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压力转化为旋转动能的装置,是大部分汽车的主要动力源。现阶段,为提高发动机效率,除了提高指示热效率外,还必须降低排气损失、冷却损失以及摩擦损失等各项损失,而其中降低摩擦损失是发动机设计的基本理念。对此,如何快速评估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的构建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建立包含有曲轴系统摩擦系数的计算模型,其中,所述计算模型包括主轴承密封摩擦计算模型、主轴承流体动力性摩擦计算模型和机油在轴颈间的流动损失计算模型;生成由所述主轴承密封摩擦计算模型、所述主轴承流体动力性摩擦计算模型和所述机油在轴颈间的流动损失计算模型构成的基础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建立包含有曲轴系统摩擦系数的计算模型,其中,所述计算模型包括主轴承密封摩擦计算模型、主轴承流体动力性摩擦计算模型和机油在轴颈间的流动损失计算模型;/n生成由所述主轴承密封摩擦计算模型、所述主轴承流体动力性摩擦计算模型和所述机油在轴颈间的流动损失计算模型构成的基础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n利用发动机摩擦分解试验的试验结果和所述基础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确定所述计算模型的曲轴系统摩擦系数,并代入至所述基础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中得到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包含有曲轴系统摩擦系数的计算模型,其中,所述计算模型包括主轴承密封摩擦计算模型、主轴承流体动力性摩擦计算模型和机油在轴颈间的流动损失计算模型;
生成由所述主轴承密封摩擦计算模型、所述主轴承流体动力性摩擦计算模型和所述机油在轴颈间的流动损失计算模型构成的基础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
利用发动机摩擦分解试验的试验结果和所述基础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确定所述计算模型的曲轴系统摩擦系数,并代入至所述基础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中得到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密封摩擦计算模型为:
其中,a为主轴承密封摩擦计算模型的曲轴系统摩擦系数,Db为主轴承轴颈,B为缸径,S为冲程,Nc为缸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承流体动力性摩擦计算模型为:
其中,b为主轴承流体动力性摩擦计算模型的曲轴系统摩擦系数,μ为机油粘度,μ0为模型标定用试验数据使用机油的粘度,N为发动机转速,Db为主轴承轴颈,Lb为主轴承长度,nb为主轴承个数,B为缸径,S为冲程,Nc为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在轴颈间的流动损失计算模型为:
其中,c为机油在轴颈间的流动损失计算模型的曲轴系统摩擦系数,Db为主轴承轴颈,N为发动机转速,nb为主轴承个数,Nc为缸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发动机摩擦分解试验的试验结果和所述基础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确定所述计算模型的曲轴系统摩擦系数,包括:
获取发动机曲轴系统相关参数;
将所述发动机曲轴系统相关参数输入至所述基础发动机曲轴系统摩擦模型中,并利用发动机摩擦分解试验的试验结果采用曲线拟合与回归方式确定所述计算模型的曲轴系统摩擦系数。
6.一种发动机曲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峰,张子庆,彭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