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轨机轮子、换轨机及找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
,具体涉及一种换轨机轮子、换轨机及找轨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铁路局部换轨通常采用的方法为:人工用使用撬棍、绳索等原始工具更换。由于铁轨长、重量大,换轨常常需几十上百人,现场管理难度大、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轨机轮子、换轨机及找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轨机轮子,包括:轮毂;所述轮毂的外圆周上设有轮槽,所述轮槽的一侧设有低轮缘、另一侧设有高轮缘;所述高轮缘具有一定的宽度,用于在地面上行走。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槽的宽度大于轨道上端面的宽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轮缘设置在所述轮槽的内侧,所述高轮缘设置在所述轮槽的外侧。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轨机,包括:行走夹持组件和换轨机轮子;所述换轨机轮子安装在所述行走夹持组件的前轮位和后轮位;前后所述换轨机轮子的低轮缘或高轮缘位于同一侧。本专利技术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轨机的找轨方法,包括:所述行走夹持组件横向向内移动;所述换轨机轮子的低轮缘和轮槽从轨道上方经过,所述换轨机轮子的高轮缘与轨道侧面触碰实现找轨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轮子安装在换轨机上,可实现换轨机在轨道上行走、在平整的地面行走以及夹取前横向找正铁轨的功能。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换轨机轮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高轮缘与低轮缘的高度差示意图;图3为图1中高轮缘的宽度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换轮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轮缘;2、低轮缘;3、轮槽;4、轮中心孔;5、轮毂;A、行走夹持组件;B、换轨机轮子;C、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换轨机轮子,该轮子用于安装在换轨机上,可实现换轨机在轨道上行走、在平整的地面行走以及夹取前横向找正铁轨的功能;其包括:高轮缘1、低轮缘2、轮槽3、轮中心孔4和轮毂5;其中:本专利技术的轮毂5作为换轨机轮子的骨架,其中心设有轮中心孔4,通过轮中心孔4可将换轨机轮子安装在换轨机的行走夹持组件上。本专利技术的轮毂5的外圆周上设有轮槽3,轮槽3的宽度大于轨道上端面的宽度。轮槽3的一侧设有低轮缘2、另一侧设有高轮缘1。其中,以设备中心为基准,轮槽3的外侧为高轮缘1,内侧为低轮缘2,此设计便于直观的观察找轨情况。同时,高低轮缘设计便于采用高度差找轨,便于在找轨时使低轮缘2可通过轨道上端面、高轮缘1不可通过轨道上端面;以轮槽的槽底为基准,高轮缘与低轮缘的高度差为H。另外,高轮缘1的轮缘加宽,便于在平整地面行走,高轮缘的宽度为图3所示的W。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轨机,包括:行走夹持组件A和换轨机轮子B;其中,换轨机轮子B安装在行走夹持组件A的前轮位和后轮位上,前后换轨机轮子B的低轮缘或高轮缘位于同一侧;优选,前后换轨机轮子B的低轮缘位于行走夹持组件A的内侧,前后换轨机轮子B的高轮缘位于行走夹持组件A的外侧。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轨机的找轨方法,包括:行走夹持组件A的夹爪处于打开状态,行走夹持组件A横向向内移动;由于换轨机轮子B的低轮缘2高于轨道C上表面、高轮缘1低于轨道C上表面,因此在行走夹持组件A横向移动时,换轨机轮子B的低轮缘2先靠近轨道C,低轮缘2与轮槽3先后通过轨道C,到高轮缘1位置时,高轮缘1与轨道侧面碰撞,即找轨成功。找轨成功后,行走夹持组件A停止横向向内移动,换轨机轮子B下压,轮槽3接触到轨道C上表面。此时,轮槽3两侧的高、低轮缘对轨道C限位,使轨道C始终处于轮槽3内。此后,行走夹持组件A将轨道夹紧、提升、移入轨枕上;换轨机放下轨道至轨枕后,换轨机开始走行,轮槽3两侧的高、低轮缘对轨道C限位。换轨完毕后,或换轨前换轨机开入轨道上时,通过驱动轮子行走完成。轮子高轮缘1与地面接触,加宽的轮缘使轮子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大,避免了窄轮缘压力过大,轮子陷入地面或行走困难。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本专利技术采用高低轮缘设计,大大提高了找轨效率;同时,高低轮缘的设计,使轮子更好的对轨道进行限位、走行;另外,高轮缘的加宽处理,实现了轮子在地面的行走可靠。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轨机轮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n所述轮毂的外圆周上设有轮槽,所述轮槽的一侧设有低轮缘、另一侧设有高轮缘;所述高轮缘具有一定的宽度,用于在地面上行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轨机轮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
所述轮毂的外圆周上设有轮槽,所述轮槽的一侧设有低轮缘、另一侧设有高轮缘;所述高轮缘具有一定的宽度,用于在地面上行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轨机轮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槽的宽度大于轨道上端面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轨机轮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轮缘设置在所述轮槽的内侧,所述高轮缘设置在所述轮槽的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洁,郑海军,杨送平,许海勇,蔡付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高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华夏高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