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741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具体为微生菌生产领域,包括底部支架、顶部支架和驱动电机,所述底部支架的顶面与顶部支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所述底部支架顶端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造粒箱支撑柱,所述收集箱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产品出口,所述顶部支架顶端的内腔与驱动电机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所述造粒箱支撑柱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造粒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造粒箱支撑柱位于收集箱内腔底部的斜面,且造粒箱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造粒箱的底面,实现了造粒箱支撑柱能够固定住造粒箱的同时,还不会出现造粒箱支撑柱阻碍刮刀的运动,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

A granule form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 micro bacte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生菌生产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为一种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菌,含有多达十余种高效活性有益微生物菌,适用于各种作物使用,可活化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具有广普性,打破了普通生物肥的“专一性”“局限性”“专用肥”的固有弱点,这是其它生物肥料无法比拟的。市面上使用的微生物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另一种是固态;其中固态微生物菌又分为两种,粉末状和颗粒状,颗粒状的微生物菌是指将微生物菌使用造粒装置制作成形状大小一致的颗粒,目前市面上使用的造粒装置都是通过挤出的方法,将原材料通过大小一定的通孔将材料挤出,然后通过材料自身的重力使得材料断裂形成颗粒,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方法得到的颗粒大小不一,易造成微生物菌的使用效率降低,同时该设备的制粒速率也较低。因此,亟需一种制粒均匀且制粒速率高的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能够实现制粒大小均匀且制粒速率高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包括底部支架、顶部支架和驱动电机,所述底部支架的顶面与顶部支架的底端固定安装,所述底部支架顶端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造粒箱支撑柱,所述收集箱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产品出口,所述顶部支架顶端的内腔与驱动电机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所述造粒箱支撑柱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造粒箱,所述造粒箱的外表面开设有造粒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挤压扇,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挤压扇上方的刮取装置,所述刮取装置的底面一体成型有刮刀,所述产品出口的底部放置有储存箱。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部支架顶面的内腔设为与驱动电机的外表面相适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造粒箱支撑柱位于收集箱内腔底部的斜面,且造粒箱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造粒箱的底面。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出口的顶端与收集箱连接处设为圆角,且产品出口距底面高度大于储存箱的高度。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造粒箱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造粒孔,且造粒孔的孔径即为所加工颗粒大小。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挤压扇的外端运动轨迹与造粒箱的内腔相适配,且挤压扇设有四个刮叶。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刮取装置设有四个支杆,且每个支杆的底面均一体成型有刮刀。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刮刀内侧的运动轨迹与造粒箱的外壁相适配,且每个刮刀均位于挤压扇端部的后方。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顶部支架顶面的内腔设为与驱动电机的外表面相适配,实现了顶部支架不仅能够起到对驱动电机的稳定支撑,同时还能够遮挡外界的杂物,避免了空气中的杂物落到造粒箱的内腔,造成产品被污染,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了造粒箱支撑柱位于收集箱内腔底部的斜面,且造粒箱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造粒箱的底面,实现了造粒箱支撑柱能够固定住造粒箱的同时,还不会出现造粒箱支撑柱阻碍刮刀的运动,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3、本技术通过设置了产品出口的顶端与收集箱连接处设为圆角,且产品出口距底面高度大于储存箱的高度,实现了产品能够从产品出口和收集箱的连接处顺畅的滑下,同时还不会出现由于产品出口距离地面高度过低出现储存箱无法放置到产品出口的底部,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造粒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造粒箱内部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A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底部支架;2、顶部支架;3、收集箱;31、造粒箱支撑柱;32、产品出口;4、驱动电机;5、造粒箱;51、造粒孔;6、挤压扇;7、刮取装置;71、刮刀;8、储存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顶部支架2和驱动电机4,底部支架1的顶面与顶部支架2的底端固定安装,底部支架1顶端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收集箱3,收集箱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造粒箱支撑柱31,收集箱3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产品出口32,顶部支架2顶端的内腔与驱动电机4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造粒箱支撑柱3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造粒箱5,造粒箱5的外表面开设有造粒孔51,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挤压扇6,驱动电机4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挤压扇6上方的刮取装置7,刮取装置7的底面一体成型有刮刀71,产品出口32的底部放置有储存箱8。参照说明书附图1-3:顶部支架2顶面的内腔设为与驱动电机4的外表面相适配。参照说明书附图2-3:造粒箱支撑柱31位于收集箱3内腔底部的斜面,且造粒箱支撑柱3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造粒箱5的底面。参照说明书附图2-3:产品出口32的顶端与收集箱3连接处设为圆角,且产品出口32距底面高度大于储存箱8的高度。参照说明书附图2:造粒箱5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造粒孔51,且造粒孔51的孔径即为所加工颗粒大小。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设置了造粒箱5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造粒孔51,且造粒孔51的孔径即为所加工颗粒大小,实现了在挤压扇6与造粒箱5内壁的作用下产品能够通过造粒孔51挤出然后再被刮刀71切下,即实现了将材料制成指定大小的颗粒状产品,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参照说明书附图4-5:挤压扇6的外端运动轨迹与造粒箱5的内腔相适配,且挤压扇6设有四个刮叶。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设置了挤压扇6的外端运动轨迹与造粒箱5的内腔相适配,且挤压扇6设有四个刮叶,实现了挤压扇6能够和造粒箱5对材料产生挤压,实现将材料输出为产品,且四个刮叶能够使设备工作效率更快,增加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参照说明书附图4-5:刮取装置7设有四个支杆,且每个支杆的底面均一体成型有刮刀71。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设置了刮取装置7设有四个支杆,且每个支杆的底面均一体成型有刮刀71,实现了能够有四个刮刀71同时进行工作,避免了因刮刀71数量不足出现产品大小不一,增加了设备的实用性。参照说明书附图4-5:刮刀71内侧的运动轨迹与造粒箱5的外壁相适配,且每个刮刀71均位于挤压扇6端部的后方。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设置了刮刀71内侧的运动轨迹与造粒箱5的外壁相适配,且每个刮刀71均位于挤压扇6端部的后方,实现了在造粒箱5和挤压扇6将产品挤出后,刮刀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顶部支架(2)和驱动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1)的顶面与顶部支架(2)的底端固定安装,所述底部支架(1)顶端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造粒箱支撑柱(31),所述收集箱(3)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产品出口(32),所述顶部支架(2)顶端的内腔与驱动电机(4)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所述造粒箱支撑柱(3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造粒箱(5),所述造粒箱(5)的外表面开设有造粒孔(51),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挤压扇(6),所述驱动电机(4)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挤压扇(6)上方的刮取装置(7),所述刮取装置(7)的底面一体成型有刮刀(71),所述产品出口(32)的底部放置有储存箱(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包括底部支架(1)、顶部支架(2)和驱动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1)的顶面与顶部支架(2)的底端固定安装,所述底部支架(1)顶端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造粒箱支撑柱(31),所述收集箱(3)的底端一体成型有产品出口(32),所述顶部支架(2)顶端的内腔与驱动电机(4)的外表面可拆卸安装,所述造粒箱支撑柱(3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造粒箱(5),所述造粒箱(5)的外表面开设有造粒孔(51),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挤压扇(6),所述驱动电机(4)输出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挤压扇(6)上方的刮取装置(7),所述刮取装置(7)的底面一体成型有刮刀(71),所述产品出口(32)的底部放置有储存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架(2)顶面的内腔设为与驱动电机(4)的外表面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微生菌生产用颗粒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箱支撑柱(31)位于收集箱(3)内腔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劲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正和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