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773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9:58
一种分离器包括:过滤器装置,该过滤器装置接收来自发动机的含油的窜缸混合气并将至少一部分油从含油的窜缸混合气中分离,该含油的窜缸混合气由发动机产生;滤网,该滤网相对于发动机在横向于竖直方向的方向上从过滤器装置延伸;排放孔,该排放孔竖直地穿透滤网下方以允许所分离的油通过重力被排出;以及气体出口,该气体出口设置在滤网上方以排出所分离的窜缸混合气。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离器相关申请的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19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2531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将油从车辆的窜缸混合气分离的分离器。
技术介绍
通常,发动机中产生的窜缸混合气流入曲轴箱(即,发动机缸体与油底壳之间的内部空间)并且经由顶盖再循环至进气系统。窜缸混合气(blow-bygas)是指从燃烧室经过活塞/活塞环泄漏的燃烧气体和从涡轮增压器的进气侧/排气侧泄漏的压缩空气/废气。如果窜缸混合气中含有大量的油,则进气系统可能被污染并且发动机性能可能因沉积物而劣化。因此,在顶盖中安装有分离器以便分离和捕集油。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本公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同时现有技术所实现的优点保持完好。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长度较短的窜缸混合气油分离器。本专利技术构思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以下描述中将清楚地理解本文未提及的任何其他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分离器包括:过滤器装置,该过滤器装置接收来自发动机的含油的窜缸混合气并将至少一部分油从该含油的窜缸混合气中分离,该含油的窜缸混合气由发动机产生;滤网,该滤网相对于发动机在横向于竖直方向的方向上从过滤器装置延伸;排放孔,该排放孔竖直地穿透滤网下方以允许所分离的油通过重力被排出;以及气体出口,该气体出口设置在滤网上方以排出所分离的窜缸混合气。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分离器包括:过滤器装置,该过滤器装置接收来自发动机的含油的窜缸混合气并将至少一部分油从该含油的窜缸混合气中分离,该含油的窜缸混合气由发动机产生;滤网,该滤网相对于发动机在横向于竖直方向的方向上从过滤器装置延伸;排放孔,该排放孔设置在过滤器装置的沿窜缸混合气流动的基准方向的上游,该排放孔竖直地穿透以允许所分离的油通过重力被排出;辅助排放孔,该辅助排放孔竖直地穿透滤网下方以允许所分离的油通过重力被排出;以及气体出口,该气体出口设置在滤网上方以排出所分离的窜缸混合气。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离器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离器中的过滤器装置和滤网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离器中的过滤器装置和滤网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离器中的油和窜缸混合气的流动方向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分离器的纵向剖视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分离器中的过滤器装置和滤网的一部分的透视图;以及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分离器中的油和窜缸混合气的流动方向的纵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理解,即使在不同的附图中示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也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在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时,当与公知功能或构造有关的详细描述可能使本公开的主题不必要地模糊时,将其省略。本文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A”、“B”、“(a)”、“(b)”等术语来描述本公开的部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区分开,并且这些部件的实质、序列、顺序或数量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如果一个部件被描述为“连接”、“耦接”或“链接”到另一个部件,它们可能意味着这两个部件不仅直接“连接”、“耦接”或“链接”,而且还经由第三个部件间接“连接”、“耦接”或“链接”。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离器1的纵向剖视图。参照图1,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离器1可以包括过滤器装置11、滤网12、排放孔13以及气体出口14。分离器1可以用在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F)型发动机中。分离器1可以包括竖直地组装在一起以在内部形成空间的上板101和下板102。本文里使用的术语“基准方向D1”是指窜缸混合气在分离器1的整个内部中流动的方向,而不是窜缸混合气局部流动的方向。在图1中,基准方向D1是指与竖直方向垂直的方向之一的左方向。然而,基准方向D1不限于此。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发动机(其为内燃机)的前部可以相对于基准方向D1位于分离器1的上游,并且发动机的后部可以位于分离器1的下游。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离器1中的过滤器装置11和滤网12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分离器1中的过滤器装置11和滤网12的一部分的透视图。过滤器装置11是将包含在窜缸混合气中的至少一部分油分离的部件。过滤器装置11沿着基准方向D1接收来自于连接到分离器1的内燃机的含油窜缸混合气。过滤器装置11将至少一部分油从接收到的窜缸混合气中分离,并将含油量降低的窜缸混合气送出。过滤器装置11可以包括过滤器板110、过滤器构件111以及喷嘴113。过滤器板110是窜缸混合气首先遇到的部件。过滤器板110具有在基准方向D1上敞开的多个通孔114。窜缸混合气通过多个通孔114从过滤器板110的一侧流向相对侧。也就是说,相对于基准方向D1,过滤器板110的一侧是上游侧,并且过滤器板110的相对侧是下游侧。尽管多个通孔114在图3中布置成行,但通孔114的布置方式和数量不限于此。过滤器构件111设置在位于过滤器板110相对于基准方向D1的下游的过滤器支撑件115上。过滤器构件111可以是窜缸混合气可以通过但包含在窜缸混合气中的至少一部分油不能通过的多孔过滤器。然而,用作过滤器构件111的过滤器的类型不限于此。穿过过滤器构件111的窜缸混合气流动到过滤器装置11的内部空间112中。过滤器装置11的内部空间112是位于过滤器构件111相对于基准方向D1的下游的空的空间。过滤器装置11可以包括与内部空间112连通的喷嘴113。喷嘴113可以具有多个小开口,并且可以位于过滤器装置11的顶部处。喷嘴113的开口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延伸,并且然后在竖直方向与基准方向D1之间的方向上倾斜地延伸。由于喷嘴113的开口具有比内部空间112小得多的横截面积,所以窜缸混合气可以被加速并且在加速状态下从过滤器装置11中排出。由过滤器构件111从窜缸混合气中分离的油从过滤器构件111下落并流向内部空间112的底部。通过沿着基准方向D1邻近于内部空间112的底部形成的过滤器排出通道(未示出)将油从过滤器装置11排出。尽可能将窜缸混合气从过滤器装置11向上排出,并且尽可能将油从过滤器装置11向下排出。因此,窜缸混合气和油彼此分离,并且不相互混合。滤网12在横向于竖直方向的方向上从过滤器装置11延伸,并在空间上分离窜缸混合气和所分离的油。虽然滤网12被示出为在分离器1中沿基准方向D1延伸,但滤网12的形状不限于此。虽然滤网12被示出为从过滤器装置11的下侧延伸,但滤网12延伸的位置不限于此。当窜缸混合气在滤网12上方流动并且油在滤网12下方流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器,包括:/n过滤器装置,所述过滤器装置被构造成接收来自发动机的含油的窜缸混合气并将至少一部分油从所述含油的窜缸混合气中分离,其中,所述含油的窜缸混合气由所述发动机产生;/n滤网,所述滤网相对于所述发动机在横向于竖直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过滤器装置延伸;/n排放孔,所述排放孔竖直地穿透所述滤网下方以允许所分离的油通过重力被排出;以及/n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设置在所述滤网上方以排出所分离的窜缸混合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19 KR 10-2018-01253101.一种分离器,包括:
过滤器装置,所述过滤器装置被构造成接收来自发动机的含油的窜缸混合气并将至少一部分油从所述含油的窜缸混合气中分离,其中,所述含油的窜缸混合气由所述发动机产生;
滤网,所述滤网相对于所述发动机在横向于竖直方向的方向上从所述过滤器装置延伸;
排放孔,所述排放孔竖直地穿透所述滤网下方以允许所分离的油通过重力被排出;以及
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设置在所述滤网上方以排出所分离的窜缸混合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其中,所述过滤器装置包括:
过滤器板,所述过滤器板具有多个通孔;以及
过滤器构件,所述过滤器构件位于所述过滤器板相对于所述窜缸混合气流动的基准方向的下游,所述过滤器构件被构造为当所述窜缸混合气穿过所述过滤器构件时防止所述窜缸混合气中所包含的至少一部分油穿过所述过滤器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器,其中,所述过滤器装置还包括喷嘴,所述喷嘴被构造为使穿过所述过滤器构件的所述窜缸混合气加速并排出所加速的窜缸混合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器,还包括:
入口,所述入口被构造为将从所述发动机接收的所述含油的窜缸混合气输送到所述过滤器装置;
前分隔壁,所述前分隔壁在横向于所述窜缸混合气流动的基准方向的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入口与所述过滤器装置之间;以及
辅助排放孔,所述辅助排放孔被构造为排出由于所述窜缸混合气与所述前分隔壁的碰撞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忠秀朴炳沃朴镕和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