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749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及其用途。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包含扩增引物与延伸引物,所述的扩增引物的正向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的扩增引物的反向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所述的延伸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所述的UIMC1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突变后的UIMC1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能够效率高、成本低的进行辐射损伤的检测。

A uimc1 gene mutation detection kit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检测
,涉及一种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及其用途。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大约有20万左右的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时要长期接受职业照射,累积照射的伤害对易感人群的损伤显而易见,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判断该人员是否符合岗位需求,以降低职业伤害。此外,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超过50%的癌症患者需要放射治疗。但即使相同的放射治疗方案,不同患者的放射损伤程度不同,究其原因,主要与辐射损伤易感性的个体差异有关:在相同的治疗条件下,辐射损伤易感人群可能会引起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而辐射损伤不易感人群可能存在治疗效果不佳的风险。因此,能够准确的区分辐射损伤易感人员有利于放射工作人员岗位适任性判断,也有助于临床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定制或优化治疗方案。UIMC1rs1700490位点位于5号染色体,该位点所在基因编码一种核蛋白,又称RAP80蛋白,该蛋白与复合物中的Brca1(乳腺癌1)相互作用,以识别和修复不同类型的DNA损伤。RAP80响应由电离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并在Ser205被磷酸化。另有研究显示,紫外线可诱导RAP80易位至与γ-H2AX共定位的DNA损伤灶进行损伤修复。此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与传统的以测序和杂交原理为主的基因检测方法相比,在检测效率、检测通量、检测敏感性、检测精确性、检测可重复性、检测费用等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该技术可实现384个样本同时检测,每个检测点检测只需3-5s时间,可检测pmol级,准确度达98%以上。因此,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法进行辐射损伤易感性判断能够快速、准确、高通量、低成本的区分易感人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以能够效率高、成本低的进行辐射损伤的检测。为实现此目的,在基础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包含扩增引物与延伸引物,所述的扩增引物的正向引物的序列如SEQIDNO.3所示,所述的扩增引物的反向引物的序列如SEQIDNO.4所示,所述的延伸引物的序列如SEQIDNO.5所示,所述的UIMC1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所述的突变位点为UIMC1基因的rs1700490位点(A到G的突变),突变后的UIMC1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2所示。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其中所述的扩增引物的正向引物的浓度为2.0-3.0μM。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其中所述的扩增引物的反向引物的浓度为2.0-3.0μM。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其中所述的延伸引物的浓度为3.5-4.5μM。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检测试剂盒用于制备检测辐射损伤的试剂盒的用途,以能够效率高、成本低的进行辐射损伤的检测。为实现此目的,在基础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检测试剂盒用于制备检测辐射损伤的试剂盒的用途。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上述检测试剂盒用于制备检测辐射损伤的试剂盒的用途,其中所述的辐射损伤为局部或全身的组织器官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白细胞下降和/或皮肤发红变痒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能够效率高、成本低的进行辐射损伤的检测。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如下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实施例1:1)样本的采集照射及染色体畸变分析采集20-30岁健康成年男性外周血,给予0、2Gy60Coγ射线照射。对2Gyγ射线照射样本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将人群分为易感组、一般组、不易感组。照射后血样培养52h后收获染色体,制片。每个样本分析200个中期分裂相。2)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提取易感组与不易感组0Gy照射样本的基因组DNA。采用北京天跟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全血基因组DNA提取,具体步骤见说明书。取样核酸定量检测A260/280在1.70~1.90之间,质量满足实验要求,可进行后续实验。3)全外显子捕获测序测序数据首先进行数据过滤,去掉低质量数据,获得CleanReads。测序需达到清洁Reads率>90%,清洁碱基>20G,清洁碱基率>90%,Q20>98%,实验样本符合要求。4)生物信息分析CleanReads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筛选差异SNP位点。参考基因组版本:GRCh37(hg19),ftp://ftp.1000genomes.ebi.ac.uk/vol1/ftp/technical/reference/human_g1k_v37.fasta.gz。利用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易感组与不易感组差异位点UIMC1rs1700490位点,见表1。表1筛选出的辐射损伤易感位点实施例2:1)利用北京天跟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非离心柱型;目录号:DP319),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人全血基因组(来源同实施例1的步骤1))DNA提取。2)采用SEQIDNO.3和SEQIDNO.4的扩增引物对,特异性反应体系(5μl反应体系包括0.95μlH2O、0.625μlPCRBuffer(10×)、0.325μlMgCl2(25mM)、1μldNTP(2.5mM)、1μl引物、0.1μlHotstarTaq(5U/μL))进行PCR反应,反应程序为:94℃,15min;[94℃,20sec,56℃,30sec]45个循环;72℃,4min。反应产物4℃保存。3)利用SAP反应液(2μlSAP反应液包括1.53μlH2O、0.17μlSAPBuffer(10×)、0.3μlSAP酶(1U/μL))对步骤2)的反应产物进行处理,处理程序为:37℃,40min;85℃,5min。处理产物4℃保存。4)采用SEQIDNO.5的延伸引物对步骤3)的处理产物进行延伸反应,2μl反应体系包括0.755μlH2O、0.2μliPlexBuffer(10×)、0.2μliPlexTerminationmix、0.041μliPlexenzyme、0.804μl引物。反应程序为:94℃,30s;[94℃,5s,(52℃,5s,80℃,5s)5个循环]40个循环;72℃,3min。延伸产物4℃保存。5)对步骤4)的延伸产物进行纯化(取6mg树脂均匀覆盖384孔板,放置20min。将含有步骤4)的延伸产物的384孔板1000rpm离心1min,每孔加入25μL去离子水,倒置在树脂板上,然后反置将树脂板扣在384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包含扩增引物与延伸引物,/n所述的扩增引物的正向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的扩增引物的反向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n所述的延伸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n所述的UIMC1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突变后的UIMC1基因的序列如SEQ IDNO.2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IMC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包含扩增引物与延伸引物,
所述的扩增引物的正向引物的序列如SEQIDNO.3所示,所述的扩增引物的反向引物的序列如SEQIDNO.4所示,
所述的延伸引物的序列如SEQIDNO.5所示,
所述的UIMC1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突变后的UIMC1基因的序列如SEQIDNO.2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扩增引物的正向引物的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雅艺董娟聪党旭红张忠新张睿凤刘红艳任越左雅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