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8041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壳体、第二散热壳体和上固定块,所述第一散热壳体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前侧且通过所述上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内设有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冷却液储存腔,所述冷却液储存腔连通水冷管首尾,所述冷却液储存腔的上端壁连通喷水口,所述喷水口的右端壁设有导体腔以及位于所述导体腔右侧的第一转动轴,本装置能够对发动机温度进行检测,通过分级降温的方式,对发动机整体进行降温,能够有效的使发动机温度下降,避免了发动机因高温产生的故障。

An engine coo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
,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中,发动机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导致零件的温度过高,会使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降低,以致发生变形和损坏各机件间的正常间隙将因零件受热膨胀而被破坏,使零件不能正常工作使机油粘度变稀甚至氧化变质,降低润滑作用,加剧零件的磨损,而降温主要通常采用水冷或是风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壳体、第二散热壳体和上固定块,所述第一散热壳体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前侧且通过所述上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内设有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冷却液储存腔,所述冷却液储存腔连通水冷管首尾,所述冷却液储存腔的上端壁连通喷水口,所述喷水口的右端壁设有导体腔以及位于所述导体腔右侧的第一转动轴,所述导体腔的有端壁和所述弹簧腔的左端壁通过移动槽连通设置,所述喷水口的顶部末端连通设有贯穿所述上固定块前后端面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部末端连通设有三个向下延伸至所述上固定块下端面的喷水出口,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内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后端壁上设有风扇腔,所述风扇腔的上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前端面和所述第一散热壳体的后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风扇腔之间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内的后散热块,所述后散热块内设有电机移动腔,所述电机移动腔的上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机以及位于所述电机前侧的受热块,所述电机和所述受热块之间设有受热膨胀块,所述电机的后侧动力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风扇腔内且位于所述固定板右侧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右平面斜齿轮,所述固定板的前后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右平面斜齿轮后侧的左平面斜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风扇腔内的风扇。优选地,所述水冷管内固设有内喷水阀,所述水冷管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前端面之间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内的前散热块,所述前散热块的前后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前侧的水冷风扇,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水冷管内的液体推动扇叶,所述冷却液储存腔的左侧设有位于所述水冷管内的内喷水阀。优选地,所述冷却液储存腔的右侧设有连通所述水冷管上侧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的左侧端壁之间固设有感应块以及位于所述感应块上侧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上下端面之间滑动连接有上下延伸且位于所述传动腔内的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感应块上侧的推板,所述传动腔的前后端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位于所述齿条左侧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设有与所述齿条的左端面啮合连接的齿轮,,所述的前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的卷绳轮,所述卷绳轮上固定连接有绳索的一端。优选地,所述喷水口内固设有水泵,所述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移动导体,所述移动导体的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弹簧腔上下端壁滑动连接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右端面和所述弹簧腔的有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移动块的的右端面固定连接有所述绳索的另一端,所述导体腔的上端壁上固定设有上导体,所述导体腔的下端壁固设有下导体,所述导体腔的右端壁上固定来连接有上金属片以及位于所述上金属片下侧的下导体片,所述上金属片和所述下导体片的右端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导体的右端面上。优选地,所述喷水出口内固设有外喷水阀,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水冷管之间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内的导体移动腔,所述发动机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内的受热导体以及位于所述导体移动腔右侧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导体移动腔右端壁上的导体。有益效果为:本装置能够对发动机温度进行检测,通过分级降温的方式,对发动机整体进行降温,能够有效的使发动机温度下降,避免了发动机因高温产生的故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C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壳体10、第二散热壳体11和上固定块38,所述第一散热壳体10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11的前侧且通过所述上固定块3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壳体10内设有水冷装置901,所述水冷装置901包括冷却液储存腔13,所述冷却液储存腔13连通水冷管21首尾,所述冷却液储存腔13的上端壁连通喷水口54,所述喷水口54的右端壁设有导体腔52以及位于所述导体腔52右侧的第一转动轴16,所述导体腔52的有端壁和所述弹簧腔46的左端壁通过移动槽48连通设置,所述喷水口54的顶部末端连通设有贯穿所述上固定块38前后端面的出水管60,所述出水管60的底部末端连通设有三个向下延伸至所述上固定块38下端面的喷水出口58,所述第二散热壳体11内设有辅助装置902,所述第二散热壳体11的后端壁上设有风扇腔26,所述风扇腔26的上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3,所述第二散热壳体11的前端面和所述第一散热壳体10的后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发动机30,所述发动机30和所述风扇腔26之间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11内的后散热块12,所述后散热块12内设有电机移动腔62,所述电机移动腔62的上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机29以及位于所述电机29前侧的受热块39,所述电机29和所述受热块39之间设有受热膨胀块40,所述电机29的后侧动力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风扇腔26内且位于所述固定板23右侧的第二转动轴63,所述第二转动轴63的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右平面斜齿轮28,所述固定板23的前后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转动轴25,所述第三转动轴25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右平面斜齿轮28后侧的左平面斜齿轮27,所述第三转动轴25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风扇腔26内的风扇24。有益地,所述水冷管21内固设有内喷水阀22,所述水冷管21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11的前端面之间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11内的前散热块31,所述前散热块31的前后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四转动轴56,所述第四转动轴56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11前侧的水冷风扇32,所述第四转动轴56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壳体、第二散热壳体和上固定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壳体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前侧且通过所述上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内设有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冷却液储存腔,所述冷却液储存腔连通水冷管首尾,所述冷却液储存腔的上端壁连通喷水口,所述喷水口的右端壁设有导体腔以及位于所述导体腔右侧的第一转动轴,所述导体腔的有端壁和所述弹簧腔的左端壁通过移动槽连通设置,所述喷水口的顶部末端连通设有贯穿所述上固定块前后端面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部末端连通设有三个向下延伸至所述上固定块下端面的喷水出口,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内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后端壁上设有风扇腔,所述风扇腔的上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前端面和所述第一散热壳体的后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风扇腔之间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内的后散热块,所述后散热块内设有电机移动腔,所述电机移动腔的上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机以及位于所述电机前侧的受热块,所述电机和所述受热块之间设有受热膨胀块,所述电机的后侧动力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风扇腔内且位于所述固定板右侧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右平面斜齿轮,所述固定板的前后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右平面斜齿轮后侧的左平面斜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风扇腔内的风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壳体、第二散热壳体和上固定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壳体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前侧且通过所述上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壳体内设有水冷装置,所述水冷装置包括冷却液储存腔,所述冷却液储存腔连通水冷管首尾,所述冷却液储存腔的上端壁连通喷水口,所述喷水口的右端壁设有导体腔以及位于所述导体腔右侧的第一转动轴,所述导体腔的有端壁和所述弹簧腔的左端壁通过移动槽连通设置,所述喷水口的顶部末端连通设有贯穿所述上固定块前后端面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底部末端连通设有三个向下延伸至所述上固定块下端面的喷水出口,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内设有辅助装置,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后端壁上设有风扇腔,所述风扇腔的上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前端面和所述第一散热壳体的后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和所述风扇腔之间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内的后散热块,所述后散热块内设有电机移动腔,所述电机移动腔的上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电机以及位于所述电机前侧的受热块,所述电机和所述受热块之间设有受热膨胀块,所述电机的后侧动力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风扇腔内且位于所述固定板右侧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右平面斜齿轮,所述固定板的前后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前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右平面斜齿轮后侧的左平面斜齿轮,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后侧末端固设有位于所述风扇腔内的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内固设有内喷水阀,所述水冷管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的前端面之间固设有位于所述第二散热壳体内的前散热块,所述前散热块的前后端面之间转动连接有前后延伸的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的前侧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戏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