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人机的组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9409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组合部件,包括仓体机构和脚架。其中仓体机构的第一罩体用于放置动力源器件,第一仓体用于存储电源模块;使得在无人机的底部形成单独存储部分载荷的独立存储空间,避免机身需安装电源模块而占据空间,同时脚架中四个支脚分别与架体活动连接,每一个支脚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每一个柔性件的一端对应的抵于一个支脚的第一杆的端部上,另一端抵于该对应的支脚的第二杆的端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采用若干根支撑杆作为起落架的方式往往使得冲击力直接作用于该起落架而使得起落架与地面之间发生碰撞,最终造成起落架的着地端极易受损。

Combined components for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无人机的组合部件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组合部件。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无人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无人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无人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无人机常用于对山区和跨越大江大河的输电线路的巡检,以及在冰灾、水灾、地震、滑坡、夜晚期间进行巡线检查。无人机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其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在机身内部预留安置动力源器件(如舵机)、电源模块、飞控模块、导航模块等智能模块,而本身由于无人机的体积小巧、轻便,使得其内部空间有限,无法合理的对动力源器件(如舵机)、电源模块、飞控模块、导航模块等智能模块在其机身内部进行安置,同时现有无人机也通常采用若干根支撑杆,且该支撑杆的一端与无人机的机身固定连接,另一端在无人机需要着落时作为支撑点对无人机进行支撑,而无人机在着落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组合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仓体机构,固定于无人机的机身底部,所述仓体机构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一仓体;所述第一罩体用于放置所述无人机的动力源器件,以通过所述第一罩体将所述动力源器件包络在其内部;所述第一仓体与所述第一罩体卡扣连接,且所述第一仓体与所述第一罩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仓体内设置有用于给所述无人机供电的电源模块;/n脚架,用于对所述仓体机构进行支撑,所述脚架包括架体、四个支脚和四个弹簧;所述架体呈圆形结构,并固定于所述仓体机构的底部;所述四个支脚分别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使得所述四个支脚相对于所述架体可旋转;其中,每一个所述支脚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无人机的组合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仓体机构,固定于无人机的机身底部,所述仓体机构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一仓体;所述第一罩体用于放置所述无人机的动力源器件,以通过所述第一罩体将所述动力源器件包络在其内部;所述第一仓体与所述第一罩体卡扣连接,且所述第一仓体与所述第一罩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仓体内设置有用于给所述无人机供电的电源模块;
脚架,用于对所述仓体机构进行支撑,所述脚架包括架体、四个支脚和四个弹簧;所述架体呈圆形结构,并固定于所述仓体机构的底部;所述四个支脚分别与所述架体活动连接,使得所述四个支脚相对于所述架体可旋转;其中,每一个所述支脚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滑动连接;每一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对应的抵于一个所述支脚的第一杆的端部上,另一端抵于该对应的所述支脚的第二杆的端部上,使得所述第二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杆滑动时需克服所述弹簧的弹性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机构还包括:
第二仓体,所述第二仓体与所述第一仓体卡扣连接,且所述第二仓体与所述第一仓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仓体内设置有导航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机构还包括:
第三仓体,所述第三仓体与所述第二仓体卡扣连接,且所述第三仓体与所述第二仓体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仓体内设置有飞控模块;
其中,所述架体固定于所述第三仓体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均呈圆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部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瑞涵唐云野祖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