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桨叶折叠及变距的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71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的一种用于桨叶折叠及变距的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桨夹和一个桨毂。其中,每一个桨夹包括第一平行臂、第二平行臂、销轴和凸臂;第一平行臂和第二平行臂通过各自的端部固定在凸臂上;桨毂包括两个凹臂、连接环、连接轴和两个导力臂,两个凹臂对称的固定在连接环的横向两侧,每一个凹臂对应的与一个凸臂通过第三连接孔销轴连接,连接环套设在旋翼连接座上,连接轴将连接环和旋翼连接座旋转连接;两个导力臂固定在连接环的纵向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桨叶连接时能够实现桨叶的双向折叠,具有减小收纳空间的特点,同时,直接在连接机构中设置导力臂进行变距传力,使得变距驱动时连接关系简单,具有结构简便的技术效果。

Connecting mechanism for blade folding and variable p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桨叶折叠及变距的连接机构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桨叶折叠及变距的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无人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无人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无人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无人机常用于对山区和跨越大江大河的输电线路的巡检,以及在冰灾、水灾、地震、滑坡、夜晚期间进行巡线检查。现有共轴无人机均由上下桨叶全变距控制,其在收纳时通常其用于桨叶折叠的连接机构只能通过横向折叠的方式进行收纳,这种只具有横向折叠功能的连接机构,当无人机本身体积较大时(如四旋翼机型或六旋翼机型等),由于无人机本身体积较大需要占据空间,所以仅通过该横向折叠的连接机构来连接无人机的桨叶横向折叠即可,但是对于部分小型无人机(mini圆筒型无人机等),由于无人机本身体积较小,而此时仅通过该横向折叠的连接机构来连接无人机的桨叶横向折叠时并不能满足收纳要求,存在占据空间大的技术缺陷,同时,对于上下桨叶全变距控制而言,传统的连接机构也是额外设置有用于电机及桨夹之间的变距驱动结构,使得连接关系复杂,结构设计不简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用于桨叶折叠及变距的连接机构,应用于无人机的桨叶连接时能够实现桨叶的横向、纵向双向折叠,具有减小收纳空间的特点,同时,直接在连接机构中设置导力臂进行变距传力,使得变距驱动时连接关系简单,在进行桨叶双向折叠过程中也具备变距传力的特点,具有结构简便的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桨叶折叠及变距的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桨夹,每一个所述桨夹包括第一平行臂、第二平行臂、销轴和凸臂;其中,所述第一平行臂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平行臂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凸臂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平行臂和所述第二平行臂通过各自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凸臂上,并与所述凸臂形成一凹槽结构,以使得无人机的两个桨叶分别通过其端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凹槽结构内,并通过所述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桨叶的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将任意一个桨叶和其对应的一个所述桨夹销轴连接;桨毂,所述桨毂包括两个凹臂、一个连接环、一个连接轴和两个用于传导驱动力的导力臂,两个所述凹臂对称的固定在所述连接环的横向两侧,每一个所述凹臂对应的与一个所述凸臂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销轴连接,套设在无人机的旋翼轴上的旋翼连接座开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五连接孔,且所述连接环套设在所述旋翼连接座上,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将所述连接环和所述旋翼连接座旋转连接;两个所述导力臂对称的固定在所述连接环的纵向两侧,并分别与变距组件活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变距组件驱动两个所述导力臂带动所述连接环绕所述连接轴进行旋转。可选的,所述第一平行臂和所述第二平行臂相互平行。可选的,所述第一平行臂和/或所述第二平行臂相对于所述凹臂的折叠角度为0°-90°。可选的,所述桨叶相对于所述桨夹的折叠角度为0°-180°。可选的,所述连接环的横向两侧靠近对应的所述凹臂处,设置有用于减重的减重凹孔。可选的,两个所述导力臂所在的直线方向,和两个所述凹臂所在的直线方向相互垂直。可选的,两个所述导力臂所在的直线方向和所述连接轴相互垂直。可选的,两个所述凹臂所在的直线方向和所述连接轴相互平行。可选的,所述减重凹孔呈扇形结构。可选的,所述连接轴所在的直线为所述扇形结构的中心轴线。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用于桨叶折叠及变距的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桨夹和一个桨毂。其中,每一个桨夹包括第一平行臂、第二平行臂、销轴和凸臂;其中,第一平行臂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平行臂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凸臂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一平行臂和第二平行臂通过各自的端部固定在凸臂上,并与凸臂形成一凹槽结构;桨毂包括两个凹臂、连接环、连接轴和两个导力臂,两个凹臂对称的固定在连接环的横向两侧,每一个凹臂对应的与一个凸臂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销轴连接,旋翼轴上的旋翼连接座开设有第四连接孔;连接环上设置有与第四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五连接孔,且连接环套设在旋翼连接座上,连接轴依次穿过第五连接孔、第四连接孔将连接环和旋翼连接座旋转连接;两个导力臂对称的固定在连接环的纵向两侧,并分别与变距组件活动连接。本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的桨叶连接时能够实现桨叶的横向、纵向双向折叠,具有减小收纳空间的特点,同时,直接在连接机构中设置导力臂进行变距传力,使得变距驱动时连接关系简单,在进行桨叶双向折叠过程中也具备变距传力的特点,具有结构简便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连接机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连接机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技术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同时,本技术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参见图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桨叶折叠及变距的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桨夹4和一个桨毂5。其中,每一个桨夹4包括第一平行臂41、第二平行臂42、销轴43和凸臂44;其中,第一平行臂4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5,第二平行臂4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6,凸臂44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47,第一平行臂41和第二平行臂42通过各自的端部固定在凸臂44上,并与凸臂44形成一凹槽结构;桨毂5包括两个凹臂51、连接环52、连接轴53和两个导力臂54,两个凹臂51对称的固定在连接环52的横向两侧,每一个凹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桨叶折叠及变距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个桨夹,每一个所述桨夹包括第一平行臂、第二平行臂、销轴和凸臂;其中,所述第一平行臂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平行臂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凸臂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平行臂和所述第二平行臂通过各自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凸臂上,并与所述凸臂形成一凹槽结构,以使得无人机的两个桨叶分别通过其端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凹槽结构内,并通过所述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桨叶的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将任意一个桨叶和其对应的一个所述桨夹销轴连接;/n桨毂,所述桨毂包括两个凹臂、一个连接环、一个连接轴和两个用于传导驱动力的导力臂,两个所述凹臂对称的固定在所述连接环的横向两侧,每一个所述凹臂对应的与一个所述凸臂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销轴连接,套设在无人机的旋翼轴上的旋翼连接座开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五连接孔,且所述连接环套设在所述旋翼连接座上,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将所述连接环和所述旋翼连接座旋转连接;两个所述导力臂对称的固定在所述连接环的纵向两侧,并分别与变距组件活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变距组件驱动两个所述导力臂带动所述连接环绕所述连接轴进行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桨叶折叠及变距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桨夹,每一个所述桨夹包括第一平行臂、第二平行臂、销轴和凸臂;其中,所述第一平行臂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平行臂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凸臂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平行臂和所述第二平行臂通过各自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凸臂上,并与所述凸臂形成一凹槽结构,以使得无人机的两个桨叶分别通过其端部设置在对应的一个所述凹槽结构内,并通过所述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桨叶的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将任意一个桨叶和其对应的一个所述桨夹销轴连接;
桨毂,所述桨毂包括两个凹臂、一个连接环、一个连接轴和两个用于传导驱动力的导力臂,两个所述凹臂对称的固定在所述连接环的横向两侧,每一个所述凹臂对应的与一个所述凸臂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销轴连接,套设在无人机的旋翼轴上的旋翼连接座开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五连接孔,且所述连接环套设在所述旋翼连接座上,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将所述连接环和所述旋翼连接座旋转连接;两个所述导力臂对称的固定在所述连接环的纵向两侧,并分别与变距组件活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变距组件驱动两个所述导力臂带动所述连接环绕所述连接轴进行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桨叶折叠及变距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行臂和所述第二平行臂相互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瑞涵唐云野祖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