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阀控制的万能换车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197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阀控制的万能换车胎装置,包括前起重板和后起重板,所述前起重板内部设有前输油腔,所述后起重板内部设有后输油腔,所述后起重板上端还设有两个开口向上的后起重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克服传统换胎只能单次更换一个车胎费时费力的问题,且能够针对不同车长度进行换胎,适用于各种车型,能够实现同时换胎,省时省力,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液压阀控制装置针对不同长度的车型将车体升高从而进行同时换胎,能够大大节约换胎时间,能够更加省时省力,且适用于不同长度的车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阀控制的万能换车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阀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阀控制的万能换车胎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阀使一种有压力油控制的自动化元件,可远距离控制水、油以及气体的通断,被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的控制。现阶段,一般的汽车换胎常用液压或机械千斤顶,将车体升起,将车胎换上固定后再将车体放下,但是一般的千斤顶一次只能更换一个车胎,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压阀控制的万能换车胎装置,克服传统换胎只能单次更换一个车胎费时费力的问题,且能够针对不同车长度进行换胎,适用于各种车型,能够实现同时换胎,省时省力。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液压阀控制的万能换车胎装置,包括前起重板和后起重板,所述前起重板内部设有前输油腔,所述后起重板内部设有后输油腔,所述后起重板上端还设有两个开口向上的后起重腔,所述前输油腔内设有输油机构,所述后输油腔内设有扩张机构,所述后起重腔内设有起重机构,所述输油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输油机构内的前输油活塞,所述前输油活塞左端与所述前输油腔左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前输油弹簧,所述前输油腔左腔壁上设有前输油管,所述前输油腔下腔壁上固定有触发器,所述前输油腔左端下腔壁上开有开口向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下端与所述限位槽下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滑块下端固定有起重拉绳,所述限位槽下腔上还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下端与所述限位槽下腔壁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限位环下端还固定有限位拉绳,所述前输油腔下侧还设有缓冲油腔,所述前输油腔下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缓冲油腔的动力油管,所述缓冲油腔后腔壁上设有推力油管,所述动力油管有腔壁上设有开口向左的开关腔,所述开关腔内滑动连接有开关滑块,所述限位拉绳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关滑块右端,所述前输油腔右侧还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后腔壁上设有回油管道,所述前输油腔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油腔的供油管道,所述供油管道内设有液压控制阀,所述前起重板上端设有个开口向上的前起重腔,所述前起重腔内均滑动连接有前起重活塞,所述前起重活塞上端固定连接有前起重块,所述前起重块上端固定有前起重支架,所述前起重腔下腔壁与所述前起重活塞下端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前起重腔下腔壁均设有前起重管道,所述前起重管道均连通有前三通,所述前输油管与所述前三通下腔壁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扩张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后输油腔下腔壁上的后输液活塞,所述前起重板后端还设有开口向后的与所述后输油腔对应的推力油腔,所述推力油腔内滑动连接有推力活塞,所述推力活塞前端与所述推力油腔前腔壁之间固定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油管连通所述推力油腔右腔壁,所述回液油管连通所述推力油腔下腔壁,所述回液油管内还开有开口向后的回液槽,所述回液槽内滑动连接有回液滑块,所述回液滑块前端与所述回液槽前腔壁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回液滑块前端还固定有回液拉绳,所述推力活塞左端固定连接有推送板,所述推送板前端滑动连接在所述推力油腔内,所述推送板后端滑动连接在所述后输油腔内,所述推送板上端还开有开口向上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下端带有齿的输液齿板,所述输液齿板后端与所述后输液活塞固定连接,所述输液齿板后端与所述滑动槽后腔壁之间固定有恢复弹簧,所述后输油腔下腔壁上开有开口向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块下端与所述定位槽下腔壁之间固定有定位弹簧,所述推送板下端还开有开口向下的推送槽,所述滑动槽靠近所述后输液活塞的一端下腔壁上还开有开口向上的且右端连通所述后输油腔的啮合槽,所述啮合槽下腔壁上设有齿,所述后输油腔右腔壁上转动连接有啮合轴,所述啮合轴左端伸入到所述啮合槽内,所述啮合齿轮与所述啮合槽下腔壁上的齿啮合且和所述输液齿板啮合,所述啮合轴右端滑动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右端与所述啮合槽右腔壁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啮合轴右端还通过花键连接有啮合齿轮,所述啮合轴左端滑动连接有电磁铁,所述啮合轴左端还转动连接有磁铁圈,所述后输油腔左腔壁上还设有后输油管。进一步的,所述起重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后起重腔内的后起重活塞,所述后起重活塞下端与所述后起重腔下腔壁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后起重活塞上端固定有后起重块,所述后起重块上端固定连接有后起重支架,所述后起重腔下腔壁上均设有后起重管道,所述后起重管道均连通后三通,所述后输油管连通所述后三通下腔壁,所述后起重板后端开有开口向后的起重槽,所述起重槽内滑动连接有起重滑块,所述起重滑块前端与所述起重槽前腔壁之间固定有起重弹簧,所述起重拉绳左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起重滑块上端,所述回液拉绳右端还固定连接在所述起重滑块上端,所述起重槽上腔壁上还开有开口向下的自锁槽,所述自锁槽内滑动连接有自锁滑块,所述自锁滑块上端与所述自锁槽上腔壁之间固定有自锁弹簧,所述自锁滑块上端还固定连接有复位拉绳,所述后起重板左端还开有开口向后的复位槽,所述复位槽内滑动连接有复位滑块,所述复位滑块前端与所述复位槽前腔壁之间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拉绳左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复位滑块上端。进一步的,所述前输油腔内所述前输油活塞左端与所述后输油腔内所述后输液活塞后端均充满液压油,所述储油腔内也充满液压油,所述液压控制阀能控制所述储油腔内液压油的流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液压阀控制装置针对不同长度的车型将车体升高从而进行同时换胎,能够大大节约换胎时间,能够更加省时省力,且适用于不同长度的车型,具有一定的经济效应。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A-A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中B-B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2中C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结合附图1-5一种液压阀控制的万能换车胎装置,包括前起重板10和后起重板31,所述前起重板10内部设有前输油腔22,所述后起重板31内部设有后输油腔34,所述后起重板31上端还设有两个开口向上的后起重腔29,所述前输油腔22内设有输油机构78,所述后输油腔34内设有扩张机构79,所述后起重腔29内设有起重机构80,所述输油机构78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输油机构78内的前输油活塞23,所述前输油活塞23左端与所述前输油腔22左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前输油弹簧21,所述前输油腔22左腔壁上设有前输油管20,所述前输油腔22下腔壁上固定有触发器19,所述前输油腔22左端下腔壁上开有开口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阀控制的万能换车胎装置,包括前起重板和后起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起重板内部设有前输油腔,所述后起重板内部设有后输油腔,所述后起重板上端还设有两个开口向上的后起重腔,所述前输油腔内设有输油机构,所述后输油腔内设有扩张机构,所述后起重腔内设有起重机构,所述输油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输油机构内的前输油活塞,所述前输油活塞左端与所述前输油腔左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前输油弹簧,所述前输油腔左腔壁上设有前输油管,所述前输油腔下腔壁上固定有触发器,所述前输油腔左端下腔壁上开有开口向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下端与所述限位槽下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滑块下端固定有起重拉绳,所述限位槽下腔上还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下端与所述限位槽下腔壁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限位环下端还固定有限位拉绳,所述前输油腔下侧还设有缓冲油腔,所述前输油腔下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缓冲油腔的动力油管,所述缓冲油腔后腔壁上设有推力油管,所述动力油管有腔壁上设有开口向左的开关腔,所述开关腔内滑动连接有开关滑块,所述限位拉绳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关滑块右端,所述前输油腔右侧还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后腔壁上设有回油管道,所述前输油腔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油腔的供油管道,所述供油管道内设有液压控制阀,所述前起重板上端设有个开口向上的前起重腔,所述前起重腔内均滑动连接有前起重活塞,所述前起重活塞上端固定连接有前起重块,所述前起重块上端固定有前起重支架,所述前起重腔下腔壁与所述前起重活塞下端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前起重腔下腔壁均设有前起重管道,所述前起重管道均连通有前三通,所述前输油管与所述前三通下腔壁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阀控制的万能换车胎装置,包括前起重板和后起重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起重板内部设有前输油腔,所述后起重板内部设有后输油腔,所述后起重板上端还设有两个开口向上的后起重腔,所述前输油腔内设有输油机构,所述后输油腔内设有扩张机构,所述后起重腔内设有起重机构,所述输油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输油机构内的前输油活塞,所述前输油活塞左端与所述前输油腔左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前输油弹簧,所述前输油腔左腔壁上设有前输油管,所述前输油腔下腔壁上固定有触发器,所述前输油腔左端下腔壁上开有开口向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下端与所述限位槽下腔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限位滑块下端固定有起重拉绳,所述限位槽下腔上还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滑动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下端与所述限位槽下腔壁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限位环下端还固定有限位拉绳,所述前输油腔下侧还设有缓冲油腔,所述前输油腔下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缓冲油腔的动力油管,所述缓冲油腔后腔壁上设有推力油管,所述动力油管有腔壁上设有开口向左的开关腔,所述开关腔内滑动连接有开关滑块,所述限位拉绳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关滑块右端,所述前输油腔右侧还设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后腔壁上设有回油管道,所述前输油腔腔壁上设有连通所述储油腔的供油管道,所述供油管道内设有液压控制阀,所述前起重板上端设有个开口向上的前起重腔,所述前起重腔内均滑动连接有前起重活塞,所述前起重活塞上端固定连接有前起重块,所述前起重块上端固定有前起重支架,所述前起重腔下腔壁与所述前起重活塞下端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前起重腔下腔壁均设有前起重管道,所述前起重管道均连通有前三通,所述前输油管与所述前三通下腔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阀控制的万能换车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后输油腔下腔壁上的后输液活塞,所述前起重板后端还设有开口向后的与所述后输油腔对应的推力油腔,所述推力油腔内滑动连接有推力活塞,所述推力活塞前端与所述推力油腔前腔壁之间固定有推力弹簧,所述推力油管连通所述推力油腔右腔壁,所述回液油管连通所述推力油腔下腔壁,所述回液油管内还开有开口向后的回液槽,所述回液槽内滑动连接有回液滑块,所述回液滑块前端与所述回液槽前腔壁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回液滑块前端还固定有回液拉绳,所述推力活塞左端固定连接有推送板,所述推送板前端滑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晓奇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戏星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