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纱上料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纺织
,特别涉及一种筒纱上料机械手。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织布车间对纬纱筒子架上的筒纱更换操作主要是人工来完成,筒纱上的纬纱剩余情况也是依靠人工观察,在纬纱用完时需要人工取来新的筒纱并将其更换至纬纱筒子架上。由于在织布车间中并没有充足的空间来储存大量满纱状态的筒纱,这样就需要人工不断地去仓库运输取来新的筒纱并将其更换至纬纱筒子架上,同时需要人工将用完纬纱的筒子运输至其储存位置,这种通过人工方式来回更换筒纱的操作,响应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尤其是在大规模织造工厂尤为明显,所以,传统的人工运输筒纱的更换方式无法满足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筒纱上料机械手,可应用在织布车间中,实现智能化地更换筒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筒纱上料机械手,包括抓取端和驱动臂,所述抓取端包括抓手连接臂、升降缸和抓手,所述抓手包括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分别与所述抓手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纱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端和驱动臂,所述抓取端包括抓手连接臂(115)、升降缸(117)和抓手(116),所述抓手(116)包括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n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分别与所述抓手连接臂(115)铰接,并由所述升降缸(117)驱动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卡爪的底部夹取端和所述第二卡爪的底部夹取端配合取放筒纱(10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纱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端和驱动臂,所述抓取端包括抓手连接臂(115)、升降缸(117)和抓手(116),所述抓手(116)包括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
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分别与所述抓手连接臂(115)铰接,并由所述升降缸(117)驱动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卡爪的底部夹取端和所述第二卡爪的底部夹取端配合取放筒纱(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纱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连接臂(115)上设置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内套设有滑动件(118),所述升降缸(117)的驱动端与所述滑动件(118)连接,可驱动所述滑动件(118)在所述第一条形孔内沿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所述第一卡爪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套设在所述滑动件(118)上;
所述第二卡爪的顶端设置有第三条形孔,所述第三条形孔套设在所述滑动件(118)上;
当所述滑动件(118)在所述第一条形孔内沿所述第一条形孔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时,所述第一卡爪的底部夹取端和所述第二卡爪的底部夹取端配合取放所述筒纱(10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纱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连接臂(115)上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条形孔;
所述第一卡爪包括两个第一侧梁和一个用于与两个所述连接板铰接的第一铰接梁,两个所述第一侧梁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条形孔,两个所述第二条形孔分别套设在所述滑动件(118)的两端;
所述第二卡爪包括两个第二侧梁和一个用于与两个所述连接板铰接的第二铰接梁,两个所述第二侧梁的顶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三条形孔,两个所述第三条形孔分别套设在所述滑动件(118)的两端;
所述第一铰接梁和所述第二条形孔之间的距离大于零,且等于所述第二铰接梁和所述第三条形孔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纱上料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的底部夹取端和所述第二卡爪的底部夹取端均设置有弧形横梁,所述弧形横梁的开口朝向所述筒纱(107)且与满纱状态的所述筒纱(107)的侧壁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纱上料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学齐,陶广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