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移式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台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动态仿真与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移式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台。
技术介绍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蓬勃开展,铁路运输日益成为亚欧大陆最主要的陆上贸易通道之一,我国与沿线各国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但由于各国采用不同的轨距制式,为国际联运的开展带来诸多限制,为解决轨距不同区间直通运行的问题,可变轨距转向架技术随之出现并且快速发展。为了使生产后的变轨距转向架在实际轨道车辆上能够顺利完成变轨,在实车装配之前需要验证变轨距转向架能否完成变轨功能,同时,为了检测其变轨距机构在循环工作条件下的可靠性,现有技术难以对变轨距转向架进行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移式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台,其结构简单,采用移动的平板模拟相对移动的轨道,且轨距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变化,从而能够循环模拟变轨距轮对的解锁和锁止以及变轨动作,为可变轨距转向架轨距变换的功能检测及可靠性分析提供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移式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平移式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台,主要包括移动平台动力驱动装置(1)、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2)、配套滑轨装置(3)、龙门式悬吊装置(4)、横向对中定位装置(5)和辅助支撑立柱(6);所述的移动平台动力驱动装置(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通过电机-齿轮齿条传动副驱动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2)的纵向移动,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2)对变轨距轮对进行解锁和锁紧,并为轮对沿轴向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所述的配套滑轨装置(3)对称安装在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2)的下方,为其提供承载和导向作用;所述的龙门式悬吊装置(4)的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移式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平移式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台,主要包括移动平台动力驱动装置(1)、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2)、配套滑轨装置(3)、龙门式悬吊装置(4)、横向对中定位装置(5)和辅助支撑立柱(6);所述的移动平台动力驱动装置(1)固定安装在地面上,通过电机-齿轮齿条传动副驱动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2)的纵向移动,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2)对变轨距轮对进行解锁和锁紧,并为轮对沿轴向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所述的配套滑轨装置(3)对称安装在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2)的下方,为其提供承载和导向作用;所述的龙门式悬吊装置(4)的横向中心线与配套滑轨装置(3)的横向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龙门式悬吊装置(4)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变轨距转向架的轮对位置且对轮对进行卸载;所述的横向对中定位装置(5)对称安装在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2)的两侧,对其直线往复运动进行横向对中定位;所述的辅助支撑立柱(6)沿配套滑轨装置(3)均布安装,其内侧面与龙门式悬吊装置(4)的立柱(4-1)内侧面处在同一平面内,支撑横向对中定位装置(5);
所述的移动平台动力驱动装置(1)包括:电机(1-1)、一号联轴器(1-2)、减速器(1-3)、二号联轴器(1-4)、传动轴(1-5)、一号轴承(1-6)、一号轴承座(1-7)、齿轮(1-8)、二号轴承(1-9)、二号轴承座(1-10)和齿条(1-11);所述的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一号联轴器(1-2)与减速器(1-3)的输入轴相连接,所述的减速器(1-3)的输出轴通过二号联轴器(1-4)与传动轴(1-5)相连接,所述的传动轴(1-5)分别通过一号轴承(1-6)和二号轴承(1-9)支撑在一号轴承座(1-7)和二号轴承座(1-10)上;所述的齿轮(1-8)和传动轴(1-5)之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的电机(1-1)、减速器(1-3)、一号轴承座(1-7)和二号轴承座(1-10)分别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电机(1-1)的主要作用是将动力经减速器(1-3)和传动轴(1-5)传递给齿轮(1-8),从而驱动齿轮(1-8)转动;所述的齿条(1-11)与齿轮(1-8)啮合,从而使齿轮(1-8)的旋转运动转化为齿条(1-11)的直线平移运动;所述的移动平台动力驱动装置(1)可以安装在地面以下,以适当减小龙门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移式变轨距转向架变轨功能及可靠性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移式轨距变换装置(2)包括移动平台(2-1)、齿条安装座(2-2)、支撑滚轮(2-3)、变轨距导向轨(2-4)、解锁锁止配套装置(2-5);所述的移动平台(2-1)由空心的方管和矩形管焊接而成以实现轻量化,移动平台(2-1)底部中轴线上焊接有齿条安装座(2-2);所述的齿条(1-1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齿条安装座(2-2)上,电机(1-1)的正向与反向旋转运动经过齿轮齿条啮合副转化为平移运动,进而带动移动平台(2-1)做前后往复运动;所述的支撑滚轮(2-3)沿移动平台(2-1)下部的两侧位置均布安装,每侧各3个;所述的变轨距导向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梅,胡婷,庄娇娇,熊伟,马登辉,乔宁国,陈云,刘鹏程,陈希明,王多洋,徐观,陈熔,林慧英,张立斌,韩孟跞,赵心纶,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