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影面板的
,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TFT(ThinFilmTransistor)是薄膜晶体管的缩写。TFT式显示屏是各类屏的主流显示设备,该类显示屏上的每个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像素点后面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TFT-LCD、AMOLED、AMQLED和Micro-LED等要实现良好的显示效果,都与阵列基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现有面板主流发展技术包括窄边框设计和自发光显示技术。边框变窄和自发光的像素补偿电路对面板电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将走线更多的集成在AA区内,会造成不同金属走线交叠增多,交叠引起的寄生电容增多会导致走线压降增大,面板的功耗增加。其次,现有的阵列基板中,栅极与源漏极存在一定的交叠面积,形成了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容Cgs和栅极和漏极之间的电容Cgd,并且阵列基板上扫描线和数据线相互交叉也会形成寄生电容。交叠电容的存在会使像素电极存在一定程度的跳变电压,即某一行开启或关闭时,栅极电压在关闭电压Voff和打开电压Von之间变化,该过程中寄生电容使像素电极产生跳变电压,跳变电压的大小与寄生电容的电容值成正比。图1所示为现有BCETFT(背沟道蚀刻型TFT)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衬底基板10、设置在衬底基板10上的栅极20、覆盖栅极10的栅极绝缘层30、设置在栅极绝缘层30上的有源层40以及设置在栅极绝缘层30和有源层40上且分别与有源层40两端接触的源极51和漏极52。现有栅极绝缘层30的厚度一般为为降低面板功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nS1:在玻璃基板上沉积第一金属层,然后通过曝光显影和刻蚀形成位于像素区域的栅极和位于端子区域的第一端子;/nS2:首先沉积覆盖栅极和第一端子的栅极绝缘层和位于栅极绝缘层上的光阻;然后对栅极绝缘层和光阻进行曝光和显影,形成位于半导体沟道所在区域并位于栅极绝缘层上的半导体沟道孔和位于第一端子上的端子接触孔;最后灰化去掉光阻;其中栅极绝缘层的厚度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玻璃基板上沉积第一金属层,然后通过曝光显影和刻蚀形成位于像素区域的栅极和位于端子区域的第一端子;
S2:首先沉积覆盖栅极和第一端子的栅极绝缘层和位于栅极绝缘层上的光阻;然后对栅极绝缘层和光阻进行曝光和显影,形成位于半导体沟道所在区域并位于栅极绝缘层上的半导体沟道孔和位于第一端子上的端子接触孔;最后灰化去掉光阻;其中栅极绝缘层的厚度为至半导体沟道孔下方的栅极绝缘层的厚度为至
S3:在步骤S2的基础上沉积半导体材料层,对半导体材料层进行刻蚀形成位于部分半导体沟道孔内的半导体层;
S4:在步骤S3的基础上沉积第二金属层,对第二金属层金属刻蚀形成分别与半导体层两端接触的源极和漏极以及通过端子接触孔与第一端子接触的第二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沉积覆盖栅极和第一端子的栅极绝缘层和位于栅极绝缘层上的光阻;
S22:采用栅极绝缘层半透掩膜版对光阻进行曝光显影,半导体沟道所在区域内的部分光阻被显影掉,端子接触孔所在区域的光阻全部被显影掉;栅极绝缘层半透掩膜版包括位于半导体沟道所在区域的半曝光区域、位于端子接触孔所在区域的全曝光区域以及其他未曝光区域;
S23:继续对光阻和栅极绝缘层进行曝光显影和刻蚀,首先刻蚀端子接触孔所在区域的栅极绝缘层并形成端子接触孔,然后对半导体沟道所在区域的部分光阻进行灰化处理并去掉所述部分光阻,最后对半导体沟道所在区域的栅极绝缘层进行刻蚀并形成半导体沟道孔;
S24:灰化去掉光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采用半导体掩膜版对半导体材料层进行刻蚀形成位于部分半导体沟道孔内的半导体层;步骤S4中,采用源漏极掩膜版对第二金属层金属刻蚀形成分别与半导体层两端接触的源极和漏极以及通过端子接触孔与第一端子接触的第二端子。
4.一种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玻璃基板上沉积第一金属层,然后通过曝光显影和刻蚀形成位于像素区域的栅极和位于端子区域的第一端子;
S2:首先沉积覆盖栅极和第一端子的栅极绝缘层和位于栅极绝缘层上的光阻;然后对栅极绝缘层和光阻进行曝光和显影,形成位于半导体沟道所在区域并位于栅极绝缘层上的半导体沟道孔;最后灰化去掉光阻;其中栅极绝缘层的厚度为至半导体沟道孔下方的栅极绝缘层的厚度为至
S3:在步骤S2的基础上沉积半导体材料层,对半导体材料层进行刻蚀形成位于部分半导体沟道孔内的半导体层;
S4:对栅极绝缘层进行刻蚀并形成位于第一端子上的端子接触孔;
S5:在步骤S4的基础上沉积第二金属层,对第二金属层金属刻蚀形成分别与半导体层两端接触的源极和漏极以及通过端子接触孔与第一端子接触的第二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阵列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沉积覆盖栅极和第一端子的栅极绝缘层和位于栅极绝缘层上的光阻;
S22:采用源漏极透掩膜版对光阻进行曝光和显影,半导体沟道所在区域内的部分光阻被显影掉;源漏极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米,王鸣昕,卞存健,徐尚君,舒扬,袁玲,程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