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24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其包括:本体面板、开设于本体面板上的前门洞和后门洞、连接于本体面板后端的侧围外板;本体面板的前部立板自上而下分别形成:前翼子板安装区域和前门安装区域,本体面板的中部立板的形成位于前门洞和后门洞之间的B柱区域,本体面板的后部立板形成后门安装区域,且侧围外板连接于后部立板上,侧围外板与后部立板之间还形成三角窗区域,侧围外板的后部边缘还形成有尾灯安装区域以及后轮安装区域,本体面板的下部横板具有横向布置的台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本体面板、前门洞、后门洞以及侧围外板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连接强度好、易于装配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

A side wall structure of aluminum alloy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的车身侧围是形成车身的侧壁,是组成座舱的重要结构总成,其用于支撑顶盖,连接车身前、后部分,以及固定前后风窗玻璃,并用以安装车门。汽车在受到侧面撞击时,侧围的强度直接关系到车厢内乘客的安全。因此,针对如何保证车身的强度,使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其包括:本体面板、开设于所述本体面板上的前门洞和后门洞、连接于所述本体面板后端的侧围外板;所述本体面板的前部立板自上而下分别形成:前翼子板安装区域和前门安装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中部立板的形成位于所述前门洞和后门洞之间的B柱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后部立板形成后门安装区域,且所述侧围外板连接于所述后部立板上,所述侧围外板与后部立板之间还形成三角窗区域,所述侧围外板的后部边缘还形成有尾灯安装区域以及后轮安装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下部横板具有横向布置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加强筋。作为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的改进,所述前翼子板安装区域上还开设有前翼子板安装孔,所述前门安装区域上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前门上铰链安装孔、前门护套安装孔、前门下铰链安装孔。作为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的改进,所述B柱区域上还设置有自上而下设置的:B柱饰板卡扣孔以及门销安装孔。作为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的改进,所述后门安装区域上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后门上铰链安装孔和后门下铰链安装孔。作为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的改进,所述三角窗区域还开设有三角窗安装卡扣孔。作为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的改进,所述前门洞和后门洞的边缘还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下部横板的边缘还设置有第二翻边。作为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的改进,任一所述加强筋的周侧还开设有侧裙板卡扣孔。作为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的改进,所述本体面板的上部横板上还开设有横向间隔排列的若干亮条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通过对本体面板、前门洞、后门洞以及侧围外板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连接强度好、易于装配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包括:本体面板、开设于所述本体面板上的前门洞和后门洞、连接于所述本体面板后端的侧围外板。所述本体面板的前部立板自上而下分别形成:前翼子板安装区域和前门安装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中部立板的形成位于所述前门洞和后门洞之间的B柱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后部立板形成后门安装区域,且所述侧围外板连接于所述后部立板上,所述侧围外板与后部立板之间还形成三角窗区域,所述侧围外板的后部边缘还形成有尾灯安装区域以及后轮安装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下部横板具有横向布置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加强筋。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对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包括:本体面板1、开设于所述本体面板1上的前门洞2和后门洞3、连接于所述本体面板1后端的侧围外板4。所述本体面板1的前部立板101自上而下分别形成:前翼子板安装区域和前门安装区域,二者分别用于连接前翼子板和前门。相应的,所述前翼子板安装区域上还开设有前翼子板安装孔11,所述前门安装区域上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前门上铰链安装孔12、前门护套安装孔13、前门下铰链安装孔14。所述本体面板1的中部立板102的形成位于所述前门洞2和后门洞3之间的B柱区域,为了方便B柱区域上B柱饰板的装配,所述B柱区域上还设置有B柱饰板卡扣孔15。所述B柱区域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B柱饰板卡扣孔15下方的门销安装孔113。所述本体面板1的后部立板103形成后门安装区域,且所述侧围外板4连接于所述后部立板103上,为了方便后门的安装连接,所述后门安装区域上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后门上铰链安装孔16和后门下铰链安装孔17。所述侧围外板4与后部立板103之间还形成三角窗区域,为了方便三角窗的装配,所述三角窗区域还开设有三角窗安装卡扣孔18。此外,所述侧围外板4的后部边缘还形成有尾灯安装区域41以及后轮安装区域42。所述本体面板1的下部横板104具有横向布置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加强筋19。同时,任一所述加强筋的周侧还开设有侧裙板卡扣孔110。此外,为了与装配的前门和后门相配合,所述前门洞2和后门洞3的边缘还设置有第一翻边21,所述下部横板104的边缘还设置有第二翻边111。所述本体面板1的上部横板105上还开设有横向间隔排列的若干亮条安装孔11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通过对本体面板、前门洞、后门洞以及侧围外板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连接强度好、易于装配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包括:本体面板、开设于所述本体面板上的前门洞和后门洞、连接于所述本体面板后端的侧围外板;/n所述本体面板的前部立板自上而下分别形成:前翼子板安装区域和前门安装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中部立板的形成位于所述前门洞和后门洞之间的B柱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后部立板形成后门安装区域,且所述侧围外板连接于所述后部立板上,所述侧围外板与后部立板之间还形成三角窗区域,所述侧围外板的后部边缘还形成有尾灯安装区域以及后轮安装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下部横板具有横向布置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加强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包括:本体面板、开设于所述本体面板上的前门洞和后门洞、连接于所述本体面板后端的侧围外板;
所述本体面板的前部立板自上而下分别形成:前翼子板安装区域和前门安装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中部立板的形成位于所述前门洞和后门洞之间的B柱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后部立板形成后门安装区域,且所述侧围外板连接于所述后部立板上,所述侧围外板与后部立板之间还形成三角窗区域,所述侧围外板的后部边缘还形成有尾灯安装区域以及后轮安装区域,所述本体面板的下部横板具有横向布置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上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车身侧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子板安装区域上还开设有前翼子板安装孔,所述前门安装区域上自上而下分别开设有前门上铰链安装孔、前门护套安装孔、前门下铰链安装孔。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粮森范从建符雨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琥珀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