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本申请是于2014年8月1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410393518.6,名称为“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半导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晶体管及其制造。
技术介绍
半导体器件用于多种电子应用中,作为实例,诸如个人计算机、手机、数码相机、以及其他电子装置。半导体器件通常通过以下步骤制造:在半导体衬底上方顺序地沉积绝缘或介电层、导电层和半导体材料层,以及使用光刻图案化各个材料层,以在其上形成电路组件和元件。晶体管是常用于半导体器件中的元件。例如,在单个集成电路(IC)上可以存在大量晶体管(例如,几百、几千或几百万个晶体管)。作为实例,在半导体器件制造中使用的普通类型晶体管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平面晶体管(例如,平面MOSFET)通常包括设置在衬底中的沟道区上方的栅极电介质、以及在栅极电介质上方形成的栅电极。在沟道区的两侧上分别形成晶体管的源极区和漏极区。多栅极场效应晶体管(MuGFET)是半导体技术中的最新发展。一种类型的MuGFET被称为FinFET,FinFET是包括从集成电路的半导体表面垂直突起的鳍形半导体材料的晶体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凹槽和衬垫凹槽的介电层的工件;在凹槽内形成导电结构,其中,导电结构部分地填充凹槽;以及使介电层凹进,其中,在凹进之后,凹进的介电层的顶面设置在凹槽内部。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用绝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提供具有凹槽和衬垫所述凹槽的介电层的工件,所述介电层具有衬垫所述凹槽的第一部分和衬垫所述工件的顶面的第二部分;/n在所述凹槽内形成作为栅电极的导电结构,其中,所述导电结构填充所述凹槽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方;/n对所述导电结构执行平坦化工艺,其中,平坦化的所述导电结构的顶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面共面以暴露所述第二部分;/n使平坦化的所述导电结构凹进以暴露位于所述凹槽上部的所述第一部分,其中,凹进的所述导电结构部分地填充所述凹槽;以及/n在凹进所述导电结构之后,使所述介电层凹进以去除所述介电层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暴露的所述介电层的所述第一部分,其中,在凹进所述介电层之后,凹进的所述介电层的顶面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部;/n用绝缘层填充所述凹槽;/n对所述绝缘层的顶面执行清洗工艺,其中,通过所述绝缘层使凹进的所述介电层和凹进的所述导电结构不与所述清洗工艺的清洗剂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530 US 14/292,0481.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凹槽和衬垫所述凹槽的介电层的工件,所述介电层具有衬垫所述凹槽的第一部分和衬垫所述工件的顶面的第二部分;
在所述凹槽内形成作为栅电极的导电结构,其中,所述导电结构填充所述凹槽并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方;
对所述导电结构执行平坦化工艺,其中,平坦化的所述导电结构的顶面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面共面以暴露所述第二部分;
使平坦化的所述导电结构凹进以暴露位于所述凹槽上部的所述第一部分,其中,凹进的所述导电结构部分地填充所述凹槽;以及
在凹进所述导电结构之后,使所述介电层凹进以去除所述介电层的所述第二部分和暴露的所述介电层的所述第一部分,其中,在凹进所述介电层之后,凹进的所述介电层的顶面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部;
用绝缘层填充所述凹槽;
对所述绝缘层的顶面执行清洗工艺,其中,通过所述绝缘层使凹进的所述介电层和凹进的所述导电结构不与所述清洗工艺的清洗剂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绝缘层覆盖凹进的所述介电层的顶面和在所述凹槽内形成的所述导电结构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中,凹进的所述介电层的顶面与在所述凹槽内形成的凹进的所述导电结构的顶面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介电层包括介电常数大于或等于5的介电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导电结构包括导电衬垫层和导电层,使平坦化的所述导电结构凹进:
使所述导电衬垫层凹进;以及
使所述导电层凹进以使所述导电衬垫层的顶面与所述导电层的顶面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蚀刻工艺包括氯、三氯化硼以及氧的蚀刻化学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FinFET。
8.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在其中形成的源极区和漏极区的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方形成第一绝缘层;
去除设置在所述源极区和所述漏极区之间的所述第一绝缘层,以暴露所述衬底的一部分;
形成衬垫所述第一绝缘层的顶面和侧壁并且衬垫所述衬底的暴露部分的介电层;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相对侧壁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的顶面上方并且在衬垫所述衬底的暴露部分的所述介电层上方形成栅电极;
对所述栅电极执行平坦化工艺,使平坦化的所述栅电极凹进以暴露衬垫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毓超,张铭庆,陈昭成,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