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接收装置和转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型发光二极管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接收装置和转移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行业的蓬勃发展,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已经登上时代舞台,MicroLED比现有的OLED以及LCD等技术具有亮度更高、功耗更低、发光效率更好以及寿命更长等特点,但是目前MicroLED技术依然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难题,不论是制程技术、检查标准,还是生产制造成本,都与量产和商业应用有着很大的距离,而MicroLED显示背板的设计及制造就是其中一个挑战,其中包括将MicroLED转移至显示背板上,然后再经过各种工艺流程使得MicroLED与显示背板紧密结合,而后还需经过封装等工艺流程,从而实现MicroLED显示背板的正常显示。在MicroLED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巨量转移是关键步骤。MicroLED的巨量转移过程中种种原因导致MicroLED偏离预先位置,从而使后制程较难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底部电极、位于所述底部电极上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绝缘层内的开孔区域,微型发光二极管通过转移头转移至所述绝缘层的开孔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区域包括依序连接的初始对位部分、引导部分和最终停留部分;/n其中初始对位部分使得微型发光二极管初对位于开孔区域,初始对位部分的面积大于待转移的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面积;引导部分使得微型发光二极管保持在开孔区域内且发生位置改变;最终停留部分为使微型发光二极管最终保持在开孔区域内且位置固定,最终停留部分的尺寸与待转移的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尺寸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底部电极、位于所述底部电极上的绝缘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绝缘层内的开孔区域,微型发光二极管通过转移头转移至所述绝缘层的开孔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区域包括依序连接的初始对位部分、引导部分和最终停留部分;
其中初始对位部分使得微型发光二极管初对位于开孔区域,初始对位部分的面积大于待转移的微型发光二极管的面积;引导部分使得微型发光二极管保持在开孔区域内且发生位置改变;最终停留部分为使微型发光二极管最终保持在开孔区域内且位置固定,最终停留部分的尺寸与待转移的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尺寸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电极内设有位于开孔区域内的至少两根条状引导图案,条状引导图案位于初始对位部分、引导部分和最终停留部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尚君,王鸣昕,黄洪涛,朱景辉,高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