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的尾翼变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0243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5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人机的尾翼变距装置,包括波箱主体、横向穿设于波箱主体布置的传动轴、安装于传动轴一端的旋翼机构、活动套设于传动轴中部并与旋翼机构固定连接的滑动机构、以及安装于波箱顶部并与滑动机构固定连接的稳固机构;所述波箱主体内设有齿轮组件,传动轴经齿轮组件与无人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波箱主体内还设有与稳固机构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稳固机构带动滑动机构沿传动轴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变距稳定、变距精度高、实用性强。

A variable tail distance device of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的尾翼变距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的尾翼变距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无人机飞行控制领域中,尾翼变距装置一般设于无人机的尾部,是用来控制无人机的尾部桨叶的偏转从而控制无人机飞行方向的装置。常规的尾翼变距装置包括波箱、传动轴、舵机,舵机的输出端直接连接在传动轴上,以此来控制传动轴收缩进而控制尾部桨叶偏转。但舵机除了驱动传动轴来回收缩外,还会产生垂直于传动轴轴线的旋转力以控制传动轴带动桨叶旋转,震动大,导致变距不精确,且受桨叶反扭力的影响对传动轴损耗大,进而降低尾翼变距装置的寿命,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综上可知,所述尾翼变距装置,实际中存在不便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的尾翼变距装置,该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变距稳定、变距精度高、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的尾翼变距装置,包括波箱主体、横向穿设于波箱主体布置的传动轴、安装于传动轴一端的旋翼机构、活动套设于传动轴中部并与旋翼机构固定连接的滑动机构、以及安装于波箱顶部并与滑动机构固定连接的稳固机构;所述波箱主体内设有齿轮组件,传动轴经齿轮组件与无人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波箱主体内还设有与稳固机构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稳固机构带动滑动机构沿传动轴滑动。进一步地,所述旋翼机构包括套设于传动轴一端外侧的旋翼头,沿旋翼头周侧等间距布置的若干旋翼夹;每一旋翼夹的一端与旋翼头外侧旋转连接,另一端夹设一旋翼本体。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活动套设于传动轴中部外侧的滑动套、经滚珠轴承套设于滑动套一端外侧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周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凸起部,每一凸起部与一旋翼夹对应布置,且每一凸起部与对应的旋翼夹之间还设有一传动杆。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两端还设有缓冲垫。进一步地,所述稳固机构包括两摆臂、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两摆臂沿竖直方向对应布置于滑动套另一端的相对两外侧,且每一摆臂的一端经第一销轴与滑动套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相对倾斜布置于两摆臂与波箱主体之间,且第一连接杆一端设于两摆臂之间并与两摆臂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波箱主体顶部铰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两摆臂中部之间的第二销轴、安装于波箱主体顶部内侧的直线电机模组,两端分别与直线电机模组、第二销轴驱动连接的驱动轴。进一步地,每一摆臂经第一销轴与滑动套旋转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滑动套周侧,并部分包裹滑动套。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滑动机构、驱动机构可实现对旋翼机构进行变距,不用驱动传动轴进行收缩运动,降低传动轴的损耗、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2)通过稳固机构可提高对旋翼机构进行变距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变距精度;3)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紧凑、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省却输出轴的立体图;图3为图2省却波箱主体、稳固机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识说明:1—波箱主体;2—传动轴;3—旋翼机构;4—滑动机构;5—稳固机构;6—齿轮组件;7—驱动机构;8—输出轴;31—旋翼头;32—旋翼夹;33—旋翼本体;41—滑动套;42—旋转座;43—传动杆;51—摆臂;52—第一连接杆;53—第二连接杆;421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的尾翼变距装置,包括波箱主体1、横向穿设于波箱主体1布置的传动轴2、安装于传动轴2一端的旋翼机构3、活动套设于传动轴2中部并与旋翼机构3固定连接的滑动机构4、以及安装于波箱顶部并与滑动机构4固定连接的稳固机构5;所述波箱主体1内设有齿轮组件6,传动轴2经齿轮组件6与无人机的输出轴8驱动连接;所述波箱主体1内还设有与稳固机构5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用于驱动稳固机构5带动滑动机构4沿传动轴2滑动。其中,所述旋翼机构3包括套设于传动轴2一端外侧的旋翼头31,沿旋翼头31周侧等间距布置的若干旋翼夹32;每一旋翼夹32的一端与旋翼头31外侧旋转连接,另一端夹设一旋翼本体33;所述滑动机构4包括活动套设于传动轴2中部外侧的滑动套41、经滚珠轴承套设于滑动套41一端外侧的旋转座42;所述旋转座42周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凸起部421,每一凸起部421与一旋翼夹32对应布置,且每一凸起部421与对应的旋翼夹32之间还设有一传动杆43;所述传动杆43两端还设有缓冲垫。所述稳固机构5包括两摆臂51、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杆52和第二连接杆53;所述两摆臂51沿竖直方向对应布置于滑动套41另一端的相对两外侧,且每一摆臂51的一端经第一销轴与滑动套41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2、第二连接杆53相对倾斜布置于两摆臂51与波箱主体1之间,且第一连接杆52一端与两摆臂51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53的一端与波箱主体1顶部铰接;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设于两摆臂51中部之间的第二销轴、安装于波箱主体1顶部内侧的直线电机模组,两端分别与直线电机模组、第二销轴驱动连接的驱动轴;每一摆臂51经第一销轴与滑动套41旋转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滑动套41周侧,并部分包裹滑动套41。本技术工作原理:本实例中,旋翼夹32设置为3个(图1-3中均只示出一个旋翼夹32),旋转座42的凸起部421也对应设置为3个,凸起部421呈三角形,且每一凸起部421的端部开设有用于安装传动杆43的安装孔;传动杆43布置于旋翼夹32与凸起部421之间(传动杆43一端与旋翼夹32一侧端部固定连接),滑动套41带动旋转座42沿传动轴2滑动时,旋转座42经传动杆43驱动对应的旋翼夹32相对旋翼头31(旋翼夹32经轴承、旋转轴与旋翼头31旋转连接)旋转,以此实现对旋翼夹32、旋翼本体33角度的调整(即变距);传动杆43两端设有缓冲垫,可缓冲旋转座42与旋翼夹32承受的挤压力,增强变距的稳定性。旋转座42经滚珠轴承活动套设于滑动套41外侧,故传动轴2驱动旋翼头31带动旋翼夹32旋转时,旋翼夹32经传动杆43可带动旋转座42与旋翼夹32做同步旋转运动;滑动套41经滚珠轴承或其他滑动轴承滑动套41设于传动轴2外侧(并不随传动轴2同步旋转),故可受驱动机构7驱动带动旋转座42沿传动轴2滑动;每一摆臂51经第一销轴与滑动套41旋转的一端呈类弧形,半包裹于滑动套41周侧,可提高装置的紧凑性;两摆臂51的另一端依次经第一连接杆52、第二连接杆53与波箱主体1顶部铰接,一方面,当直线电机模组经驱动轴驱动摆臂51带动滑动套41滑动时,可缓解直线电机模组的驱动力,增强滑动套41滑动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当旋转轴与滑动套41之间的滚珠轴承年久未修,摩擦力增大时,旋转轴有带动滑动套41旋转的可能,而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接杆52、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的尾翼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波箱主体、横向穿设于波箱主体布置的传动轴、安装于传动轴一端的旋翼机构、活动套设于传动轴中部并与旋翼机构固定连接的滑动机构、以及安装于波箱顶部并与滑动机构固定连接的稳固机构;所述波箱主体内设有齿轮组件,传动轴经齿轮组件与无人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波箱主体内还设有与稳固机构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稳固机构带动滑动机构沿传动轴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的尾翼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波箱主体、横向穿设于波箱主体布置的传动轴、安装于传动轴一端的旋翼机构、活动套设于传动轴中部并与旋翼机构固定连接的滑动机构、以及安装于波箱顶部并与滑动机构固定连接的稳固机构;所述波箱主体内设有齿轮组件,传动轴经齿轮组件与无人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波箱主体内还设有与稳固机构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稳固机构带动滑动机构沿传动轴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的尾翼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机构包括套设于传动轴一端外侧的旋翼头,沿旋翼头周侧等间距布置的若干旋翼夹;每一旋翼夹的一端与旋翼头外侧旋转连接,另一端夹设一旋翼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的尾翼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活动套设于传动轴中部外侧的滑动套、经滚珠轴承套设于滑动套一端外侧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周侧等间距设有若干凸起部,每一凸起部与一旋翼夹对应布置,且每一凸起部与对应的旋翼夹之间还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有维胡延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聚世纪无人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