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直升机起落架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6467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6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无人直升机起落架行走装置,涉及无人机应用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无人直升机底部第一起落架与第二起落架、安装在第一起落架与第二起落架之间的滑橇和设于滑橇一端的第一导轮,通过在滑橇的一端通过安装板安装第一导轮,使用者可以将无人机倾斜,因无人直升机质量较轻,利用第一导轮可以推动整个无人直升机移动,起到省力的作用,适用于比较平整的水泥路面,通过两个卡槽之间卡合连接轴,并且连接轴的两端设置第二导轮,在路况较为复杂的田间移动无人直升机时,利用直径更大的第二导轮移动无人直升飞机,减震效果更佳,直径大通过性好,而且因为连接轴直接卡合在卡槽内,使得第二导轮安装拆卸更加方便。

Landing gear walking device of unmanned helico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直升机起落架行走装置
本技术涉无人机应用
,尤其涉及到无人直升机起落架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无人机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无人机起落架设置在无人机的底部,在起飞或降落的时候起到支撑无人机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无人机起落架仅仅只能够支撑无人机,功能单一,在地面上移动无人机比较麻烦,特别是在狭窄的田间使用时,无人机移动调整位置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从而影响了无人机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起落架行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无人直升机起落架行走装置,其能够方便的移动无人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无人直升机起落架行走装置,包括安装在无人直升机底部第一起落架与第二起落架、安装在第一起落架与第二起落架之间的滑橇和设于滑橇一端的第一导轮,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均呈圆弧形结构,且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均通过螺栓对称安装在无人直升机底部的中间靠左右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人直升机起落架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无人直升机底部第一起落架与第二起落架、安装在第一起落架与第二起落架之间的滑橇和设于滑橇一端的第一导轮,所述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均呈圆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均通过螺栓对称安装在无人直升机底部的中间靠左右位置,所述滑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橇分别安装在第一起落架与第二起落架的前后两侧,且所述滑橇通过第一卡扣分别连接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中间靠下位置,所述滑橇通过第二卡扣和套筒分别连接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的底部,所述套筒的外部套设耐磨垫,所述滑橇的左端对称焊接两呈三角形结构的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导轮,所...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直升机起落架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无人直升机底部第一起落架与第二起落架、安装在第一起落架与第二起落架之间的滑橇和设于滑橇一端的第一导轮,所述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均呈圆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均通过螺栓对称安装在无人直升机底部的中间靠左右位置,所述滑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橇分别安装在第一起落架与第二起落架的前后两侧,且所述滑橇通过第一卡扣分别连接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中间靠下位置,所述滑橇通过第二卡扣和套筒分别连接第一起落架和第二起落架的底部,所述套筒的外部套设耐磨垫,所述滑橇的左端对称焊接两呈三角形结构的安装板,两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导轮,所述安装板底部中间位置凹设呈圆弧形结构的卡槽,两个所述滑橇之间连接连接轴,且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卡合在所述卡槽内,所述连接轴上对称设置两第二导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兴华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柚子航空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