有以恰当的状态插入到散热片中,则当将热介质用管插入到保持体时,热介质用管有可能从散热片脱离,导致散热器分解。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如下。即,以能够将形成为板状的物品以稳定的状态进行输送的物品输送装置的结构作为第1目的。另外,其第2目的在于,在形成为板状的物品为换热器的情况下,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输送时的换热器的意外的分解的物品输送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想到了以下的结构。即,本技术是一种物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保持体,其从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为主要的平面的板状的物品中彼此相对的所述物品的两侧面保持所述物品;保持体移动单元,其使至少所述物品的一侧面的所述保持体相对于所述物品的所述侧面进行接近远离移动;止挡件,其为了限制使所述保持体从所述物品离开时所述物品与所述保持体一起移动而与所述物品的所述两侧面相对地配置;主体部,其搭载所述保持体、所述保持体移动单元以及所述止挡件;移动机构,其使所述主体部向输送目的地移动;以及动作控制部,其控制所述保持体移动单元和所述移动机构的动作。由此,将板状的物品的主要的平面设为与载置面相对的状态(横倒的状态,水平状态),能够降低输送时的物品的重心位置,能够以稳定的状态输送物品。另外,在输送对象的物品为在沿板厚方向层叠的多张散热片中插入热介质用管而成的散热器的情况下,通过在保持着热介质用管以外的部分的状态下进行输送,能够可靠地防止输送过程中的换热器的意外的分解。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物品以在所述输送目的地沿所述物品的厚度方向层叠的状态被载置,该物品输送装置还具备姿态变更单元,该姿态变更单元在将由所述保持体保持的所述物品层叠于已载置在所述输送目的地的载置对象物品时,使由所述保持体保持的所述物品的所述下表面成为相对于所述载置对象物品的所述上表面倾斜的状态,所述动作控制部利用所述姿态变更单元使由所述保持体保持的所述物品的所述下表面成为相对于所述载置对象物品的所述上表面倾斜的状态,并且利用所述移动机构将由位于下方侧的所述保持体保持的所述物品的一侧面的位置配置在突出到比所述载置对象物品的所述一侧面的位置靠外侧的位置。由此,能够将因在载置对象物品上层叠载置以换热器为代表的物品时的落差导致的冲击抑制在最小限度,能够防止因层叠载置物品时的冲击导致的物品的破损。另外,能够以将板状的物品的侧面的位置沿高度方向设为锯齿状的状态进行层叠,能够容易地取出层叠的状态下的物品。另外,更优选的是,在将通过所述姿态变更单元而相对于所述载置对象物品的所述上表面倾斜的状态下的所述物品层叠于所述载置对象物品时,所述动作控制部控制所述保持体移动单元的动作,使距所述载置对象物品的所述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位于更上方的所述保持体先从所述物品离开。由此,能够将因在载置对象物品上层叠载置物品时的落差导致的冲击抑制在最小限度,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因物品层叠时的冲击导致的物品的破损。另外,优选的是,所述保持体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物品的侧面相对的第1相对部以及在所述第1相对部的两端部朝向所述物品的所述侧面离开所述第1相对部的第2相对部和第3相对部的片假名コ型。由此,输送物品时的稳定性提高,能够提高物品的输送速度。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2相对部和所述第3相对部之间的内侧尺寸比所述物品的厚度尺寸大。由此,在利用保持体从侧面保持物品时,能够防止因保持体和物品的碰撞导致的物品的破损。另外,在使相对的保持体中的一保持体先于另一保持体从物品离开时,即使物品在保持体的内部转动,也能够防止该物体与保持体的干扰。技术的效果通过采用本技术的物品输送装置的结构,将板状的物品的主要的平面设为与载置面相对的状态(水平状态),能够以降低了重心的稳定的状态下输送物品。另外,即使在单纯地层叠物品的状态下,也能够以稳定的状态进行保管。并且,在输送对象的物品为在沿板厚方向层叠的多个散热片中插入热介质用管而成的散热器的情况下,通过保持热介质用管以外的部分,能够可靠地防止输送中的换热器的意外的分解。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物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物品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物品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物品输送装置的物品的输送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接着图4的状态的主视图。图6是表示接着图5的状态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接着图6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接着图7的状态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层叠的物品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物品输送装置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如图1所示,将本实施方式的板状的物品设为换热器NK来进行说明,该换热器NK是通过将形成有供热介质用管T在板厚方向上插入的插入孔H的散热片F在板厚方向上层叠多张,并且在插入孔H中贯穿热介质用管T而成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换热器NK的主要的平面(散热片F的长边方向上的侧面所暴露的面)设为上表面UP和下表面LP。并且,将换热器NK的侧面中的、散热片F的短边方向上的侧面所暴露的面设为第1侧面SP1,将换热器NK的侧面中的、散热片F的插入孔H的开口面所暴露的面设为第2侧面SP2。(第1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物品输送装置100具备保持体10、保持体移动单元20、止挡件30、搭载该保持体10、保持体移动单元20、止挡件30的主体部40、使主体部40移动的移动机构50以及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多个保持体,其从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为主要的平面的板状的物品中彼此相对的所述物品的两侧面保持所述物品;/n保持体移动单元,其使至少所述物品的一侧面的所述保持体相对于所述物品的所述侧面进行接近远离移动;/n止挡件,其为了限制使所述保持体从所述物品离开时所述物品与所述保持体一起移动而与所述物品的所述两侧面相对地配置;/n主体部,其搭载所述保持体、所述保持体移动单元以及所述止挡件;/n移动机构,其使所述主体部向输送目的地移动;以及/n动作控制部,其控制所述保持体移动单元和所述移动机构的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多个保持体,其从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为主要的平面的板状的物品中彼此相对的所述物品的两侧面保持所述物品;
保持体移动单元,其使至少所述物品的一侧面的所述保持体相对于所述物品的所述侧面进行接近远离移动;
止挡件,其为了限制使所述保持体从所述物品离开时所述物品与所述保持体一起移动而与所述物品的所述两侧面相对地配置;
主体部,其搭载所述保持体、所述保持体移动单元以及所述止挡件;
移动机构,其使所述主体部向输送目的地移动;以及
动作控制部,其控制所述保持体移动单元和所述移动机构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品以在所述输送目的地沿所述物品的厚度方向层叠的状态被载置,
该物品输送装置还具备姿态变更单元,该姿态变更单元在将由所述保持体保持的所述物品层叠于已载置在所述输送目的地的载置对象物品时,使由所述保持体保持的所述物品的所述下表面成为相对于所述载置对象物品的所述上表面倾斜的状态,
所述动作控制部利用所述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下圭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高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