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门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903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0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支承滑动门的自重的负载辊横向滑动的滑动门支承装置。滑动门支承装置(20)的上侧引导单元(70)具有:第一上侧引导辊(73)以及第二上侧引导辊(74),该第一上侧引导辊以及第二上侧引导辊沿着上侧轨道(30)移动;上侧负载辊(75),该上侧负载辊在以沿着上侧轨道(30)的方式延伸的滚动面上滚动;以及上侧转动臂(72),该上侧转动臂的基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滑动门(13)转动的方式与滑动门(13)连结,并且该上侧转动臂在比该基端部靠近顶端的位置上支承第一上侧引导辊(73)、第二上侧引导辊(74)以及上侧负载辊(75)。

Sliding door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动门支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动门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车辆,该车辆具备:车身,该车身在侧面形成有车门开口部;滑动门,该滑动门对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以及滑动门支承装置,该滑动门支承装置将滑动门支承于车身。滑动门支承装置将滑动门支承为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滑动门能够对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并将滑动门支承为能够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以使得滑动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时不会与车身干涉。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滑动门支承装置100,如图10所示,该滑动门支承装置100具有:配置于车门开口部的下端部的第一下侧轨道110和第二下侧轨道120、以及与滑动门200的下端部连结的下侧引导单元130。第一下侧轨道110具有:直线部111,该直线部11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弯曲部112,该弯曲部112随着向车辆前方前进而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方弯曲。第二下侧轨道120具有:直线部121,该直线部121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及弯曲部122,该弯曲部122以随着向车辆前方前进而与第一下侧轨道110之间的距离逐渐变短的方式弯曲。另一方面,下侧引导单元130具有:第一引导辊131,该第一引导辊131沿着第一下侧轨道110移动;第二引导辊132,该第二引导辊132沿着第二下侧轨道120移动;以及负载辊133,该负载辊133在设置于车身的滚动面上滚动。另外,下侧引导单元130具有转动臂134,该转动臂134支承第一引导辊131、第二引导辊132以及负载辊133,并且以能够相对于滑动门200转动的方式与滑动门200连结。并且,第一引导辊131沿着第一下侧轨道110的直线部111移动,第二引导辊132沿着第二下侧轨道120的直线部121移动,由此支承第一引导辊131以及第二引导辊132的转动臂13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其结果是,与转动臂134连结的滑动门20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另外,第一引导辊131沿着第一下侧轨道110的直线部111以及弯曲部112移动,第二引导辊132沿着第二下侧轨道120的弯曲部122移动,由此支承第一引导辊131以及第二引导辊132的转动臂134一边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一边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其结果是,与转动臂134连结的滑动门200一边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移动,一边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移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80468号公报在上述那样的滑动门支承装置100中,当第一引导辊131沿着直线部111移动、第二引导辊132沿着直线部121移动的情况下,转动臂134沿着第一下侧轨道110以及第二下侧轨道120移动。在该情况下,在负载辊133与滚动面的接触点处,负载辊133的旋转方向(周向)相对于负载辊133的移动方向不倾斜,因此负载辊133不易相对于滚动面横向滑动。此外,图10中的单点划线表示负载辊133的移动轨迹TR。另一方面,在第一引导辊131沿着直线部111以及弯曲部112移动、第二引导辊132沿着弯曲部122移动的情况下,转动臂134一边转动,一边沿着第一下侧轨道110以及第二下侧轨道120移动。在该情况下,如图10所示,在负载辊133与滚动面的接触点处,负载辊133的旋转方向(周向)相对于负载辊133的移动方向倾斜,因此负载辊133容易相对于滚动面横向滑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支承滑动门的自重的负载辊横向滑动的滑动门支承装置。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及其作用效果进行描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滑动门支承装置是一种滑动门支承装置,将滑动门支承于所述车身,该滑动门对形成于所述车身的侧面的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所述滑动门支承装置具备:第一下侧轨道,该第一下侧轨道配置于所述车门开口部的下端部;第二下侧轨道,该第二下侧轨道在所述车门开口部的下端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下侧轨道靠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方的位置;上侧轨道,该上侧轨道配置于所述车门开口部的上端部;下侧引导单元,该下侧引导单元与所述滑动门的下端部连结;以及上侧引导单元,该上侧引导单元与所述滑动门的上端部连结,所述第一下侧轨道具有:直线部,该直线部向车辆前方延伸;以及弯曲部,该弯曲部随着从该直线部的顶端向车辆前方前进而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方弯曲,所述第二下侧轨道具有:直线部,该直线部向车辆前方延伸;以及弯曲部,该弯曲部以随着从该直线部的顶端向车辆前方前进而与所述第一下侧轨道之间的距离逐渐变短的方式弯曲,所述上侧轨道具有:直线部,该直线部向车辆前方延伸;以及弯曲部,该弯曲部随着从该直线部的顶端向车辆前方前进而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方弯曲,所述下侧引导单元具有:第一下侧引导辊,该第一下侧引导辊沿着所述第一下侧轨道移动;第二下侧引导辊,该第二下侧引导辊沿着所述第二下侧轨道移动;以及下侧转动臂,该下侧转动臂的基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动门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滑动门连结,并且该下侧转动臂在比该基端部靠近顶端的位置上支承所述第一下侧引导辊以及所述第二下侧引导辊,所述上侧引导单元具有:第一上侧引导辊以及第二上侧引导辊,该第一上侧引导辊以及第二上侧引导辊沿着所述上侧轨道移动;上侧负载辊,该上侧负载辊在以沿着所述上侧轨道的方式延伸的滚动面上滚动;以及上侧转动臂,该上侧转动臂的基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动门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滑动门连结,并且该上侧转动臂在比该基端部靠近顶端的位置上支承所述第一上侧引导辊、所述第二上侧引导辊以及所述上侧负载辊。根据上述结构,当滑动门进行开闭动作时,在下侧引导单元中,第一下侧引导辊沿着第一下侧轨道移动,第二下侧引导辊沿着第二下侧轨道移动。因此,根据滑动门的开度,下侧转动臂在沿着第一下侧轨道或第二下侧轨道移动时,有时以相对于第一下侧轨道或第二下侧轨道的长度方向的姿势变化的方式转动。另一方面,当滑动门进行开闭动作时,在上侧引导单元中,第一上侧引导辊以及第二上侧引导辊沿着一条上侧轨道移动。因此,上侧转动臂在沿着上侧轨道移动时,不会以相对于上侧轨道的长度方向的姿势变化的方式转动。其结果是,无论滑动门的开度如何,在上侧负载辊与滚动面的接触点处,上侧负载辊的旋转方向(周向)都难以相对于上侧负载辊的移动方向倾斜。这样,滑动门支承装置能够抑制支承滑动门的自重的上侧负载辊横向滑动。在上述滑动门支承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上侧轨道具有所述滚动面。上述结构的滑动门支承装置不需要在车身上精细制作上侧负载辊的滚动面。在上述滑动门支承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下侧转动臂呈平板状。在上侧转动臂设置上侧负载辊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将下侧转动臂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弯曲刚度以及扭转刚度高的形状。关于这一点,上述结构的滑动门支承装置能够使下侧转动臂成为简单的形状。在上述滑动门支承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下侧引导单元具有:下侧固定部,该下侧固定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所述下侧转动臂的基端部连结,并固定于所述滑动门;以及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对所述下侧固定部施力,当将在所述下侧固定部与所述下侧转动臂之间所形成的角度作为臂角度时,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动门支承装置,将滑动门支承于车身,该滑动门对形成于所述车身的侧面的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所述滑动门支承装置具备:/n第一下侧轨道,该第一下侧轨道配置于所述车门开口部的下端部;/n第二下侧轨道,该第二下侧轨道在所述车门开口部的下端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下侧轨道靠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方的位置;/n上侧轨道,该上侧轨道配置于所述车门开口部的上端部;/n下侧引导单元,该下侧引导单元与所述滑动门的下端部连结;以及/n上侧引导单元,该上侧引导单元与所述滑动门的上端部连结,/n所述第一下侧轨道具有:直线部,该直线部向车辆前方延伸;以及弯曲部,该弯曲部随着从该直线部的顶端向车辆前方前进而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方弯曲,/n所述第二下侧轨道具有:直线部,该直线部向车辆前方延伸;以及弯曲部,该弯曲部以随着从该直线部的顶端向车辆前方前进而与所述第一下侧轨道之间的距离逐渐变短的方式弯曲,/n所述上侧轨道具有:直线部,该直线部向车辆前方延伸;以及弯曲部,该弯曲部随着从该直线部的顶端向车辆前方前进而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方弯曲,/n所述下侧引导单元具有:第一下侧引导辊,该第一下侧引导辊沿着所述第一下侧轨道移动;第二下侧引导辊,该第二下侧引导辊沿着所述第二下侧轨道移动;以及下侧转动臂,该下侧转动臂的基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动门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滑动门连结,并且该下侧转动臂在比该基端部靠顶端的位置上支承所述第一下侧引导辊以及所述第二下侧引导辊,/n所述上侧引导单元具有:第一上侧引导辊以及第二上侧引导辊,该第一上侧引导辊以及第二上侧引导辊沿着所述上侧轨道移动;上侧负载辊,该上侧负载辊在以沿着所述上侧轨道的方式延伸的滚动面上滚动;以及上侧转动臂,该上侧转动臂的基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动门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滑动门连结,并且该上侧转动臂在比该基端部靠近顶端的位置上支承所述第一上侧引导辊、所述第二上侧引导辊以及所述上侧负载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13 JP 2018-2129051.一种滑动门支承装置,将滑动门支承于车身,该滑动门对形成于所述车身的侧面的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所述滑动门支承装置具备:
第一下侧轨道,该第一下侧轨道配置于所述车门开口部的下端部;
第二下侧轨道,该第二下侧轨道在所述车门开口部的下端部配置于比所述第一下侧轨道靠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方的位置;
上侧轨道,该上侧轨道配置于所述车门开口部的上端部;
下侧引导单元,该下侧引导单元与所述滑动门的下端部连结;以及
上侧引导单元,该上侧引导单元与所述滑动门的上端部连结,
所述第一下侧轨道具有:直线部,该直线部向车辆前方延伸;以及弯曲部,该弯曲部随着从该直线部的顶端向车辆前方前进而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方弯曲,
所述第二下侧轨道具有:直线部,该直线部向车辆前方延伸;以及弯曲部,该弯曲部以随着从该直线部的顶端向车辆前方前进而与所述第一下侧轨道之间的距离逐渐变短的方式弯曲,
所述上侧轨道具有:直线部,该直线部向车辆前方延伸;以及弯曲部,该弯曲部随着从该直线部的顶端向车辆前方前进而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方弯曲,
所述下侧引导单元具有:第一下侧引导辊,该第一下侧引导辊沿着所述第一下侧轨道移动;第二下侧引导辊,该第二下侧引导辊沿着所述第二下侧轨道移动;以及下侧转动臂,该下侧转动臂的基端部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动门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滑动门连结,并且该下侧转动臂在比该基端部靠顶端的位置上支承所述第一下侧引导辊以及所述第二下侧引导辊,
所述上侧引导单元具有:第一上侧引导辊以及第二上侧引导辊,该第一上侧引导辊以及第二上侧引导辊沿着所述上侧轨道移动;上侧负载辊,该上侧负载辊在以沿着所述上侧轨道的方式延伸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桐生知仁石黑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