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试验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5680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试验的装置,所述车架包括2个车架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扭转加载装置和扭转补偿装置;所述扭转加载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的下方,所述扭转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后部的下方。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装置对商用车车架进行扭转试验,能提前获取车架的扭转应力、变形量和疲劳寿命等试验数据,提前暴露车架缺陷,提前对车架进行整改,减少了车架在后期实际道路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缩短研发周期和试验成本。

A device for torsion test of commercial vehicle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试验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是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试验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商用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商用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厂家快速推出合格的新产品占领市场成为关键之举。在车架新结构的研制过程中,往往在道路试验中通过扭曲路来考核整车的车架纵梁(19)和横梁连接部分,但是道路试验对整车的车架进行验证,存在周期长,费用高的缺点,因为车架结构和整车布置关系已经确定,更改车架结构对整车布置有很大影响,甚至严重打乱系列产品的布置结构,而且一旦发现缺陷,整改后重新验证使得整个研制周期更长,严重影响开发进度。亟待一种车架扭转试验装置来模拟扭曲路对车架的影响,测量车架的扭转应力、变形、疲劳寿命等,在台架试验中尽早暴露问题并整改,在道路试验进行之前充分的验证车架抗扭性能,减少道路试验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保障道路试验的顺利进行,以缩减试验验证周期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试验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重型商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试验的装置,所述车架包括2个车架纵梁(19),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扭转加载装置和扭转补偿装置;所述扭转加载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的下方,所述扭转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后部的下方;/n所述扭转加载装置包括第一横梁(1)、支撑铰座(2)、液压缸(3)、头部铰座(4)、尾部铰座(5)、2个第一纵梁(6)、4个第一连接架(7)和2个第二连接架(8);2个所述第一纵梁(6)与2个所述车架纵梁(19)一一对应,单个所述第一纵梁(6)设置在对应车架纵梁(19)的正下方,单个第一纵梁(6)的轴向与对应车架纵梁(19)的轴向平行,单个第一纵梁(6)的两端分别通过1个所述第一连接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商用车车架扭转试验的装置,所述车架包括2个车架纵梁(19),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扭转加载装置和扭转补偿装置;所述扭转加载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前部的下方,所述扭转补偿装置设置在所述车架后部的下方;
所述扭转加载装置包括第一横梁(1)、支撑铰座(2)、液压缸(3)、头部铰座(4)、尾部铰座(5)、2个第一纵梁(6)、4个第一连接架(7)和2个第二连接架(8);2个所述第一纵梁(6)与2个所述车架纵梁(19)一一对应,单个所述第一纵梁(6)设置在对应车架纵梁(19)的正下方,单个第一纵梁(6)的轴向与对应车架纵梁(19)的轴向平行,单个第一纵梁(6)的两端分别通过1个所述第一连接架(7)与对应的车架纵梁(19)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架(7)包括第一上支架(71)和第一下支架(72),所述第一上支架(71)的上端与所述车架纵梁(19)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架(7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纵梁(6)连接,所述第一上支架(7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下支架(72)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一横梁(1)设置在2个所述第一纵梁(6)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1)的轴向与所述车架纵梁(19)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一横梁(1)的两端分别通过1个所述第二连接架(8)与2个所述第一纵梁(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架(8)包括第二上支架(81)和第二下支架(82),所述第二上支架(81)的上端与第一纵梁(6)连接,所述第二下支架(82)的下端与第一横梁(1)连接,第二上支架(81)的下端与第二下支架(82)的上端铰接;所述支撑铰座(2)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1)的下方,支撑铰座(2)的位置与第一横梁(1)的中部对应,所述支撑铰座(2)包括第一上支座(21)和第一下支座(22),所述第一上支座(2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梁(1)连接,所述第一下支座(22)的下端固定,第一上支座(21)的下端与第一下支座(22)的上端铰接;所述液压缸(3)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1)的正下方,所述液压缸(3)包括活塞杆和缸筒;所述头部铰座(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横梁(1)的任意一端连接,头部铰座(4)的下端与所述活塞杆的自由端铰接;所述尾部铰座(5)的下端固定,尾部铰座(5)的上端与所述缸筒尾部铰接;
所述扭转补偿装置包括第二横梁(9)、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上座(11)、第一连杆下座(12)、2个第二纵梁(13)、4个第三连接架(14)、2个第四连接架(15)、2个第二连杆(16)、2个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标徐刚张承伟吴秀杰徐华莉李巍陶弦龙伟蓝海川赵胤杉杨川熊怀波程兵郑学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