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承载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36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型承载式结构,涉及重型承载式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承载口,所述固定台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承载口,两组所述第一承载口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套杆,两组所述套杆的外侧皆设置有弹簧,两组所述套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两组所述第一承载口内部的顶端皆设置有第一承载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两组第一承载块对准第一承载口,下压承载台,两组第一承载块因下压力进入第一承载口中,同时,第二承载块进入第二承载口中,通过两组第一承载口和第一承载块以及第二承载口和第二承载块的相互配合,使承载式结构的承载更加稳定,承载效果更好,方便人们的使用。

A heavy load-carry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承载式结构
本技术涉及重型承载式结构
,具体为一种重型承载式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客户对产品加工需求一些产品材质硬度,密度比较高,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客户在加工中工作台有更大的承载性,机台运动时稳定性,整机的刚性,从而研发设计了重型承载式结构机台。原有的重型承载式结构采用两组承载块对承载结构进行支撑,在使用时,对重型设备的承载效果较差,不够稳定,且两组连接块因压力会产生挤压,没有缓冲装置,容易对承载式结构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对重型设备的承载效果较差,不够稳定、两组连接块因压力会产生挤压,没有缓冲装置,容易对承载式结构造成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重型承载式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型承载式结构,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承载口,所述固定台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承载口,两组所述第一承载口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套杆,两组所述套杆的外侧皆设置有弹簧,两组所述套杆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两组所述第一承载口内部的顶端皆设置有第一承载块,两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承载式结构,包括固定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承载口(2),所述固定台(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承载口(3),两组所述第一承载口(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套杆(4),两组所述套杆(4)的外侧皆设置有弹簧(5),两组所述套杆(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6),两组所述第一承载口(2)内部的顶端皆设置有第一承载块(7),两组所述第一承载块(7)底部位于限位块(6)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槽(8),所述第二承载口(3)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承载块(9),所述第一承载块(7)和第二承载块(9)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台(10),所述固定台(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固定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承载式结构,包括固定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1)顶端的两侧皆设置有第一承载口(2),所述固定台(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承载口(3),两组所述第一承载口(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套杆(4),两组所述套杆(4)的外侧皆设置有弹簧(5),两组所述套杆(4)的顶部设置有限位块(6),两组所述第一承载口(2)内部的顶端皆设置有第一承载块(7),两组所述第一承载块(7)底部位于限位块(6)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槽(8),所述第二承载口(3)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承载块(9),所述第一承载块(7)和第二承载块(9)的顶部设置有承载台(10),所述固定台(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的内部设置有多组固定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型承载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11)的数目设置为三组,两组所述第一承载块(7)与承载台(10)焊接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大林李卫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谦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