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486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所述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包括顶板、底板、支柱、固定螺母、位置调节螺母、力传感器、起吊装置及滑台,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支柱分别垂直设于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之间,其两端分别贯穿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所述固定螺母分别设于所述支柱的两端;所述位置调节螺母设于所述支柱上,并与所述顶板的底面相接;所述力传感器设于所述顶板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起吊装置设于所述顶板顶面的一侧;所述滑台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并能与所述底板进行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能适应不同吨位和高度的千斤顶,使待检定千斤顶与力传感器快速对正。

A new type of reaction frame for Jack ve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
技术介绍
根据JJG621-2012《液压千斤顶检定规程》中8.2规定:千斤顶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六个月。并且,在铁道部TB/T-3043-2005标准中3.3.10.3规定:千斤顶校正有效期限不应超过一个月。因此,反力架是千斤顶检定必须使用的设备。目前,常用的千斤顶重量从几十公斤至几百公斤不等。在千斤顶检定时,存在难以将千斤顶搬放至反力架平台上以及千斤顶与力传感器难以对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千斤顶检定时难以将千斤顶搬放至反力架平台上以及千斤顶与力传感器难以对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能适应不同吨位和高度的千斤顶,使待检定千斤顶与力传感器快速对正,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包括顶板、底板、支柱、固定螺母、位置调节螺母、力传感器、起吊装置及滑台,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支柱分别垂直设于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之间,其两端分别贯穿所述顶板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支柱、固定螺母、位置调节螺母、力传感器、起吊装置及滑台,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支柱分别垂直设于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之间,其两端分别贯穿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所述固定螺母分别设于所述支柱的两端;所述位置调节螺母设于所述支柱上,并与所述顶板的底面相接;所述力传感器设于所述顶板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起吊装置设于所述顶板顶面的一侧;所述滑台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并能与所述底板进行相对移动,且所述滑台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起吊装置的长度方向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支柱、固定螺母、位置调节螺母、力传感器、起吊装置及滑台,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支柱分别垂直设于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之间,其两端分别贯穿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所述固定螺母分别设于所述支柱的两端;所述位置调节螺母设于所述支柱上,并与所述顶板的底面相接;所述力传感器设于所述顶板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起吊装置设于所述顶板顶面的一侧;所述滑台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并能与所述底板进行相对移动,且所述滑台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起吊装置的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及所述底板的大小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为四根,其分别设于所述底板的四角;且所述支柱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其分别与所述固定螺母、所述顶板及所述位置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千斤顶检定用反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导轨、与所述导轨配合设置的手推跑车及手拉葫芦,所述导轨设于所述顶板的顶面,其一端延伸出所述顶板;所述手推跑车设于所述导轨延伸出所述顶板的一端的下方;所述手拉葫芦设于所述手推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辉红刘德坤李石存周昆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