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道路用减速带,涉及减速带领域。该道路用减速带,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左右两侧面铰接有边护板,底箱的上表面铰接有支撑铰接板,支撑铰接板位于边护板的内部,支撑铰接板远离底箱的一端铰接有连接铰接板,连接铰接板远离支撑铰接板的一端铰接有感压板,感压板两个连接铰接板连接起来,感压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杆,四个移动杆两两一组,前后对称安装在感压板的下表面,移动杆与支撑铰接板之间通过传递铰接杆铰接在一起。该道路用减速带,通过车轮压动感压板下移带动移动杆下移,配合连接铰接板与支撑铰接板的位移能够达到改变减速带整体的高度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速带对机动车悬挂系统带来不可逆损伤的问题。
A kind of deceleration belt for r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用减速带
本技术涉及减速带
,具体为一种道路用减速带。
技术介绍
在一些特殊路段,如学校、医院等门口,如过村庄、收费站及连续弯道或下坡的路段,为最大化保证机动车的安全行驶及行人安全,这些路段都要设置强制减速带,目的是强制机动车驾驶员减速慢行,以达到机动车安全通过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的减速带大都为硬性减速,其在机动车压过时,不管机动车速度快慢,其凸出路面高度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通过减速带的司乘人员造成不舒服的感觉,另外,经常过减速带还会给机动车悬挂系统组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用减速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速带对机动车悬挂系统带来不可逆损伤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道路用减速带,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左右两侧面铰接有边护板,底箱的上表面铰接有支撑铰接板,支撑铰接板位于边护板的内部,支撑铰接板远离底箱的一端铰接有连接铰接板,连接铰接板远离支撑铰接板的一端铰接有感压板,感压板两个连接铰接板连接起来,感压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杆,四个移动杆两两一组,前后对称安装在感压板的下表面,移动杆与支撑铰接板之间通过传递铰接杆铰接在一起。感压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空槽,空槽的前后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旋转套,感压板的下表面与底箱的上表面通过支撑弹簧固定连接,底箱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移动杆的底端位于限位孔的内部,限位孔内壁开设有环槽,环槽内部卡接有密封环板,密封环板的上表面与移动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箱的上表面位于左右两个限位孔中间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设置有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的测量端与旋转轴连接,底箱的上表面位移限位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支撑铰接板之间通过压缩弹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箱的内部设置有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的体积小于底箱的体积。优选的,所述边护板的截面形状为四分之一圆环,边护板的外表面张贴有反光条。优选的,所述传递铰接杆与移动杆的铰接点位于移动杆中心偏上的位置,传递铰接杆与支撑铰接板的铰接点位于支撑铰接板中心偏下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支撑弹簧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支撑弹簧位于四个移动杆的内侧。优选的,两个所述边护板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感压板的宽度,边护板的顶端位于连接铰接板与支撑铰接板的铰接点的上方。(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用减速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道路用减速带,通过车轮压动感压板下移带动移动杆下移,配合连接铰接板与支撑铰接板的位移能够达到改变减速带整体的高度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速带对机动车悬挂系统带来不可逆损伤的问题。2、该道路用减速带,通过限位板与压缩弹簧和支撑弹簧的配合,能够达到将变形后的减速带快速复位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速带复位时间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底箱示意图。其中,底箱-1、边护板-2、支撑铰接板-3、反光条-4、连接铰接板-5、感压板-6、移动杆-7、传递铰接杆-8、空槽-9、旋转轴-10、旋转套-11、支撑弹簧-12、限位孔-13、环槽-14、密封环板-15、凹槽-16、转速传感器-17、限位板-18、压缩弹簧-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用减速带,如图1-4所示,包括底箱1,底箱1半掩埋在道路的内部,底箱1的左右两侧面铰接有边护板2,边护板2的截面形状为四分之一圆环,边护板2的作用是缓冲突然变换的高度,同时能够保护支撑铰接板3和连接铰接板5,边护板2的外表面张贴有反光条4,在夜间可以便于司机发现减速带,两个边护板2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感压板6的宽度,边护板2的顶端位于连接铰接板5与支撑铰接板3的铰接点的上方,底箱1的上表面铰接有支撑铰接板3,底箱1的内部设置有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的体积小于底箱1的体积,通过非牛顿流体的特性设置的装置可以有效的感应车速,支撑铰接板3位于边护板2的内部,支撑铰接板3远离底箱1的一端铰接有连接铰接板5,连接铰接板5远离支撑铰接板3的一端铰接有感压板6,感压板6两个连接铰接板5连接起来,感压板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杆7,四个移动杆7两两一组,前后对称安装在感压板6的下表面,移动杆7与支撑铰接板3之间通过传递铰接杆8铰接在一起,传递铰接杆8与移动杆7的铰接点位于移动杆7中心偏上的位置,这样的设置保证了通过移动杆7的移动从而达到移动支撑铰接板3的效果,传递铰接杆8与支撑铰接板3的铰接点位于支撑铰接板3中心偏下的位置。感压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空槽9,空槽9的作用是安方旋转轴10以及旋转套11,空槽9的前后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10,旋转轴10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旋转套11,感压板6的下表面与底箱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弹簧12固定连接,支撑弹簧12的作用是复位感压板6,支撑弹簧12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支撑弹簧12位于四个移动杆7的内侧,底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3,限位孔13的作用是限制移动杆7的位移,移动杆7的底端位于限位孔13的内部,限位孔13内壁开设有环槽14,环槽14内部卡接有密封环板15,密封环板15的上表面与移动杆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箱1的上表面位于左右两个限位孔13中间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内部设置有转速传感器17,速度传感器17的型号为APS-10005,该型号的速度传感器17价格便宜测量精度高,转速传感器17的测量端与旋转轴10连接,底箱1的上表面位移限位孔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与支撑铰接板3之间通过压缩弹簧19固定连接,压缩弹簧19起到复位支撑铰接板3的作用。工作原理:当车速过快时车轮带动旋转套11旋转,旋转速度被转速传感器17检测到可以将信号传递给违章拍照摄像头拍照,到车速较低时感压板6向下移动带动移动杆7移动能够通过非牛顿流体变形来弥补移动杆7的位移量,其中限位孔13中的环槽14和密封板15的作用是避免非牛顿流体的泄漏,这是通过连接铰接板5和支撑铰接板3的变形能够达到减速带整体降低高度的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用减速带,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左右两侧面铰接有边护板(2),底箱(1)的上表面铰接有支撑铰接板(3),支撑铰接板(3)位于边护板(2)的内部,支撑铰接板(3)远离底箱(1)的一端铰接有连接铰接板(5),连接铰接板(5)远离支撑铰接板(3)的一端铰接有感压板(6),感压板(6)两个连接铰接板(5)连接起来,感压板(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杆(7),四个移动杆(7)两两一组,前后对称安装在感压板(6)的下表面,移动杆(7)与支撑铰接板(3)之间通过传递铰接杆(8)铰接在一起;/n感压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空槽(9),空槽(9)的前后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10),旋转轴(10)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旋转套(11),感压板(6)的下表面与底箱(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弹簧(12)固定连接,底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3),移动杆(7)的底端位于限位孔(13)的内部,限位孔(13)内壁开设有环槽(14),环槽(14)内部卡接有密封环板(15),密封环板(15)的上表面与移动杆(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箱(1)的上表面位于左右两个限位孔(13)中间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内部设置有转速传感器(17),转速传感器(17)的测量端与旋转轴(10)连接,底箱(1)的上表面位移限位孔(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8),限位板(18)与支撑铰接板(3)之间通过压缩弹簧(1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用减速带,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左右两侧面铰接有边护板(2),底箱(1)的上表面铰接有支撑铰接板(3),支撑铰接板(3)位于边护板(2)的内部,支撑铰接板(3)远离底箱(1)的一端铰接有连接铰接板(5),连接铰接板(5)远离支撑铰接板(3)的一端铰接有感压板(6),感压板(6)两个连接铰接板(5)连接起来,感压板(6)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杆(7),四个移动杆(7)两两一组,前后对称安装在感压板(6)的下表面,移动杆(7)与支撑铰接板(3)之间通过传递铰接杆(8)铰接在一起;
感压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空槽(9),空槽(9)的前后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10),旋转轴(10)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旋转套(11),感压板(6)的下表面与底箱(1)的上表面通过支撑弹簧(12)固定连接,底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3),移动杆(7)的底端位于限位孔(13)的内部,限位孔(13)内壁开设有环槽(14),环槽(14)内部卡接有密封环板(15),密封环板(15)的上表面与移动杆(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底箱(1)的上表面位于左右两个限位孔(13)中间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内部设置有转速传感器(17),转速传感器(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云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远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