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旋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5513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旋翼无人机,包括:GPS信号接收发射器、旋翼机构、电机组件、舵机组件、电池组、吊舱、导线轴。其中,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对称的固定在电机固定座的横向两侧,使得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在水平方向上并列分布,极大地减小了上旋翼组件和下旋翼组件之间的轴向距离,使得上旋翼组件和下旋翼组件之间仅存在一个电机轴向长度的轴向距离,另外舵机组件包括舵机连接盘、第一舵机部件、第二舵机部件、舵机固定座及倾斜轴承件,且第一舵机部件和第二舵机部件横向固定在舵机固定座上,相比于传统的若干个舵机部件轴向分布的情况,简化了旋翼无人机轴向分布结构,使得无人机在轴向上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具有小型、轻便化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旋翼无人机
本技术属于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旋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无人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无人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无人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无人机常用于对山区和跨越大江大河的输电线路的巡检,以及在冰灾、水灾、地震、滑坡、夜晚期间进行巡线检查。现有共轴无人机均由上旋翼和下旋翼的上下桨叶全变距控制,使用六舵机控制,且用于驱动上旋翼和下旋翼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均为上下对称分布,用于进行变距驱动的六舵机也均是轴向分布,这就使得无人机在轴向设计上占据空间太大,结构不紧凑,不具备轻便化的结构设计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改变旋翼无人机的电机分布和舵机分布结构,达到无人机在轴向设计上空间结构紧凑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旋翼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GPS信号接收发射器;旋翼机构,所述旋翼机构包括上旋翼组件和下旋翼组件;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电机固定座,且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座的横向两侧,使得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在水平方向上并列分布,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上旋翼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下旋翼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上旋翼组件和所述下旋翼组件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座的轴向两侧;舵机组件,所述舵机组件包括舵机连接盘、第一舵机部件、第二舵机部件、舵机固定座及倾斜轴承件,且所述第一舵机部件和所述第二舵机部件横向固定在所述舵机固定座上,所述舵机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舵机连接盘上,所述倾斜轴承件和所述下旋翼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舵机部件和所述第二舵机部件分别与所述倾斜轴承件活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舵机部件和所述第二舵机部件拉动所述倾斜轴承件倾斜动作,以带动所述下旋翼组件进行变距;导线轴,所述导线轴内设用于安置导线的空心走线区域,且所述导线轴依次穿过所述舵机连接盘、所述倾斜轴承件、所述下旋翼组件、所述电机固定座和所述上旋翼组件,所述GPS信号接收发射器固定在所述导线轴的一端端部上,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对称的分布在所述导线轴的横向两侧;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固定在所述导线轴的另一端端部上,并与吊舱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端部设置有第一旋转齿轮,所述上旋翼组件包括:两个上旋翼;上旋转座,所述上旋转座套设在所述导线轴上,并与所述导线轴轴承连接,且所述上旋转座的外围部位设置有一圈第二旋转齿轮,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咬合,以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和所述上旋转座进行旋转;上旋翼盘,所述上旋翼盘的内部呈中空结构,包括:第一盘体、第一盘座、三个第一条形齿和两个第一散热翼齿,所述第一盘体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接齿,两个所述上旋翼对应的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齿上;所述三个第一条形齿的一端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盘座的外围部位,另一端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盘体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翼齿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盘体的内侧壁上,且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翼齿与所述第一盘座所在的平面呈锐角分布。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旋转齿轮,所述下旋翼组件包括:两个下旋翼;下旋转座,所述下旋转座套设在所述导线轴上,并与所述导线轴轴承连接,且所述下旋转座的外围部位设置有一圈所述第二旋转齿轮,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咬合,以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和所述下旋转座进行旋转;下旋翼盘,所述下旋翼盘的内部呈中空结构,包括:第二盘体、第二盘座、三个第二条形齿和两个第二散热翼齿,所述第二盘体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接齿,两个所述下旋翼对应的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齿上;三个所述第二条形齿的一端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二盘座的外围部位,另一端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二盘体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翼齿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二盘体的内侧壁上,且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翼齿与所述第二盘座所在的平面呈锐角分布,所述第二盘座开设有固定孔。可选的,所述电机固定座包括:Z型座架,所述Z型座架的截面呈Z型结构,且所述Z型座架的包括穿孔座、第一放置区域和第二放置区域,所述第一放置区域和所述第二放置区域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穿孔座的两侧,且所述穿孔座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一穿轴孔,使得所述Z型座架通过所述穿轴孔套设在所述导线轴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区域内,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区域内;第一电调安装板,所述第一电调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穿孔座的一侧;第二电调安装板,所述第二电调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穿孔座的另一侧;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置区域上,以支撑所述第一电机;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放置区域上,以支撑所述第二电机;其中,所述第一电调安装板和所述第二电调安装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电调安装板和所述第一底板相互垂直。可选的,所述第一放置区域包括:第一侧区域、第二侧区域和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侧区域、所述第二侧区域的截面均呈直接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第一侧区域、第二侧区域通过各自的一条直角边区域分别与所述穿孔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区域、第二侧区域上均开始有减重孔,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穿孔座上,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侧区域和所述第二侧区域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区域和所述第二侧区域相垂直,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机外形相匹配的弧线结构;以及,所述第二放置区域包括:第三侧区域、第四侧区域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三侧区域、所述第四侧区域的截面均呈直接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第三侧区域、第四侧区域通过各自的一条直角边区域分别与所述穿孔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区域、第四侧区域上均开始有减重孔,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穿孔座上,所述第二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三侧区域和所述第四侧区域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三侧区域和所述第四侧区域相垂直,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电机外形相匹配的弧线结构。可选的,所述穿孔座与所述第一电调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电调安装板安转的一侧设置有横向穿线孔,且所述穿孔座与所述第一电调安装板和/或所述第二电调安装板安转的一侧呈内凹结构,所述穿线孔设置在所述内凹结构的中心部位,并与所述穿轴孔相连通。可选的,所述舵机连接盘包括:第一盘臂、第二盘臂、第三盘臂和第三盘体,所述第三盘体上开设有穿轴孔,使得所述第三盘体通过所述穿轴孔套设在所述导线轴上,所述第三盘体的上侧面与所述倾斜轴承件衔接,所述第三盘体的下侧面与所述舵机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盘臂、所述第二盘臂和所述第三盘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盘体的侧壁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盘臂和所述第二盘臂在同一条直接上,所述第三盘臂分别与所述第一盘臂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nGPS信号接收发射器;/n旋翼机构,所述旋翼机构包括上旋翼组件和下旋翼组件;/n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电机固定座,且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座的横向两侧,使得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在水平方向上并列分布,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上旋翼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下旋翼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上旋翼组件和所述下旋翼组件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座的轴向两侧;/n舵机组件,所述舵机组件包括舵机连接盘、第一舵机部件、第二舵机部件、舵机固定座及倾斜轴承件,且所述第一舵机部件和所述第二舵机部件横向固定在所述舵机固定座上,所述舵机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舵机连接盘上,所述倾斜轴承件和所述下旋翼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舵机部件和所述第二舵机部件分别与所述倾斜轴承件活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舵机部件和所述第二舵机部件拉动所述倾斜轴承件倾斜动作,以带动所述下旋翼组件进行变距;/n导线轴,所述导线轴内设用于安置导线的空心走线区域,且所述导线轴依次穿过所述舵机连接盘、所述倾斜轴承件、所述下旋翼组件、所述电机固定座和所述上旋翼组件,所述GPS信号接收发射器固定在所述导线轴的一端端部上,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对称的分布在所述导线轴的横向两侧;/n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固定在所述导线轴的另一端端部上,并与吊舱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
GPS信号接收发射器;
旋翼机构,所述旋翼机构包括上旋翼组件和下旋翼组件;
电机组件,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及电机固定座,且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座的横向两侧,使得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在水平方向上并列分布,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上旋翼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下旋翼组件转动连接,且所述上旋翼组件和所述下旋翼组件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电机固定座的轴向两侧;
舵机组件,所述舵机组件包括舵机连接盘、第一舵机部件、第二舵机部件、舵机固定座及倾斜轴承件,且所述第一舵机部件和所述第二舵机部件横向固定在所述舵机固定座上,所述舵机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舵机连接盘上,所述倾斜轴承件和所述下旋翼组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舵机部件和所述第二舵机部件分别与所述倾斜轴承件活动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舵机部件和所述第二舵机部件拉动所述倾斜轴承件倾斜动作,以带动所述下旋翼组件进行变距;
导线轴,所述导线轴内设用于安置导线的空心走线区域,且所述导线轴依次穿过所述舵机连接盘、所述倾斜轴承件、所述下旋翼组件、所述电机固定座和所述上旋翼组件,所述GPS信号接收发射器固定在所述导线轴的一端端部上,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对称的分布在所述导线轴的横向两侧;
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固定在所述导线轴的另一端端部上,并与吊舱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端部设置有第一旋转齿轮,所述上旋翼组件包括:
两个上旋翼;
上旋转座,所述上旋转座套设在所述导线轴上,并与所述导线轴轴承连接,且所述上旋转座的外围部位设置有一圈第二旋转齿轮,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咬合,以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和所述上旋转座进行旋转;
上旋翼盘,所述上旋翼盘的内部呈中空结构,包括:第一盘体、第一盘座、三个第一条形齿和两个第一散热翼齿,所述第一盘体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接齿,两个所述上旋翼对应的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齿上;所述三个第一条形齿的一端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盘座的外围部位,另一端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盘体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翼齿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盘体的内侧壁上,且两个所述第一散热翼齿与所述第一盘座所在的平面呈锐角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旋转齿轮,所述下旋翼组件包括:
两个下旋翼;
下旋转座,所述下旋转座套设在所述导线轴上,并与所述导线轴轴承连接,且所述下旋转座的外围部位设置有一圈所述第二旋转齿轮,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和所述第一旋转齿轮咬合,以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齿轮的旋转带动所述第二旋转齿轮和所述下旋转座进行旋转;
下旋翼盘,所述下旋翼盘的内部呈中空结构,包括:第二盘体、第二盘座、三个第二条形齿和两个第二散热翼齿,所述第二盘体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接齿,两个所述下旋翼对应的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齿上;三个所述第二条形齿的一端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二盘座的外围部位,另一端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二盘体的底部,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翼齿等间距的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二盘体的内侧壁上,且两个所述第二散热翼齿与所述第二盘座所在的平面呈锐角分布,所述第二盘座开设有固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固定座包括:
Z型座架,所述Z型座架的截面呈Z型结构,且所述Z型座架的包括穿孔座、第一放置区域和第二放置区域,所述第一放置区域和所述第二放置区域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穿孔座的两侧,且所述穿孔座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一穿轴孔,使得所述Z型座架通过所述穿轴孔套设在所述导线轴上;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区域内,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区域内;
第一电调安装板,所述第一电调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穿孔座的一侧;
第二电调安装板,所述第二电调安装板固定在所述穿孔座的另一侧;
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置区域上,以支撑所述第一电机;
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固定在所述第二放置区域上,以支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阳祖亚军唐云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